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成道后,对人说法,不谈远于事实之理论,故世界之永久短暂及人之死后如何种种"不决问题",皆不予解释(《中阿含》卷六十《箭喻经》,佛尝提出十不决问题,即世界有限无限,及人死后灵魂等等问题),盖以为纠缠于此类问题之中,于当前急须解决之问题。无所裨益也。既悯众生之痛苦,则即当追求离苦得乐之法,是以首须了解苦从何来?如何将苦消除?因此悟出"四谛"之理。宇宙一切事物之形成,决非无端而来,人生之痛苦亦然,因此悟出"十二因缘"。所谓苦,不必为饥寒贫穷之苦,所谓乐,亦并非物欲享受之乐。若然,则富贵之人可谓极乐,然而帝王亦自感其苦,故苦乐之实际,亦颇玄妙。因此,非明道之人不能得真乐,亦非明道之人不能领会真乐。明道者,看破世相,了悟诸缘,淡然 自如,不为物役,自有真宰,不迷现实,不苦苦有所求,故能超脱生死,随自然而容与,与大化为一体,此即至上之乐境——涅槃。因此,悟出"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即缘起法)、三法印,为佛家教义之三大纲领,此释尊所亲自悟证者,其一生讲法,即依此为本,此为佛学之原理,述之如下。
一、四谛
苦、集、灭、道,曰四谛,又名四圣谛,或四真谛。谛者,理也,言四项真理也,分述如下。
苦,指人世之一切苦而言,《大论》云∶"众生有三种身苦∶老、病、死;有三种心苦∶ 贪、嗔、痴。"所愿者求之不得,苦;所恶者除之不去,苦;功名事业不成功,苦;成功而患失败,苦。佛家以为此世界毕竟一切苦,苦为世界之真相,此曰苦谛。
集者,聚也,集结也,招引也,又成也,言造成苦果之原因也。苦果由何招引而来?由何造成? 集谛即苦之原因所在。人因"无明"(暗钝)而生出种种执著与欲望,驱使身、口、意造种种业,业即集聚而为业力,业力结集而为业果。善业有生善果之力,恶业有生恶果之力。恶果即苦果,故苦之根本原因为由无明而生妄想,由妄想而造恶业所致。现在之苦果,乃由过去之恶业所产生;现在之恶业,即产生未来之苦果。妄想、恶业为造成苦果之原因。此即为集谛。
灭者,灭除一切苦恼也,故可称为苦灭谛,此为佛家之解脱论。前二谛明现世之为苦果,与苦果生起之集因,此乃明灭除苦因苦果,所得常住安乐之涅槃。依佛之观察,生起苦果之近因为业(凡一切造作皆曰业),业乃依惑而有,将惑分而说之,即有根本原因之无明,依无明所起之妄想,依安想所生之执著、欲望。易言之,以不知世界之真相,以现世存在之"我"为实有,由此迷惑之见而造诸恶业,结成苦果。是故欲灭除苦果,则须勿造业;欲不造业,须断除妄想;欲断除妄想,须观察世界之真相,了解本来无我之理。既知本来无我,即不起惑,不造业,轮回连锁于此断绝,生死之苦由此解脱。此即所谓灭谛。
道,即灭苦之道。道犹道路,即由灭苦而达至涅槃之道,此为佛家之实践修行论。修行之道颇多,三藏大典俱讲此道。其主要者为"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依此八法而修行,即可除苦断集,而证得灭苦之后所达之宁静清凉之涅槃境界,此即为道谛。
四谛之内容,可用浅显之比喻说明之∶苦如人患病,集如病之原因,灭如病已痊愈,道如治病之药。人身有病,自觉其苦,既经诊断,确定病源,如接受药方如法服之,方可消灭疾苦而得康乐。芸芸众生,浮沉于孽海之中,如不厌其苦则已,如厌苦,即当本诸四谛"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方能登彼岸而得解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