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校史文化研究中心 王独慎)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珠三角很快沦为战区,为保存教育实力和文化火种,原处广州的中高等学校纷纷迁离广州,转移到粤北山区继续办学。原本闭塞落后的粤北山区,一时间冠盖云集,呈现教育繁荣的景象。在粤北期间,各校虽经流离,物资短缺,但弦歌不辍,教学和学术研究(成果)均成效显著,且同时开展抗战教育和民众教育,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事业做出了贡献。自抗战初期至1945年1月曲江沦陷前,内迁粤北办学的学校较为集中的选址主要有乐昌坪石、韶关曲江、连县三处(如地图所示),曲江沦陷之后,各校迁往罗定、信宜等地。连县在抗战时期成为学校汇聚和政府办公之地,成为省政府评定的实验县和示范县,有“小广州”之称。
1933年广东省地图(粤北部分, 图中红色标注为笔者所加)[1]
- 图片资料来源:OSGeo中心 https://www.osgeo.cn/map/m34c8
一、外地学校与省府重要机构迁来连县
位于清远市的连州(抗战期间称连县)本是粤北一座普通的县城,地处山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抗战期间,连县因地处偏僻,远离交通要塞,反而使其少受日寇侵扰,成为一片不可多得的避难之地。为躲避战火,相继有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立仲元中学、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广东省立粤秀中学、国立中山大学分教处等学校迁入连县办学。众多学校的迁入遂使连县成为一个文化中心,一度出现文化繁荣的景象。
迁连办学的外地学校空间分布图(图中标记为笔者所加)[2]
- 图片资料来源:《广东全省地方纪要(附图)》第三册(1934年)
由图上可见,外地迁往连县的学校集中分布在连县的星子、东陂、三江城和连县县城。
连县为什么会成为抗战期间众多学校迁移办学的选址点呢?首先,这里地势险要,西、北、东三面诸多山地形成拱卫之势,易守难攻,乃历来军家必争之地。且不同于坪石和曲江,连县远离粤汉铁路线,有利于躲避战火。其次,这里北面与湖南交界,长期是联系湖南和广东的商贸中转站,物产丰饶,商贸繁荣,能为大量涌入的师生提供基本的生活与学习物资保障。抗战期间,广东省先后有70个县市沦陷(70%陆域面积),连县是28个没有沦陷的县城之一。故而,当时的连县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极为难得的“避风港”。广东省政府当局也曾先后在1938年11月、1939年冬天、1941年9月、1942年7月和1944年6月迁入连县。[3]省府这五次迁抵连县,每次时间都不太长,或短约数月,或长至半年。五次迁抵中,第一、二、五次是整体迁来的,而第三、四次只是部分行政部门迁来。省政府的迁抵,因部门随迁,人数众多,文人骚客集聚,带来了丰富多元的外部文明,这对当地经济、农业、建筑、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连县也因省政府5次迁抵而被誉为“小广州”,一时成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随省府迁来连县的单位、群团、实业,包括有财政、银行、建设、司法、党部、参议、保安、军事、科教、文博、卫生、农林、交通、通讯等各个方面。这些部门除一些机关驻于县城,其余大多分驻近郊及交通较为便利的墟镇,形成三路汇中的结构(如下图):一路在县城东北方向40余公里的星子,这是连县往坪石公路中段的一个大墟镇;另一路在县城西北方向20余公里的东陂,这是据连县北通湖南蓝山的公路上另一大墟镇;还有一路就是县城往西向高良乡方向,直至三江墟。连县整体被划分为三大区域,围绕星子镇所在的是军事区,有广东省大中学校学生军事集中训练总队,广东省教济院、广东儿童教养院一分院、战时儿童第二保育院等;东陂镇所在的为文化区,有文理学院、粤秀中学(前身是文理附中)等学校;高良至三江一线为行政区,此路沿途地势平缓,田畴宽阔,交通畅达,所以分布的行政单位较多,省政府、银行、党部、法院等都驻在这一线上。
连县略图[4]
- 图片资料来源:连州市档案,档案号020-005-69-0280
二、抗战期间连县被评定为实验区、示范县
抗日战争开始后,广东遭受日寇的侵略,省政府于1938年10月仓促迁来连县,沿海各县受到日寇侵扰,日机不断空袭连县,韶关和其它较大的城市,人心动疡。省政府为稳定人心,振作官员军民的抗日士气,提高政治效率,鼓舞民众抗日情绪,除动员各界(尤其是团结爱国人士及学校的爱国师生)大力宣传抗日外,还开展了实验县运动。1939年1月27日,由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在连县香花坳召开省府第九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定连县为社会教育实验区,并准省府拨款1138元作为开办社会教育实验区经费。在团结各界爱国人 士和师生的推动下,各种抗日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掀起了抗日高潮。连县到处可听到奋勇抗日、保家卫国的呼声,极大振奋了民心。省政府有感于此,于同年6月6日在韶关召开第三十七次会议,确定连县为广东省实验县,拟定实验县计划大纲,饬令连县按计划大纲,整理各项施政设施,并批准从6月份起按月增拨2000元,作为实验县的补助经费。连县县政府于8月11日,把补助经费预算及中心工作(即实验县计划大纲)实施进度呈报省府委员会。
省政府确定连县为广东省实验县后,省地政局于6月27日向省府委员会呈报连县地政实验区测绘组织规划草案,经批准后,立即拨款11650元作为办理地政实验经费,并拨给第二区(星子)、第三区(东陂)办理登记造册结束临时费2641元。第一期工作(登记造册)结束后,接着又向省府委员会呈报第二期地政实验中心工作计划(测绘图)及经费预算,得到省府委员会的批准施行。
省府会计处于7月4日拟订广东省设置县模范会计室办法,连同实验县(连县)将原有会计室改为县模范会计室计划报请省府委员会批示,以九月份起连县会计室定为县模范会计室,并由省府按月下拨370元作为创办模范会计室经费。
省教育厅也在8月25日提出签呈,拟具广东省义务教育实验区组织大纲,并派罗慕颐为义务教育实验区主任,专管连县、连山两县义务教育实验区。广东省赈济委员会于1940年8月27日向省府委员会提议,在连县龙坪筹建省移垦示范区,得到省府委员会批准办理,其经费则由华侨捐款垦殖专项下拨付。1943年8月初,广东省政府奉蒋介石谕旨,选定连县和龙川县为广东省示范县。
可见,抗战期间的省政府对于连县设置实验县的逐项工作投入很大,尤其是做了大量地政工作。连县成为广东省最早完成测绘图的县份,为日后地政实施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县城每条街道,每间房屋都绘有平面图。标明四周界至面积,房屋产权均有附图,所有田地均分段测绘成图标明编号面积。龙坪垦殖区建于1940年,由省赈济委员会招收义民(抗战疏散的难民)500余人,在连坪公路牌坊处创办农场,种植油桐和其他经济作物杂粮等,安置了一批难民,抗战胜利后移交省社会处粤侨事业辅导委员会管,但人员已陆续迁回广州或返回原箭,只剩下那些无法返乡的贫苦难民,各自耕种为生。社会教育方面则设有民众教育馆,连县干部训练所,这两个单位坚持到抗战胜利;省办的儿童教养院直至抗战胜利才迁回广州。[5]
80年代连州镇平面图[6]
- 图片资料来源:《连县志》(1985年)
广东省地政局连县地政实验去测量总队成绩统计表(1939年4月-11月)[7]
- 资料来源:《广东地政》(1940年6月)
参考文献
[1] OSGeo中心 https://www.osgeo.cn/map/m34c8.
[2] 广东省民政厅:《广东全省地方纪要(附图)》第三册,广州东明印务局,1934年.
[3] 广东省连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连县文史资料第21辑 2-3页.
[4] 连州市档案,档案号020-005-69-0280.
[5] 广东省连州市政协文史委员会,连县文史资料第17辑 32-49.
[6] 广东省连县县志编写委员会编. 连县志[M]. 1985.12.
[7] 广东省政府秘书处编:《广东地政》,1940年6月,23-24页.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自南粤古驿道网,欢迎转载。)
作者/来源:南粤古驿道网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