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铭记渤海区在党领导下走过的伟大历程,再现渤海子弟大支前大参军的感人场景

0
分享至

20201年5月8日滨州日报第3版。

编者按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近日,我市启动了“学百年党史,看老区变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主题采访活动。此次活动采用行进式主题采访形式,聚焦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高家渡革命历史纪念馆、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等红色革命场馆,通过一边现场采访,一边接受学习教育,把采与学、学与悟、悟与做相结合,开展全方位宣传、多角度报道,做深做好主题宣传,全面反映在党的领导下,渤海革命老区改革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现代化富强滨州建设的进展成效,以此致敬党的百年光辉历程,用新闻的力量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

记者感言

来到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两处地方尤值得庄严肃穆地瞻仰,那就是革命烈士英名录碑廊和无名烈士墓碑。

抚摸着石碑上一个个名字,仿佛触碰到了他们滚烫的热血、无畏的灵魂,遥想着这些年轻的生命曾何等英姿勃发。每个名字旁都注着他们的生卒年份,大部分是青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为了争取国家解放、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他们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风华正茂年纪。

在革命烈士墓区,安息着在渤海区牺牲的297位革命烈士的英灵,其中有127位烈士牺牲时没有留下姓名。在国家有难、需要他们挺身而出的时刻,他们只有一腔忠诚为国的赤诚,慷慨赴死,何等壮烈。他们的名字随历史的尘埃被深埋,但他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不应被忘记,在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回望烈士走过的足迹,我们在赶路的同时,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出发;我们现在所能拥有的和平生活,是谁曾经付出生命为我们换来。所有有名、无名的烈士,是新中国的基座,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脊梁。

在缅怀英烈的同时,我们应该有所启迪——有坚守、有信念,无所畏惧、不怕牺牲,从而激励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去完成自己的事业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鸟瞰

4月16日,“学百年党史,看老区变化——追寻老渤海红色印记”主题采访活动正式启动。全市各家主流媒体组成采访团队,共同重温光辉党史,追忆峥嵘革命岁月。采访学习的首站是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这座纪念园是渤海区昔日波澜壮阔革命史的集中见证,亦是滨州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的光辉地标。

在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里,采访团队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再度回顾这段峥嵘历史——1944年1月,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而成渤海区,揭开了这片土地上波澜壮阔革命斗争史的崭新一页。渤海区西枕津浦铁路,东北濒临渤海,北止天津南,南接胶济铁路西段,下辖六个地委(专署、军分区),42个县、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114万,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五大战略区之一和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可靠后方,1950年5月胜利完成历史使命后撤销。

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区20万优秀子弟参军参战出生入死,80万翻身民工车轮滚滚踊跃支前,5000多名地方干部南下接管新生政权,55308名革命烈士金戈铁马血洒疆场。英雄事迹代代颂扬,红色故事接辈流传,铸就了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一脉相承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

为了褒扬先烈,弘扬老渤海精神,2006年4月,中共滨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决定,举全市之力建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2007年5月全面开工,历时两年“边设计边建设”于2009年9月29日正式开园。

园区风格融鲁北风土人情和江南水乡秀雅,集宣教、旅游、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

步入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在正前方坐北朝南矗立。远处的渤海革命纪念塔若隐若现。15年前园区开始修建时,其建设定位在全国而言都是超前的,是一所在满足烈士褒扬和渤海区革命斗争历史宣扬需求的基础上,同时能够开展红色旅游的综合园区。纪念园由市规划局负责规划设计,在建筑特色上有着鲁北鲜明的“白墙青砖大屋顶”地域风格,与此交相辉映的,是在布局上融合了南方水乡的秀雅别致。

纵观全园,一条南北线将纪念园划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区设计有主展馆、纪念塔、英烈碑廊、英雄群雕、烈士墓等建筑,西区建有以渤海老区为背景的土特产品、民俗文化、农耕休闲等便民服务配套设施和山水景观等。园区整体建筑以鲁北平原传统建筑风格为主,吸收江南水乡园林建筑特色,突出生态型和园林化。”渤海园工作人员介绍。

在参观学习过程中,记者得知,园中的许多设施在设计上可谓精雕细琢。每一分每一寸,都有着特殊的寓意。纪念园东区北侧矗立的人民英雄群雕,是为纪念蒲滨战役胜利60周年而作,6个形象鲜活的人物中,既有八路军也有支前民兵,象征着军民团结一心。群雕高7.1米,寓意滨州解放于1945年7月1日;长5.4米,寓意当时的老渤海区辖区范围是5.4万平方公里;最薄处厚1.14米,寓意老渤海区的114万人民。作为一座纪念性建筑,需要把历史无声地烙印在数字里,供后人凭吊那段凝聚着鲜血与战火的历史。群雕正面刻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背面刻有渤海区的概况铭文。群雕集中刻画了革命战争年代渤海区军民并肩作战,奋勇杀敌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也展现了中国革命所经过的艰苦道路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

革命烈士英名录碑廊

在群雕北侧是烈士英名录碑廊,全长162米,高7.9米,碑廊内有4块巨幅石碑,上面镌刻着渤海区为国牺牲的55308名革命烈士的英名以及他们的籍贯、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牺牲地点和牺牲时的职务。这座碑廊,不论其建筑造型还是含载的信息量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一流的。

革命烈士墓区

苍翠松柏中的革命烈士墓区,每座陵墓前都安放着用花岗岩雕刻的花环,上方镶嵌着红五星,保存了1954年11月1日由滨县人民政府为革命烈士建立的墓碑。这里安息着在渤海区牺牲的297位革命烈士的英灵,其中有127位烈士牺牲时没有留下姓名。在革命烈士墓区的环抱中,建有一座无名烈士纪念碑,碑前长明火跃动的鲜红火焰,象征着无名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永存,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渤海革命纪念塔位于纪念园的西北方向,仿延安宝塔,呈正八边形,寓意渤海区在党中央领导下,在延安宝塔的光辉照耀下,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渤海革命纪念塔与模拟长城紧紧相连,模拟长城全长200米,筑有3座烽火台,寓意当年革命先烈用血肉之躯筑起抗敌的堡垒,今天党政军民团结奋战筑起新的钢铁长城。

纪念馆直观展现了渤海区在共产党领导下走过的伟大历程,再现了渤海区人民开展“大支前”“大参军”的感人场景

渤海革命老区纪念馆位于纪念园的中心位置,坐北朝南的大门上方镶嵌着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亲自题写的馆名。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6455平方米,单层尖顶,素墙蓝瓦,外形呈八边围合状,与纪念馆院内所建的红色五角星顶多功能厅交相辉映,象征着渤海区革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来自四面八方,走向四面八方。纪念馆南门东西两侧墙壁上两幅巨型浮雕“车轮滚滚”“奔赴疆场”,再现了战争年代渤海区人民开展“大支前”“大参军”动人场景。

纪念馆主要由“星火初燃”“烽火燎原”“烈火铁流”三个部分组成。馆内展出战争年代的1300多幅历史图片、文献资料、革命文物,辅以历史场景复原、电视短片、艺术雕塑等。整条展线长度405米,声、光、电设施完备,场景布局合理,形象直观地展现了当年渤海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党政军民走过的伟大历程。

渤海魂雕塑

采访团记者跟随讲解员的引导步入序厅,迎面是题为“渤海魂”的巨型群雕,它形象地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渤海老区党政军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场景和光辉英雄形象。沿序厅而行,即进入“星火初燃”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1920年8月份出版)。展厅主要向人们展示1921年7月至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当地开展革命活动的历史,陈列着有关山东省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的建立、中国北方爆发的最早的农民武装起义、周村缫丝业工人大罢工、博兴农民武装暴动等有关历史史料、革命历史人物照片及文物,厅内的农民武装暴动大型群雕栩栩如生,意涵深远。

与星火初燃展厅紧紧相连的是“烽火燎原”展厅。该展厅详细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渤海区及其前身冀鲁边区、清河区的党政军民英勇抗战的历史。广大基层党组织响应中共北方局“每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号召,先后发动了盐山起义、黑铁山起义、牛头镇起义、潍县蔡家栏子起义、昌邑瓦城抗日武装起义等,并且建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五军以及八路军鲁东游击第七、第八支队、临淄青年学生抗日志愿军训团、博兴抗日人民志愿军等抗日武装,八路军115师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也挺进冀鲁边区活动,他们同日伪军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走出“烽火燎原”展厅,进入“烈火铁流”展厅。该厅主要介绍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党政军民的重要革命活动。渤海区不断掀起大规模参军热潮,成建制加入野战部队,20万优秀子弟参军参战出生入死,成长为我军的骨干力量。国民党重点进攻山东时期,中共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野战医院、兵站等40余万人转入渤海区境内黄河以北地区,渤海区一度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广大人民轰轰烈烈地开展大支前运动,81.98万(人次)翻身民工车轮滚滚支援我军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最后是“渤海英杰”展厅。在渤海区这片光荣的土地上,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经过血与火的磨炼与考验,造就了一批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南北征战,戎马倥偬,英勇奋斗,屡建奇功,为我军的发展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渤海英杰”展厅展出了革命战争年代曾在渤海区工作过战斗过的260余位革命老一辈的照片及简历,以使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缅怀这些中华民族精英的卓越功绩。

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渤海精神、开展党性廉政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片曾历经战火的土地来说,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作为历史留下的凭证,让后人得以见证并缅怀那段岁月。

据工作人员介绍,起初,滨州烈士陵园只有百十件文物,随着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的兴建,开始了对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的征集活动。当时广泛向社会发文,接受原渤海区干部、战士的捐赠,并通过有偿购买的方式收集到了大量文物。如今,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已有五六百件珍贵文物。其中,既有日军侵华罪行的见证“良民证”,也有渤海区造的第一杆枪——仿驳壳火药枪。解放军原二十八军炮兵副军长刘竹溪曾在病榻上用整整一年时间,绘出了一副老渤海区当时的斗争形势图,弥足珍贵。

开园以来,渤海革命老区纪念园先后于2009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1年5月被原济南军区批准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2年8月被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批准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2012年11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5年12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级3A旅游景区”,2016年10月被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目前,该园已成为滨州市、鲁北地区乃至整个原渤海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渤海精神、开展党性廉政教育、褒扬祭奠革命先烈和激发全社会爱国热情的重要宣传教育阵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滨州网
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网易官方账号
58614文章数 108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