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发论文与应用成果转化,鱼和熊掌可兼得——记南农侯喜林教授

0
分享至

引言:

昨日,在咱们的学术交流群里又对一个话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的科研界不仅要“破”SCI,还要“破”论文,科研工作者就要看实际应用转化成果。显然,在很多人的眼中,SCI论文已经成了崇洋媚外的另一个标志。小编想说的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容易从一个极端就走向另一个极端呢?难道鱼和熊掌就一定不可兼得吗?另外,令小编更很伤心的是,大家在讨论的时候,都习惯于乐此不疲地拿出对方不好的例子互相攻击:国内科研的乱象被深挖三尺,就感觉国内科研氛围是一团糟。更重要的是,这些讨论极大地影响了交流群里的科研新手们!

今天,投必得将用两篇推文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一个正面的例子,用正能量来鼓励大家,尤其是让初入科研的小伙伴们了解到更多的现状:在争论和乱象的背后,总会有人坚守自己的阵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地把自己的科研生涯书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些老师们才是我们将来要学习的对象!

侯喜林:源于一碟小白菜的使命与坚守

每天忙碌完工作,走进学校食堂,面对窗口里琳琅满目的菜品,南京农业大学小白菜遗传育种专家侯喜林教授总要挑选一碟爽口的小白菜。这一份习惯,他保持了数十年。

侯喜林,正是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的那一辈人。

“这些年,我对于小白菜的执着也成就了小白菜对于我的馈赠。”侯喜林说。

“小白菜研究三部曲”

见证国人餐桌变迁

“夏有‘暑绿’,冬有‘寒笑’,情人节有‘黄玫瑰’。”这是对侯喜林及其团队多年来小白菜育成品种最好的肯定。

40年前的1978年,他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华北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学习的他从此与蔬菜结缘。

“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里,每人每天分配到的菜量大概只有二三两的样子吧。”侯喜林说,那个分量,大概只够老百姓们搭着饭“就”两口,而当时的所谓的‘蔬菜产业’追求的也仅仅是产量。

1982年,大学毕业后的侯喜林赴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任教。1986年,他加入南农小白菜研究团队,作为关门弟子,跟随著名的蔬菜专家曹寿椿教授进行小白菜研究。

民间俗语“三天不吃青,肚里冒火星”。如今,在老百姓的一年四季里,是绝对不能没有小白菜的。而在30多年前,“娇气”的小白菜却因为怕寒怕冻、怕热怕潮,让老百姓在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只能剩下对它们深深的“念想”。

1988年,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中国,开始思考如何能让老百姓吃得好。“菜篮子工程”由此应运而生,各级政府都在想方设法让老百姓如何能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就在这样“天时地利”的大环境下,1996年,侯喜林幸运地主持了“不结球白菜育种材科的筛选和创新”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及江苏省“九五”重点攻关项目“不结球白菜抗病、优质、丰产、耐热(抗寒)新品种选育”。他首先要着手攻关的就是因热害、冻害等导致不结球白菜品质下降的问题。

万事开头难,侯喜林和他的团队需要先从不结球白菜种子发芽后的子叶和下胚轴游离得到原生质体,但由于种子里的内生菌严重地干扰了原生质体的培养,致使科研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突破这一瓶颈,他用尽了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可这条鸿沟却依然无法逾越。在他快要失去信心的时候,曹寿椿教授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就是因为有困难,才让你搞下去,如果很容易做,大家都做了,还能轮到你吗?”于是,侯喜林重整旗鼓再去直面问题。一年半之后,他终于发现利用非对称融合技术可以获得融合细胞并再生出植株,创造了当时不结球白菜研究方面的“第一次”。

从1986年到2004年,侯喜林及其团队的“不结球白菜优异种质创新方法及其应用”终于在2005年度一举摘得了南京农业大学历史上的首个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随后,可以在夏天收获的“暑绿”与能够在冬天品尝到的“寒笑”相继问世。从此,侯喜林的小白菜不畏严寒,不畏酷暑,老百姓的餐桌上终于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身影。

但侯喜林的科研并未就此停歇,因为当时的中国正在发展的快车道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他们对于餐桌上的小白菜,早已不满足“天天见”,而是有了更多的期待与渴望——希望“小白菜们”能富有更多的营养,为健康“保驾护航”。

2000年,侯喜林开始带领他的团队转向小白菜优质品种的育种研究。

“要将小白菜中维C的含量从每100克鲜重中50毫克维C,提高到100毫克!”这是他当时制定下的研究目标。

于是,在其后十余年漫长的选育的过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失败与“重头再来”。通过最终多代自交再进行杂交的选育,侯喜林团队发现他们此次亟待验证的“新品种”每100克鲜重中含156毫克维C!远远超过了他们当初制定的目标。

而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实验田里的这些“新品种”小白菜,有着一片片卷曲的叶子,聚在一起就像玫瑰花一样让人赏心悦目。

“就叫‘黄玫瑰’怎么样?”就这样,又一个“颜值高、营养好”的小白菜新品种“黄玫瑰”诞生啦!

不仅如此,“‘黄玫瑰’耐低温,越冷越黄,越黄维C含量越高!因为心叶的黄色在寒冷2月里最为浓郁,所以它成为专门为情人节诞生的‘玫瑰花’。”同时,该品种耐储运、保鲜时间长,因为兼具观赏性和食用性成为创意农业的典型,以“礼品菜”的形式受到市场的狂热追捧,远销海内外。

“今年基地种植了15亩共计2万余棵‘黄玫瑰’,目前售价为8-10元/棵,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万元。”项目试验基地、昆山玉叶蔬食基地总经理的唐静说。

“原来只想着一心提高营养价值,完全没有想到‘黄玫瑰’带给我们如此意外的市场价值。”侯喜林说,这绝对是32年来小白菜带给他们意外的惊喜。

32年,从“丰产”到“丰产、抗病”再到“优质、丰产、抗逆”,侯喜林带领着他的团队实现了小白菜研究的三部曲。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特色、吃出文化,改革开放40年,老百姓的餐桌引领了侯喜林小白菜的科研方向,而他亲手培育的一棵棵平凡的小白菜,也在无形中见证了这40年中国的发展巨变。

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菜教授”

小白菜离不开黄土地,研究小白菜的侯喜林也离不开黄土地上农民兄弟。

90年代,由于农产品的加工链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的相继出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了国家的重中之重。种粮农民在国家的号召下,纷纷开始尝试开拓蔬菜种植的新天地。

又是一份机缘巧合。1998年底,组织上派侯喜林赴东海任科技副县长。而当时的侯喜林带领团队刚好完成了小白菜的基础研究工作,正准备进行杂交品种选育,就这样,他带着自己的新品种,从实验室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施肥、防虫、采收……

“我和农民建立的友谊,现在都忘不掉。”当年在他的指导下,双店乡杨华家的4亩蔬菜大棚,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不仅如此,他还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引进新优品种,进行技术培训。

当地的很多老百姓都还记得这位长年把科技带到农村一线的“县长”,但是乡亲们已经悄悄地帮侯喜林改了“姓”,叫他“菜教授”。

除了种蔬菜,侯喜林还想着法子让乡亲们种花卉、种水果!他一心想让当地的农业产业丰富起来。

“东海县的第一枝鲜切花就是我当年带去的!”侯喜林自豪地说,万万没有想到因为这第一枝花,可以让20年后的东海摇身一变为全国著名的“花卉之乡”,人均收入更是翻了几番。2006年,这位在东海的“菜教授”,一举摘得“双百工程”科技贡献特等奖!

为让接地气的农技知识更易于传播,2012年开始,侯喜林着手主持编写《小白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手册,2016年正式出版。

“这比写SCI论文难太多了!”每年能有15篇SCI论文产出的侯喜林不禁感叹到,他为这一小小手册花了整整4年时间,前后改动8稿!为了让“高精尖”的农业知识通俗易懂,他在编写的过程中费尽心思、绞尽脑汁,用大量生动的实物照片还原,请可爱的卡通人物客串解说,让高深莫测的科技知识变得朗朗上口。

“我的小人书,连小朋友们都爱看!”侯喜林自豪地说。

一切感谢“小白菜”的恩赐

如今,侯喜林和他的团队已经培育了一支庞大的小白菜“家族”:“暑绿”“寒笑”“玫瑰”“青篮”“锦绣”等11个优质品种,各具耐热、耐寒、高产、抗病、营养、美观等特色,不仅在全国22个省、市得到大面积推广,更远“嫁”到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非洲国家。小白菜造就大产业,近年来,全国小白菜播种面积达2000万亩以上,每年可创造1600亿元的经济效益。

侯喜林说,目前他手上正有一个名为“叶菜全产业链绿色高效商业化模式”的项目,而自己就像一个从基础研究,到育种、栽培、施肥、防虫,再到采收、加工、包装、销售整个过程的“总司令”。

这恰好印证了40年后的今天,中国农业早已不再是40年前单纯的第一产业的概念,而是包含了第二、第三产业,从种植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过程的现代农业体系。

“农业与生活质量,营养与人类健康,资源与环境保护;努力解决全人类的‘生存、健康、环境’问题。使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地生存在美好环境中。”40年过往,从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到餐桌上的变迁,再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概念的重新诠释,侯喜林说,这让他更加明确一名新时代中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坚守与使命。

正是有了这一国际视野,作为大学教授的他也毫不犹豫地将这份使命融入到了自己人才培养的理念中去。

“我的学生里有院士,有大学的校长和书记,还有蔬菜界的优秀学术带头人……”侯喜林自豪地细数着自己培养出的51名博士、87名硕士和7名出站博士后。而他牵头的研究成果“‘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三位一体的农科博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也于2018年获得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

“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为小白菜研究赐予我的灵感。”侯喜林说,感谢,一切都可以回到最初的原点。

侯喜林教授论文发表成果

近年来侯老师团队共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341篇,被引频次7900次,H指数48,G指数达71。“成果总体水平达国际先进,其中不结球白菜的耐寒、晚抽薹育种等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1. 《江南时报》05-08

2. 植物微生物最前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宣称乌军在俄乌冲突中损失40万军人,泽连斯基回应:死亡人数是4.3万

特朗普宣称乌军在俄乌冲突中损失40万军人,泽连斯基回应:死亡人数是4.3万

环球网资讯
2024-12-10 06:50:11
吴京父亲过80岁大寿!豪横踩箱喝茅台!谢楠忙前忙后,细节曝光

吴京父亲过80岁大寿!豪横踩箱喝茅台!谢楠忙前忙后,细节曝光

沧海一书客
2024-12-09 16:18:28
男子为赢80万奖金参与“自律挑战”,交2万余元连续挑战3次均失败 网友:你看中的是奖金,人家只想赚你报名费

男子为赢80万奖金参与“自律挑战”,交2万余元连续挑战3次均失败 网友:你看中的是奖金,人家只想赚你报名费

极目新闻
2024-12-10 01:41:08
闹大了!网民举报弄虚作假“种白菜”套取补贴,官方回应

闹大了!网民举报弄虚作假“种白菜”套取补贴,官方回应

小人物看尽人间百态
2024-12-09 21:35:42
美国突然公布钓鱼岛归属最大铁证!世界一片哗然!

美国突然公布钓鱼岛归属最大铁证!世界一片哗然!

猫小狸同学
2024-12-09 19:05:03
阿萨德夫妇安全抵达莫斯科,从面相看确实是个好人

阿萨德夫妇安全抵达莫斯科,从面相看确实是个好人

三叔的装备空间
2024-12-09 14:06:41
货币政策基调罕见调整!明年房贷利率或下破3%,存款利率也可能下调

货币政策基调罕见调整!明年房贷利率或下破3%,存款利率也可能下调

界面新闻
2024-12-10 08:51:12
中央决定:关志鸥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

中央决定:关志鸥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

新京报政事儿
2024-12-10 09:38:44
断子绝孙!央媒:4万吨盐酸排放农田,相关部门竟啥都不知道

断子绝孙!央媒:4万吨盐酸排放农田,相关部门竟啥都不知道

寻史奇谈
2024-12-09 21:45:03
奥迪“标杆”经销商改卖问界,传统豪华汽车经销商批量转向新能源

奥迪“标杆”经销商改卖问界,传统豪华汽车经销商批量转向新能源

红星资本局
2024-12-09 17:33:16
海信回应裁员传闻:均为不实猜测

海信回应裁员传闻:均为不实猜测

界面新闻
2024-12-10 08:18:44
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为何不选择来中国?

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为何不选择来中国?

凯撒谈兵
2024-12-09 20:53:51
网传上海很多老板注销公司:上海社保最低基数飙至7300,小老板无法负担

网传上海很多老板注销公司:上海社保最低基数飙至7300,小老板无法负担

互联网大观
2024-12-09 10:36:50
雷军谈小米YU7“为何这么早公示”:希望测试车能尽早拆除重伪装

雷军谈小米YU7“为何这么早公示”:希望测试车能尽早拆除重伪装

IT之家
2024-12-09 20:41:11
一位合肥球迷收藏了贝克汉姆中学时代学生证,将其视为无价之宝

一位合肥球迷收藏了贝克汉姆中学时代学生证,将其视为无价之宝

直播吧
2024-12-09 13:12:20
笑死!余承东刚宣布华为实现100%国产,英伟达就被立案调查了!

笑死!余承东刚宣布华为实现100%国产,英伟达就被立案调查了!

青青子衿
2024-12-10 04:16:51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 就业援助打出“组合拳”

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四部委联合下发通知 就业援助打出“组合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2-09 22:09:17
突发!枪杀CEO嫌疑人被捕:家境富裕,藤校精英毕业生,手写宣言曝光!

突发!枪杀CEO嫌疑人被捕:家境富裕,藤校精英毕业生,手写宣言曝光!

华人生活网
2024-12-10 05:06:21
终于出手了!英伟达被立案调查!国内半导体要起飞了?

终于出手了!英伟达被立案调查!国内半导体要起飞了?

陈小财
2024-12-09 21:06:56
“更加”“大力”“超常规”……7位专家详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何出现多个首次

“更加”“大力”“超常规”……7位专家详解中央政治局会议为何出现多个首次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09 23:17:17
2024-12-10 10:35:00
投必得专业论文编译
投必得专业论文编译
学术论文润色编辑及翻译
1409文章数 6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马云罕见演讲:AI改变一切 但不能决定一切

头条要闻

琼瑶离世留"10亿巨额版权" 儿媳何琇琼发布10字声明

头条要闻

琼瑶离世留"10亿巨额版权" 儿媳何琇琼发布10字声明

体育要闻

30岁临时工被裁员 NBA的人情与现实

娱乐要闻

尖叫之夜,明星们的小心思全照出来了

财经要闻

半导体新攻防

汽车要闻

保时捷经销商精简背后 是战略升级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手机
时尚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亲子要闻

妹妹趴在哥哥身上玩哥哥脸蛋,发现被拍后 笑得天真烂漫

本地新闻

探黔地风情,于山水之间赏不败之花

手机要闻

科技一周大事(12 月 2 日-8日):苹果自研 5G 基带有望明年登场

冬天拒绝一身黑,这些彩色穿搭太好看了,时髦优雅又减龄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