文字宁昭收
本人收藏有焦祈年参加会试前的一个练习试卷,他父亲阅后朱砂批注,做了些评论,并提醒他一些定式,应试时不要忘了。卷长230公分宽25公分,宣纸墨笔小楷书写。借网上宁昭收先生文《绵延三百年的宦门望族——章丘焦氏》(原标题),配试卷图发表,试卷可见清代科举应试格式及内容,供读者及学者参考。
以下是作者宁昭收文及本人收藏的焦祈年试卷插图:
章丘素有五里三进士的传说,即:章丘城南华家庄谢启光,城西大高家庄焦磬,城东南三盘村胡东渐。华家、大高、金盘三村呈鼎足之势,相距不足五华里,因他们分别任职户部、兵部、监察院,俗称谢尚书、焦兵部、胡督堂。其中焦馨就是章丘焦氏的发迹之人。自他以后,近三百年间,焦氏出进士十一位,举人贡生二十多人,或为侍郎督抚,或为知府县官,或为教谕,多有政绩卓著,诗文传世者,县志有载的二十几人,道光县志人物志乡贤载,焦馨,焦日培,焦毓瑞三人,忠节载焦毓庆一人,仕绩载焦毓栋,焦毓鼎,焦绥祚,焦祈年,焦宏年,焦应年,焦尔厚,焦式冲,焦以润等九人。另外六人载孝友文苑。可谓明清之际章丘之第一宦门望族。
焦氏家族渊源
焦姓始祖为焦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焦氏的得姓早在周朝之时。周朝初年,周武王分封诸侯,除分封有功之臣及王族外,还分封前代圣贤之后,经查访,他找到炎帝神农氏的嫡系后裔,就将其封于焦,建立焦国,因其为伯爵,故世称焦伯。
那么,章丘焦氏源自何方呢?
据王渔洋《少司徒焦公传》(这是王渔洋给焦毓瑞写的传记)记载,“公讳毓瑞,字辑五,姓焦氏。其先枣强人,始祖成,永乐中徙章丘之清平乡,大王父瑁,王父馨,考日培。”可知章丘焦氏的始祖为焦成,明永乐年间从河北枣强迁章丘清平乡,即现在的刁镇。另据先关资料,明初年增、玖、成、仪兄弟四人自河北枣强徒居山东。据日照和昌邑族谱记载增居昌邑大庄;玖居黄县;成祖居章丘;仪祖为安丘、青岛旺疃始祖。
互相参证,章丘焦氏始祖焦成,来自枣强,先迁刁镇,后迁绣惠。
焦氏家族科甲宦迹
查阅焦氏族谱,焦成为始祖,生三子成三支。族谱云,“中丞祖文运始开”中丞即焦馨,为十世,其祖父为峥,父亲为瑁,皆因焦馨的缘故被朝廷封赠。 出仕当官后,按惯例要封赠三代, 在刁西修建祠堂,修葺祖坟。辞官回家后,迁居绣惠城里,后葬绣惠西南隅。查阅道光章丘县志,焦氏家族的科甲宦迹大体如下:
第一代:焦馨,字宁考,号蘅芷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除授中书舍人,后官兵部,迁河南按察使,随即转布政使,又擢山西布政使,后又授督察院右副都御使巡抚宁夏,死后赐祭赠工部侍郎。著有《栋云斋文集》。
第二代:焦日培,号心植,焦馨子。以子毓庆官封永新县知县,又以子毓栋赠奉政大夫吏部稽勳清吏司郎中。
焦日芬,焦馨子,顺治初年岁贡,选建昌府推官。以子毓瑞官赠通奉大夫太仆寺卿。
焦日荃,焦馨子,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武举人。
第三代:焦毓庆,字善余,焦日培子。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拔贡,选授江西永新县令。
焦毓栋,字立庵,号吉云,焦日培子。康熙十六年(1677年)丁巳科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进士,先由行人擢考功主事,又授验封员外郎摄考功员外郎,后又擢考功郎中。
焦毓鼎,字象九,号讱庵,焦日培子。康熙二十年(1681年)辛酉科举人,康熙三十年(1691年)辛未进士,授湖广钟祥县知县。
焦毓瑞,字辑五,号石虹,焦日芬子。顺治三年(1646年)丙戌科举人,顺治四年(1647年)丁亥科进士,先授国史院庶吉士,后任御史巡视漕仓,巡盐河东,又官刑部右侍郎,调兵部右侍郎。后转户部左侍郎。
第四代:焦宏年,字公远,焦毓栋子。顺治十五年(1658年)岁贡,授福山训导,又历招远、高密训导,后擢掖县教谕。以疾卒于官。
焦应年,字声胥,焦毓栋子。康熙五十年(1711年)戊午岁贡,由廪贡授胶州训导。
焦祈年,字榖贻,焦毓栋季子。康熙五十九(1720年)年庚子科举人,雍正元年(1723)癸卯恩科进士,授编修,转御史,历掌山西、河南、京畿、浙江、江西各道事,后授顺天府府丞权府尹,迁右通政,出为广东观风整俗使,后又擢光禄寺卿,晋顺天府尹,旋调奉天,行至山海关以疾归,卒故里。
焦舜同,焦毓瑞子,顺治十四年(1657年)岁贡。
焦舜年,焦毓瑞子,顺治十五年(1658年)岁贡。
第五代:焦綋祚,顺治十八年贡生。
焦绥祚,焦舜同子,康熙五十年中举人,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三甲63名进士。
焦綰祚,康熙五十六年岁贡,候选学正。
焦缤祚,雍正四年岁贡,候选学正。
焦佑曾,焦宏年子。康熙年间岁贡。
焦诜曾,字又诜,号若林,焦宏年子。康熙年间岁贡。以子尔厚官赠朝议大夫。
焦丞曾,号纪堂,焦宏年子。有文名,工书法。
第六代:焦尔厚,焦诜曾子,字孔俾,号朴村。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初为商河县教谕,擢授甘肃崇信令,两年后调西宁邑为古鄯郡通,后知甘肃河州,又官长沙府同知,乾隆四十四年(1799)擢知贵州遵义府。
焦汝夔,雍正二年中举人。
焦汝益,焦绥祚子,雍正四年中举人。
焦尔宜,乾隆三十七年岁贡。
焦延彦,乾隆五十四年拔贡。
第七代:焦以润,字玉甫,号绿轩,焦尔厚子。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己亥科举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科进士,选授河南虞城令,母丧回里后奏留河南补涉县令,后调任安徽怀宁县知县,卒于官。
第八代:焦友麟,字子恭,号铁珊,又号笠泉,焦以润子。道光八年(1828年)戊子科举人,道光十三年(1833年)癸巳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授,后历官刑科给事中,湖广道御史,山西学政。
另外,焦式冲,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三甲45名 。焦肇瀛,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三甲86名。焦肇骏,1868年(同治七年),二甲17名。这几位进士,虽没有确切证明是同一支,但都是属于章丘焦氏家族,当无疑义。
章丘明清之际进士及第的九十六多人,而焦氏家族席占十一人。从十世焦馨,到十九氏焦肇骏,绵延三百年,足见焦氏家族的科甲之盛,在章丘无出其右者。
焦氏家族仕绩
当官一任,造福一方。焦氏做官者大都能有所作为,焦氏宦迹突出的是焦馨,焦毓瑞和焦毓栋。他们生活在明清之交,任职京城,在兵部、吏部、户部等处为官,精明强干,廉洁勤政,得到了上司及皇帝的首肯,焦毓瑞曾经康熙皇帝曾经赐宴乾清宫,焦祈年名载清史稿。 焦毓鼎、焦宏年、焦应年、焦尔厚、焦以润等道光县志县志均有传,或在乡贤,或在仕绩,或在艺文,蔚为奇观。
焦馨。字宁考,号蘅芷。15岁为博士弟子,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知县,不久升中书舍人。焦馨为官清廉,曾两次奉旨督运粮饷,对下属馈赠一无所受。三十八年(1610年),迁驾部员外郎,掌东宫旗尉。焦馨抵任,定规章,严军纪,将随便使用驿传、邮符和虚领饷银的弊端一一革除。四十三年(1615年),转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备兵大名,辖顺德、广平、大名三府。时三府豪右结党,横行不法,为害地方,焦馨将首恶一一法办,地方遂平定。经一番整顿,三府成为畿南的有力屏障,号称“河朔重镇”。天启元年(1621年),焦馨升为按察使,仍管边事。旋改河南布政使,备兵磁州。天启七年,授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当地有汉唐二渠可引黄河水灌田,但因年久淤塞,已无法正常使用,焦馨下令将二渠疏浚,恢复灌溉之利。崇祯帝即位后,焦馨遭人诬告,遂辞官东返,死后赠工部左侍郎。着有《栋云斋文集》。
焦毓瑞,字輯五,号石虹,順治三年,中舉;順治四年,登进士。顺治六年,改國史院庶吉士。顺治八年,任廣東道監察御史;顺治九年,督理京通二倉監察御史。顺治十年,改宣大巡按御史,巡按宣大兼理學政。顺治十三年,任河東巡鹽御史,顺治十七年,改雲南道監察御史。康熙元年,掌河南道監察御史。康熙十二年,任廣西道監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左通政。康熙十三年,改太僕寺卿。康熙十七年,任太常寺卿。康熙十八年,任通政使。康熙十八年,改左副都御史、刑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康熙二十三年,改戶部右侍郎,后改戶部左侍郎。
焦毓栋,字立庵,号吉云。焦日培的儿子。康熙己未进士。为官吏部,考功主事、考功员外郎,严格考核官吏,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后致仕回家,接济贫困,教育子侄,乐善好施,倾囊赞助阳丘书院。
焦祈年,字榖贻。焦毓栋的三儿子。雍正癸卯进士,授编修,传御史,为官清正严明,后为广东观风整俗使,修建十府二州书院,缉捕海盗,惩治奸民,驱除西教,检阅军队,各种措施使广东的风俗一正。正是因为他政绩突出,得入清史稿列传七十八。
焦宏年,字公远。焦毓栋的儿子。以岁贡生授福山训导,掖县教谕。教育学生有方,培养了许多人才。 焦应年,字声胥。焦毓栋的儿子。由廪贡授胶州训导。 焦尔厚,字孔俾,号朴村。焦宏年孙,焦诜曾的儿子。乾隆庚午举人。初为商河教谕,后官遵义府知府,以廉政宽简为治。焦以润,字玉甫,号绿轩。焦尔厚子。乾隆己酉成进士。授河南虞城县令,解除民困,有焦晴天之誉。
焦氏家族的道德文章
立功立德立言,是古代文人所称道的三大不朽盛事。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是在章丘广泛流传的一副对联。以此勉励子孙后代在道德修养和学问方面应该勤加修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的长盛不衰。
章丘焦氏族人正是沿着这样一条理想的道路前行的。他们或从科举起家,或家学有自,秉承了儒家传统的道德操守,知道义,晓大体,为官体恤百姓,接济困苦,敦睦乡里,忠君爱国。政事之余,写诗填词,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歌和文章。这些成为了我们今天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不畏权贵的焦馨,时魏忠贤专擅朝政,各地趋炎附势之人纷纷为其建生祠,独焦馨不为所动,下属害怕得罪魏忠贤,再三敦请为其建立生词,焦馨始终不允。直至魏忠贤败亡,宁夏始终未建其祠。
信守承诺。焦日培,秉性孝友,博学好古。因孝敬父母,不出仕为官,与兄弟日芬相友善无间。有一女与宁氏有婚约,后宁氏耳聋欲辞婚,日培最终还是让女儿嫁给了宁氏。后甲申乙酉年诏求岩穴之士,县令推荐了焦日培,他以身有疾病而辞。足见其高风亮节。
体恤百姓的焦毓瑞,任御史时,巡视漕仓,体恤士卒,减免耗折,巡按宣州大同时,则招流亡,修缮学校,劝课农桑。一年,山东饥荒,高苑县民33人到大户家索粮,当政者以偷盗论处,应当处死,作为左副都御使的焦毓瑞认为,这是饥民想延缓须臾之死不得已而为之,便提出建议,从宽而处,保住了饥民的生命。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和睦乡里的焦毓栋,致仕回家,接济贫困,教育子侄,乐善好施,倾囊赞助阳建丘书院并且参与了康熙县志的编辑工作。
忠君报国的焦毓庆,顺治元年(1644年)甲申拔贡,选授江西永新县令,时逢江西降清明将金声恒联合广东的降清将领李成栋反清,焦毓庆率众登城墙奋力御敌,援绝殉节,妾刘氏自缢,其舅张骊骧及仆人刘治、张乾恒俱死节。以身殉国,气若长虹。恩赠子孙世袭恩骑尉。(恩骑尉,清爵名。正七品。凡阵亡者子孙,袭爵次数已尽,授以恩骑尉,令其世袭。)
另外, 道光县志人物志孝友载,焦汝益 绥祚子,恃父母疾,衣不解带。焦尔启,为了照顾父母的疾病,学习内经,调汤药。焦汝为,兄弟六人,分家时,家产都让给兄长,自己只留一茅草屋。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堪称传统道德的楷模。
在仕宦之余,焦氏家族大多至力于诗文创作,子孙有些虽没有出仕,也有许多诗文传世。不完全统计,焦馨著有《栋云斋文集》。焦毓瑞著有《南游草》。焦诜曾著有《若林诗草》。焦以润著有《竹涛偶吟》、《候明草》二卷。焦友麟著有《鉴舫诗存》。焦尔厚著有《朴村诗草》八卷。焦尔宣著有《露园小草》。焦尔泌著有《籁吟集》。他们的作品或赞美家乡的山水,或朋友之间互相赠答,或抒发自己的胸怀抱负,春兰秋菊各有特点,虽然这些著作大都没有流传下来,或者说我们没有见到。但通过各种诗选,以及县志文苑传可看到他们的诗作。《章丘历代诗词精选》中,就选了:焦毓瑞三首,焦诜曾四首,焦祈年两首,焦尔厚七首,焦尔宣两首,焦尔泌两首,焦以润七首,其他焦姓人的诗二十余首。随便拿出他们的几首诗作来欣赏一下:
焦诜曾的《偶拈》写到:“不愁明月冷,石背上藤荫。随意弄焦尾,清溪深复深。”风格清幽淡雅,颇有唐人遗韵。
焦尔厚的《分水岭》写到:“峻岭传分水,苍茫陟此坡。雪明人迹少,峰断寒云多。牧马悲秋草,寒冰结绿波。千年战胜地,俯仰一长歌.。”写的苍茫悲壮,很有魏晋风骨。
焦尔泌的《浒山泺》写到:“浒山一望水如天,傍水人家屋数椽。好是墨王亭畔路,沙鸥飞上钓鱼船。”明白如画,深得宋人韵致。《明水》写到:“塘外垂垂柳拂煙,渔家竹里有流泉。月明似欲留人住,故放白莲一朵鲜。”则写出了明水垂柳竹林,泉水潺潺,白莲盛开的美丽风景。
焦以润的《溪声》写到:“皓月南峰上,霜花万里明。独听秋水急,想见绣江情。大壑松涛雨,西风玉塞城。空阶银汉冷,红眼逐波鸣。”写的清幽旷远,泠泠寒风,淙淙溪声扑面而来。
道光县志人物志文苑还载有,焦縯祚字嗣宗,好古书,性嗜学。焦承曾,号纪堂,宏年子,有文名,工书法。焦迪曾,祈年子,工隶书,从子尔莲工书。焦煜,工书能诗,著有松石斋诗。
总之,他们的诗大多以故乡的山水为背景,在艺术上出入唐宋,学习魏晋,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为章丘的历史文化平添了一抹亮丽的彩色。
作者/来源:一个人报社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