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金
走进乡村,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人未谋面,鸡鸣鸭叫鹅吼声已经不绝于耳。这是农村的特色,也是难以改变的乡土气息。
在农村,狗是迎客“先行官”。它能变认“生熟亲疏”“摇头摆尾”表示对客人的认可,有“欢迎”之意。农民爱养狗是有传统的。他们不管门第如何,有的一家养几条狗。如果要问他们养狗的目的,可能有种种说法,但主要是“看家护院”,谋求一种“安全感”!去年春节前夕,我时隔几年再回江苏农村老家,发现人与狗的“关系”已经改变。原来,我回老家,人未到家,一条条大狗远远地就摇头摆尾地争先恐后来迎接;这次回老家快到家门口了,才有两只毛茸茸胖乎乎的“宠物小狗”摇着尾巴跑过来左闻闻右闻闻,举起前足站立着问我要好吃的。它们一只叫“盖兹”,一只名为“来福”,一身乌毛,只只聪明伶俐,属一奶同胞,刚满周岁,顽皮劲十足,非常讨人喜欢。后来,接触时间长了,我和它们就成了好朋友。慢慢的,我对家乡人、家里人改变传统养狗观念的做法也有了新的理解——以前,他们养大狗是为了“看家护院”;现在,他们养“宠物小狗”追求的是一种生活乐趣。历来重视养大狗的他们,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也像城里人一样开始注意修身养性,把养“宠物小狗”作为一种生活时尚,作为一种生活爱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民致富后,对生活又有了新的向往。他们随着农业实现机械化和土地流转政策的出台,完全摆脱了田间繁重劳动,大多数人都进城打工了。剩下的基本上是老头老太。他们在“平安中国”建设中,在社会治安状况出现根本好转的情况下,确实没有必要再饲养高大凶猛的烈性之犬。于是,饲养温顺的“宠物小狗”就在家乡“应运而生”,形成了风气。老人和小狗形影不离,在家乡已成为一景。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老人生活的安逸、幸福!
鸡鸭成群。
在农村,养鸡养鸭养鹅是农民的一种生活需要,是一种家庭副业,是一家人生活开支的“摇钱树”,是一座“便利银行”。一家一户养鸡养鸭养鹅多了,下蛋就多。他们拿这些鸡鸭鹅蛋可以卖钱,也可以等价交换以物易物,把鸡鸭鹅蛋换成“油盐酱醋”。这是农村一种常见的买卖方式。不过,这种交易方式主要出现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前。那时,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生活艰难。几乎每天在田间地头劳动10小时,也只能挣几分钱或者几毛钱,农民真是穷得叮当响。因此,他们需要的“油盐酱醋”生活必需品,大部分是用鸡鸭鹅蛋换来的。当时,一个鸡蛋2分钱5分钱,由少聚多,集中起来就能解决农民生活中的许多难事,如人情“份子钱”等等。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曾经靠卖鸡蛋交住宿生活费用。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洗礼,家乡这种“贫穷落后状况”早已“旧貌换新颜”。当下,他们养鸡养鸭养鹅主要是为了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村里许多留守老人,“酒足饭饱”之后,没有别的事情,就喜欢养鸡养鸭养鹅,与鸡鸭鹅为伴解闷。唤鸡唤鸭唤鹅、喂鸡喂鸭喂鹅,是他们一天的重要工作。他们觉得这样做生活很充实有趣,也算是一种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吧!去年年底,我回老家的时候,还品偿到他们养的“柴鸡、柴鸭、柴鹅、柴蛋”,那个味道真香啊!一锅炖鸡、一盘白斩鸭、一碗黄豆红烧鹅、一碟韭菜炒鸡蛋、一罐柴锅豆腐……这些都是我在老家务农时最爱吃的“美味佳肴”。它们未出锅,阵阵香味已经让我“垂涎欲滴”。等它们被端到桌子上,家人给我夹多少就能吃多少。细细品来,着实有一种余味无穷的感觉。
鸡在树上过夜。
吹烟四起,扶摇直上,是农村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午,家乡人爱吃米饭炒菜,炊烟最旺盛。有时,灶台上大小3口锅同时做饭炒菜,灶上“炊事员”忙,灶下烧火人也忙,一时给这个锅加树枝,一时为那个锅添稭杆,忙忙碌碌要持续一个小时,如果遇到天热,还会汗流浃背。所以,农村一到做饭的时候,就会形成枭枭炊烟升向天空的壮观景象。小时候,我经常用一根筷子插一个玉米棒子放在熊熊灶火头上烤,外焦里嫩,吃起来香甜可口,越吃越想吃;有时侯我还在灶火下面烧白薯,味道也像柴锅饭菜一样喷喷香,非常好吃。去年,我回家的时候,专门寻找了一下逝去的味道。结果,在弟弟家,我想要吃的柴锅饭菜都吃上了。他们家有柴锅灶,也有液化气灶,可以满足我的口味要求。像我弟弟家这样用双灶做饭的人家有很多。他们认为,用液化气做饭干净、卫生、方便,但有些“农家菜”不用柴锅灶做,风味出不来。因此,目前,在家乡,柴锅灶仍然是乡亲们的“最爱”。特别是在做“红白喜事”的时候,人多,要做“八大八小”大菜,没有柴锅灶是不行的,只有柴锅灶才能挑起这个大梁。因为,有许多大菜用平常家用的柴锅灶太小,煮不下,还需要重新在屋外砌大的柴锅灶,做饭炒菜,才能满足开一桌桌酒席的需要。不仅如此,用柴锅灶做饭炒菜与平时家用的液化气灶相比,还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通过烟囱冒烟的浓度、长短、粗细、快慢,可以判断出一顿饭的优劣,是一锅热,还是米饭加炒菜加炖肉……这种具有深懊农村“餐饮”学问的柴锅灶餐饮文化,虽然由来已久,形成了传统,但是,在正在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它有退居农村餐饮业“二线”的意思。因为,随着液化气灶的普及推广,液化气站点服务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学会并且爱用液化气灶了。这不仅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村餐饮业改革的需要。时代不同了,过去受烟熏火燎的父老乡亲,应该拥抱新时代,接受新生事物,积极采用“新能源”做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与时俱进,辞旧迎新,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不过,在“新旧”交替中,我作为一个阔别家乡45载的老人,忆往昔,再看今朝,对“老灶台”当然怀有深厚的情感,总希望它常留人间,以便未来好找到熟悉的“味道”。在此,我愿老灶台吹烟不灭,在新时代,新老灶台能够融合发展,携手前行,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