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蔚冰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乡村旅游再掀热潮,田园乡村进一步成为了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旅游形式。与此同时,此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将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记者了解到,在不少地区陆续出台的加速推进乡村振兴的方案中,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火热的“五一”假期后,各地该如何延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热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李国祥表示,乡村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型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融合到一起后,形成了新的产业业态。“当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后,会对乡村旅游有很大的需求,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
需求有了,政策也在不断扶持,做大做强乡村旅游还差什么?
李国祥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虽有很大发展潜力,但一定要做好长期规划,引导其与百姓不断增长的需求相适应。
李国祥提到,如今部分一哄而上的旅游特色小镇,慢慢变成了商业气息较重的“小吃一条街”,这是典型的对乡村旅游自身发展定位的模糊。“乡村旅游不能盲目发展,要因地制宜,找到比较优势。”
李国祥认为,乡村旅游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分类分级精细化,而乡村旅游的配套措施等方面也有待完善。“一部分参与到乡村旅游经济中的农民,短时间内可以获得收入,但如何让集体经济也获得更多的收入,是考验乡村旅游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之一。”李国祥补充说。
李国祥认为,从乡村旅游到农旅融合是一个发展方向,从微观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一开始很红火,大家感觉很新鲜,但产业发展后劲不足。比如,有一些地方曾经的农家乐发展得很红火,但是没有回头客。对于农民来说,要不断创新文旅产品,形成不断创新的产业链,让游客有新鲜感,才能抓得住乡村旅游发展的命脉。
李国祥建议,要把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动力与整个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再和整个乡村振兴规划相融合,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作出发展规划,把乡村旅游经济红红火火地搞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