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增强文物保护利用意识和江华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5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志坚组织县发改局、县民族文旅广体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人大办等单位负责人现场察看近道书院,并召开修复近道书院的座谈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江明、县政协副主席唐晖等参加现场察看和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就近道书院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文物保护与利用等畅所欲言。一致认为,近道书院作为唯一保存的江华四大书院之一,是瑶族文化、文脉的重要载体,当前年久失修,修缮迫在眉睫。
近道书院位于界牌乡小源村,其前身是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永兴庵,后为永兴寺,至今已有二百六十多年历史。清末,永兴寺兴办书院,根据院内石柱上的一副对联“近接九嶷奇景,道传千古正宗”,取名为近道书院,是江华当时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名喇叭口完全小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更名为界牌农业中学、界牌红星中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更名为界牌中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界牌中学迁出,近道书院恢复为喇叭口完全小学。近道书院建筑完整,保存有书院大门、主楼、宿舍楼、古井、古树,十余方碑刻、碑扁、石柱对联、回廊等建筑。书院环境古朴典雅,静谧幽清,郁葱树木环绕,风景怡人。2013年12月被湖南省永州市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岁月沧桑,时代变更,且日常维护、修缮不够,目前书院杂草丛生,部分木质结构和青砖已毁损,急需修缮维护。
黄志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根,也是乡村的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江华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唱响农耕文明摇篮曲,让农耕文化回归,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让农耕文化的优秀精华成为建构生态文明的指南,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家园,成为眼下一个重要课题。
黄志坚强调,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要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对不可移动的文物、历史建筑,采取修旧如旧方式,还原乡村历史文化原貌和百姓生活习俗,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千年故事、百年传说动起来;要避免同质化建设,将特色小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空心村治理等项目和乡村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修复规划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恢复乡村原有的历史风貌;要深入挖掘整理乡村文物资源,使其成为当地新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要推动乡村文物保护与文化旅游协调发展,处理好传统乡村保护与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传统文化传承、村落保护作为软实力和助推器,使文化传承和旅游发展实现双赢;要完善乡村文物保护机制,加强保护规划工作,让乡村在发展过程中不脱离自己的“根脉”。
来源:县人大常委会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作者/来源:晨永州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