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针对两万多名中小学生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大约26.73%的孩子表示,有了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是父母,而选择“和同学、好朋友说心里话”的比例,初中生为57.54%,小学生为42.89%。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孩子的随着年龄增长,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的比例,会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很多孩子都对父母关闭了心门,横眉冷对、沉默不语。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就发现,想跟孩子说句话是真难,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跟自己的话越来越少了,每天一回家就关上门,根本不给父母说话的机会,即使是在一起的时候,也总是父母自己在说,孩子会变得很敷衍,要么就是直接顶撞,在我的亲子关系课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关于如何处理亲子关系,如何去跟孩子沟通,已经成为很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
作为父母应该重视的是:只有在沟通顺畅,亲子关系良好的情况下,教育才有可能发挥作用。如果亲子关系处于对立状态,父母跟孩子之间经常产生冲突和矛盾,那么,再好的教育方式都很难起到效果,而孩子可能会故意做出对抗的态度,来反抗父母对自己的约束。
其实,在孩子成年之前,亲子关系的好坏,主要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很多时候亲子之间产生冲突,孩子反抗的不是父母本身,而是父母的沟通方式。同一种想法,有着多种表达方式,配合不同的环境和语气,对方所能感受到的意义,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是语言的魅力,也是说话的技巧。
亲子关系糟糕的家庭中,父母常犯这几种错误。
1、习惯居高临下的批判性沟通。
我经常听到很多父母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总是带着指责、命令、强迫这样的批判性的语气,比如:“赶紧给我写作业去”、“你不惹人家为什么会打你。” 这些话,会给孩子一种不平等、不被信任的感觉,孩子就渐渐失去和父母沟通的愿望。
2、喜欢翻旧账、揭伤疤。
有些家长和孩子沟通时,情绪激动了就喜欢翻旧账、揭孩子的伤疤,这就是反复地在伤害孩子,不管孩子什么问题,就事论事是最基本的底线,如果经常把孩子过去的错误反复提起,这会伤害孩子自尊,也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没有哪个人喜欢旧事重提,何况这种旧事还是不愉快的经历。
3、拿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别人家的孩子是很多孩子童年的噩梦,很多的父母总是喜欢拿自己孩子,去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并且这种比较往往是以打击孩子为目的,觉得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努力,从而变得更优秀,其实恰恰相反,经常被比较的孩子,自信心逐渐被消耗,容易变得自暴自弃、或者充满嫉妒。
4、不顾孩子的感受。
很多孩子不喜欢跟父母沟通,是因为父母很少或者从来都没有去认真听孩子表达的内容,孩子的感受总是被忽视,就逐渐失去了沟通的兴趣。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跟家长说:“我好累啊。”很多家长就会直接训斥孩子:“你一天啥也不干就上个学累什么,我天天上班还没说累呢”孩子可能只是说一下自己的感受,想得到父母的安慰,但是受到的却是指责、唠叨,这样的沟通,没有孩子会愿意进行下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辞也有着不一样的“魔力”,避开这4大禁忌,会让亲子沟通变得有效,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也会事半功倍。如今也有很多家长知道鼓励孩子的积极效应,但是那些生硬死板的话语,似乎作用并不太明显。如何用鼓励去启发孩子,让孩子有所感悟、有所进步,同时防止孩子变得自大和傲慢,这也是一大难点。今天跟大家分享几种鼓励孩子的方式,简单有效,不会鼓励孩子的家长可以试一试。
鼓励孩子的有效3种句式。
1、先肯定孩子的表现。
比如,孩子取得进步时,家长可以这样去鼓励:“这次表现不错,你的努力妈妈看在眼里,妈妈相信你下次会更好,要再接再厉哦”。
孩子取得进步,自己肯定很开心,而家人的支持也是他们继续努力的动力。然而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因为人生之路上必然有失败和重重磨难,那份进取心和拼搏精神更加可贵。同时家长要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号:可以高兴、可以增加自信,但是不能盲目自大,对孩子进行无休止的夸赞,短期内对孩子大有帮助,时间长了会让孩子变得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2、先认同孩子的想法。
比如,孩子觉得读书太累,不想继续的时候,家长可以这样去鼓励:“妈妈很理解你的感受,念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却是最容易实现理想的方式”。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有些孩子感受到学习太累,也看到一些短平快的方式,就会放弃,家长要做的不是否定,那样只会让孩子更容易放弃,可以先去认同孩子的想法,跟孩子建立共情,降低孩子的反抗心理,然后再提出自己意见,这样的话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
3、先陈述孩子的良好行为。
比如,孩子待人真诚善良,可以这样去鼓励:“爸爸看到你帮助楼下的姥姥奶奶搬东西,累得满头大汗,真是好样的,你要保持善良和正直、真诚对待身边每一个人”。通过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描述,然后再去对这种行为加以肯定,孩子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得到了父母的认可,下次就会重复这种行为,逐渐强化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真正睿智的父母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孩子的性格和人品培养上,因为他们知道,孩子将来比拼的不仅仅是专业特长,还有教养、素质和人生态度。孩子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从家长身上就能看出一二,长期接受了怎样的家庭教育、在怎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也就决定了孩子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