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程中,如果没有适当的约束和规范,很容易陷入盲目发展和纯粹价格竞赛的怪圈之中。而英特尔,就是一家喜欢给OEM厂商树立标准的企业。这并非贬义哦,无论是2003年的迅驰(Centrino)还是2011年的超极本(Ultrabook),都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笔记本产业的进化。
迅驰:跨入无线连接时代
很早以前,无线网卡只是笔记本的选配,绝大多数产品必须连接网线才能上网冲浪。2003年初,英特尔正式发布了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只有同时选用英特尔自家处理器(奔腾M)、芯片组和无线网卡的产品才能贴上Centrino的标签,以证明该产品是受英特尔认可的优质笔记本电脑。
从2003年开始,迅驰经历了多次迭代,先后从Carmel、Sonoma、Napa、SantaRosa进化到了Montervina。
由于2008年发布的Montevina在技术革新等方面提升较大,所以英特尔将其纳入全新的“迅驰2”平台,主打45nm的Penryn处理器,首次支持DDR3内存,综合性能显著提升。
可惜,英特尔从2009年开始调整了品牌战略,从此“酷睿”品牌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而迅驰则沦为了公司无线技术的名称。
超极本:MacBook Air劲敌
2008年,苹果发布了可以装进信封中的MacBook Air,达到了当年笔记本便携性的极致。
为了打造出媲美MacBook Air极致轻薄属性的Windows平台设备,英特尔在2011年提出了超极本概念,除了必须搭载指定的处理器平台以外,还对笔记本的厚度、续航、开关机时间、休眠后的快速启动能力等指标提出了硬性规定,推动了笔记本的轻薄化以及SSD的普及。
英特尔曾对超极本抱有极大的期望,并准备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基于第二代酷睿处理器平台实现笔记本的纤薄化;第二步是升级第三代酷睿平台,打造针对Windows 8优化的支持触控功能的产品;第三步是换装第四代酷睿平台,并衍生出支持屏幕和主机分离或屏幕可以翻转的二合一形态产品。
然而,超极本也没能摆脱前辈迅驰的宿命,Ultrabook的概念从2014年开始就很少再被提及,并最终淡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身材和A4纸相仿,重量低于1kg的轻薄本越来越多
好消息是,就好像迅驰推动了笔记本的无线化一样,超极本也成为了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轻薄本”的前身。换句话说,如今的轻薄本虽然不叫超极本,但很多产品的便携能力、性能和反应速度上都已远远超过了当年超极本的定义标准。
雅典娜计划的前世今生
从2003年的迅驰到2011年的超极本,影响了整整两代笔记本的演化进程。而诞生于2019年的雅典娜计划,则有望影响笔记本下一个8年的发展进程。
雅典娜诞生
2019年初的CES大展上,英特尔提出了“Project Athena”,也就是后来的“雅典娜计划”,并在2019年下半年制定了“雅典娜计划目标规范1.0”。
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类似当年超极本的定义规范,对硬件平台、外观设计、生物安全、响应速度、扩展连接和续航充电等方面都做出了量化指标,只有符合上述要求的产品才能贴上“Intel酷睿移动超能版”的标识。
随着第11代移动酷睿平台的发布,雅典娜计划也迎来了更新,而Intel酷睿移动超能版的标识也被全新的Evo平台认证所取代。
EVO进化
我们可以将Evo平台理解为雅典娜计划目标规范2.0,它与1.0相比在各项规范的制定方面变得更加严格,强化了工作负载测试,以确保笔记本能够在真实环境中提供厂商所承诺的体验与技术。
首先是性能层面。
英特尔Evo平台强制要求搭载第11代酷睿i5或i7处理器,在10nm SuperFin工艺、Willow Cove微架构和锐炬Xe核显的帮助下,其CPU单核性能足以超越45W TDP的高性能版,3D性能媲美MX350独显,无需搭配独立显卡就能流畅驾驭常见的3D游戏。同时,Evo平台还要求内置不低于8GB容量的双通道内存以及256GB Nvme SSD。
接下来是更强大的网络和扩展能力。
英特尔Evo平台强制要求搭配Wi-Fi 6 (Gig+) 无线网卡以及与其配套的天线矩阵,可选配4G和5G无线模块,带来更加极致的联网体验。此外,还必须标配基于USB Type-C形态的雷电4接口,获得高达40Gbps的传输速率,可以接驳你所能想象得到的所有类型的USB外设。
雷电4是PC接口中的“皇帝”,几乎达到了功能和速度层面的极致
然后是挤干水分的续航和体验指标。
英特尔Evo平台要求笔记本在搭配FHD分辨率屏幕时的电池续航时间必须超过9小时,和超极本时代规定的续航指标相比,这9小时可是面向真实使用场景的续航标准,而不是理想条件下的理想数字。根据英特尔提供的测试标准,需要笔记本屏幕在250流明亮度,使用Windows 10系统运行包括Office和Zoom等软件时耗尽100%电量所需的时间。最关键的是,Evo平台此次强调“始终如一的响应速度”,在续航测试的过程中不能设定为节能模式,需要在不牺牲性能的模式下实现超过9小时的续航能力!此外,Evo平台需要支持充电30分钟就能使用4小时快速充电技术,让Evo平台使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补电的梦想变为现实。
Evo平台还要求笔记本在睡眠状态下,无论是使用敲击键盘、使用指纹或人脸识别、还是语音等方式唤醒亮屏的时间都要小于1秒钟,而且还同时规定在提升唤醒速度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功耗,不能让笔记本因随时待命而影响续航。
最后则是深入细节的标准。
比如,英特尔Evo平台允许采用12英寸~15.x英寸的屏幕,可选触控功能,但必须搭配最低720p@30fps的前置摄像头以满足视频会议和网络直播的基础要求;要求笔记本采用轻薄化设计,鼓励无风扇和小于15mm厚的极致身材设计;要求笔记本内置更高品质的扬声器,带来声临其境的环绕立体声音效等等。
总的来说,英特尔为Evo平台设定的主要体验指标(KEI)涉及到了笔记本从设计、配置、功能到体验等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便携、性能、续航和响应的全都要,不妥协。
理性看待Evo平台
在很早以前笔记本电脑就陷入到了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怪圈之中,在核心硬件(处理器和显卡)相同时如何控制成本,或是实现更轻薄的设计?前者的解决方案多是采用二线或三线的内存和SSD,放弃Wi-Fi 6、10Gbps传输速率起步的高速USB接口和USB PD充电等功能。后者的解决方案则多是牺牲散热模块和电池容量,代价则是性能缩水(无法稳定在更高主频)以及续航骤降。因此,在轻薄本市场正不断上演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戏码。
作为硬件供应商,英特尔无法打造自主品牌的硬件,只能通过制定标准来引导OEM合作伙伴达成目标,早期的迅驰和超极本概念,其实都是在混乱竞争中树立的提升用户整体体验的基准线,前者普及了无线网卡,后者则实现了全面的轻薄化设计。从雅典娜到Evo,则在试图规范轻薄本在现实生活中的用户体验。
简而言之,Evo平台最大的意义就是重塑了“信用”——凡是贴有Evo认证标识的笔记本(都隶属于轻薄本),必然具备轻薄设计、强悍性能、极速响应、超长续航和雷电4接口等特性,不必担心来自厂商或卖家的宣传陷阱,省却了消费者自身的筛选过程和试错成本。每一台Evo笔记本的体验都是可以预期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从中挑选出最顺眼的那一款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Evo同样面临着和雅典娜1.0,也就是Intel酷睿移动超能版相同的问题——成本。
英特尔Evo平台的主要体验指标(KEI)对笔记本的软硬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译过来就是价格注定不会便宜,所以它们并不适合预算有限的普通消费者。Evo平台的潜在用户,其实是预算充裕的,注重品质生活的商旅用户。如果你更加注重性能价格比,Evo平台产品可能还会让你失望,因为它们鲜有支持超过30W功率输出的性能模式,也缺少了更高性能独显的加持,花同样的钱你可以买到搭配MX450独显的轻薄本,玩游戏的体验更好。
总之,Evo并不代表最强的性能,但它可以带来绝对符合预期的体验,决不食言。至于Evo笔记本是否适合我们,还取决于你的实际需求和预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