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鲜艳的团旗在队列前引领着,几十名青年神采奕奕地跟进。那是SIVA(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青年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队伍,路过时尚的“新天地”而不入,径直前往党的“一大会址”,兴业路、黄陂路口那幢修葺一新的红楼。
我应邀同行。与青年学子在一起,跨步也觉矫健。四十多年前就读的中学就在附近。重返故地的情思,与身边青年的飒爽风采相摩荡,止不住会浮想联翩。在没进馆参观前,我和学生一起簇拥着红色团旗合影。我指着附近的嵩山路方向,告诉他们,我曾在那里读初中;我的多位同学就在黄陂路一带住。现在,这里的不少老屋都已拆迁,但历史的重大记忆是抹不去的。我的青年时代仿佛已被记忆带回,同参观“一大会址”所触发的红色记忆一起链接起来,等待着新的思想认识的激活。作为学院的书记,我告知青年学子,这里历史厚重,这里不同寻常。这里掀开了“建党伟业”的第一页,此后,由南湖出发的红船驶出了新航程。在这样的场合说和听,容易萌生史和诗的感觉。我分明看到了青年们眼眸里会意的神情。走近红楼,触摸历史,先是在石库门墙锃亮的会址铜牌下拍照,进了大厅又列队在一面巨大的党旗前留影,大家都有一种庄重的仪式感。毕竟是一群还在成长的青年。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变迁需要了解;现代化的进程又正在经历。补上历史与现实互相参证的重要一课,年轻人的认识会端正和全面。我让他们都写一写观后感受。
几天后,我收到了他们的体会文章。翻阅着厚厚的一摞手写稿,感动于他们把自己对党的认识,对伟大的共产党先驱的理解和钦佩,都认真地一笔笔写在了字里行间。此后,我又在一次青年团的活动现场,听他们把参加“红色之旅”的体会用PPT形式播放、演讲,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一批革命先驱在上海建党、建团的卓绝业绩,被讲述得有声有色。令他们注目的历史文物,包括那尊锈了的炮筒,那条工人夫妇合穿的褴褛棉裤,那册刻印出来的《新青年》杂志,还有那一群参与建党的青年,十三位党代表栩栩传神的蜡像,包括后来去周公馆瞻仰周总理,到宋庆龄故居去探望宋奶奶,草坪上、雕像旁、阳光下的每一张合影,都被他们记述成精彩文字,或宣讲成激情话语。这些,肯定都烙印在了他们的心版上,被他们震撼的心灵所铭记,成为思想人文素养的重要积淀。
那天,在走出“一大会址”前,我在纪念品柜见到有桂兴华的诗集《金号角》,顿生灵感,当即买下,就是想和学生们一起在大厅里朗诵。有谁买了诗集就朗诵的吗?有哪位老师见到好诗就能即刻邀集到几十名学生一起当场诵读的吗?更何况,是在党的“一大”会址,在一群年轻人刚参观过尚未离开,思想情绪还在跃动时,让激昂的诗句像金色的号角在红楼里响起来,那不是极难得的人文享受吗?而且,我曾对分团委策划此次活动的团干部说过,红五月里纪念日多,5月23日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七十周年。文化产业的后备军,应该对此有所纪念,把活动的层次设计得丰富些。就这样,诗朗诵成了一种仪式,学生们的笑容证明了他们很愿意参与一次有创意的合颂。大家推举一位梳着短发的女生,和我分别朗诵了诗集的第一首诗《相约1921》和第二首诗《<新青年>还亮着灯》,读到最后一句时,在场师生还按约定高声齐诵两遍。诵诗的声响嘹亮着,年轻的眼眸闪亮着,这成为红楼里一道神采飞扬的风景!路过的人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照相机的咔嚓声,记录了那个有意义的瞬间。此时回忆,还历历在目呢。
2012-5-23
本文作者
谢海泉,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