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7日),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灵性导师。克氏是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人。在二十世纪一度对西方哲学、宗教产生重大的影响。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的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全球多国均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和学校,致力于推广克氏的慈悲与当世解脱的理念。
克里希那穆提曾为身心受到巨大伤害的青年写信传受解脱之道,得到两点启示:
做自己情绪的旁观者。觉察自己内在的变化、挫折、冲突和扭曲,观察它而不过分关注它。了解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不要审视或压抑它,任其自然流露,你只需以旁观者的角色去认清它便是。
所谓当局者迷,克里希那穆提所推崇的自我解脱之道,说到底就是通过调整对事物观察的角度和立场,从而走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执着和困惑,达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心胸开阔,豁然开朗的自在境界。有一句比较通俗的话也许更容易被记住:“影响心情的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而是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所以学会转变角度和立场去看待思考很重要,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自己情绪的旁观者,了解它,而不要控制它。
保持纯真。曾国藩说:“天道忌巧”,庄子说:“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王阳明说:“心即理”。人总有太多的欲望,多占,多拿,多要是人之常情。眼睛永远盯着外物,却常忽视了内心。偏离了大道而不自知,忽视了内心纯真的宝贵之处。早在几千年前,老子就告诫人们说:“为道日损”,这个损,就是人间正道,要学会不断的减少欲望,更多去关注内心。能做到这一点,自然接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外物所左右,内心富足的理想境界。
今天周末又逢母亲节,找个地方休闲,顺便吃顿好的。你呢?
今天还有件事值得记录,碰到一位小年轻在跟别人聊自媒体,哪口气是只要做了自媒体,财富就唾手可得。不禁感叹,年轻真好,什么敢想,也充满着各种可能,有条件不断的去尝试各种事物,哪怕听起来并不靠谱。想想,阿里巴巴刚开始有几个人觉得靠谱。
反省一下,可笑的不是年轻人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连想象都不敢想的自己。当然,这里没必要去评判谁对谁错。人,更重要的还是认识自己的内心,而一切的一切,从做自己情绪的旁观者开始。
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