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泥为陶
糜建国
山风幽幽,从对面垭口吹过来,肖洪敞开了衣襟。
“后山石,前山炭,中间夹的做陶罐!”剃着平头,躬身挖泥的肖洪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偏大。在手臂的起落间,两箢篼新鲜的泥土就挖好了。肖洪挑起来,在扁担一闪一闪中,哼着民谣,向山下小院走去······
阳光下,泥土泛着光泽,簇拥着,也在笑。
从此,它们的命运将在肖洪手中发生蝶变,化泥为陶。
阳光慵懒,洒在干净的小院里,雅致、惬意,这样的氛围,正适合制陶。
肖洪将泥土倾倒在地坝里,伸开双手,泥土在十指拨弄下,慢慢铺开。
像是有了某种魔力,看似笨拙的十指一旦遇到泥土,就变得灵活起来。
晒稻谷样,一地均匀的泥土享受着阳光的抚摸······
这就是晒土。
刚挖回来的泥土,湿气重、水分多,需要晒干成沙。
“阳光越大,晒泥越好!”由于双手沾满泥土,肖洪扬起手臂,歪着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阳光有些晃眼,原本的小眼睛眯得更细了。
看见泥土晒得松散、干爽,肖洪用双手捧起来,撒进大缸子里,然后舀来清水,用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搅动起来。只见他凝神屏气,将力量全部用在双手腕上,随着竹竿呼呼声起,缸子里的泥土和水混合后,哗啦啦旋转起来······
从挥动竹竿搅动开始到旋涡腾起能见缸底,他几乎是一气呵成。
看见水和泥彻底融合,肖洪另置一口干净的水缸,上面搁上筛子,用水瓢将泥浆舀出来,倒入筛子过滤。
大浪淘沙般,一些细微的枯枝败叶、小石块或不能成泥的砂子,都被过滤了。
经过筛子筛选后的泥浆,再慢慢沉淀。
等缸内泥水泾渭分明,肖洪小心地舀出表层的清水,用手将泥土一坨一坨抠出来,铺在洁净的地板上晾晒。
这就是第二次晒泥。
这时的泥,经过筛选、洗涤、浸泡,全身变得柔软而充满黏性。
等晒掉那层水腥味,肖洪找来透明的塑料薄膜,将泥包裹起来让其自然发酵。
“发酵的目的是让泥土的湿度变得均匀!”
实践出真知,很多经验,都是千万次摸索的结果。
当泥土变得柔软、通透,就可以上机拉坯了!
对一坨泥土来说,这时候,才是华丽转身的真正开始。
拉坯的关键是手稳。
“拉坯时,要运力于臂,施力于泥,心有型、眼观型、手造型,心眼手并用!”
“捧泥的手,不能捂得太紧,捂得越紧,越捂不正。”车盘在高速旋转,肖洪做得行云流水······
一坨泥土,经过肖洪的双手,奇迹般变成了一个精致的泡菜坛。
等坯体晾晒干后,就是湿坯的修磨、阴刻和上釉。
在坯体上阴刻时候,美术师傅的圆笔、方笔、厚薄的深浅,全在刻刀的力度上。
而上釉,对肖洪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上釉的材料,都是天然矿石磨粉调配、通过特定比例配置而成。这个是肖洪独特的配方,也是他的绝活。
阳光下,左手举着坯体、右手拿起毛刷涂釉的肖洪,神态安详,一刷一刷,洒脱超然······
上釉之后,肖洪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抱着陶坯,向炉子走去。
陶是泥与火的结晶。
作为一个制陶人,这个时候,急不得,一切随缘。所以,每次烧制,也是一场未知的等待、漫长的煎熬······
肖洪做的泡菜坛,曾在全国获得两次金奖。肖家祖辈制陶,父亲当年还被四川轻工厅评为“四川十大老艺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小学毕业,就开始进陶厂打工,到如今成为荣昌安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肖洪做陶已经40多个年头。陶在他生命中,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为人要学艺!为人不学艺,挑碗烟斗戏!”在肖洪看来,只要有手艺,就能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这朴素的理念背后,何尝不是一种工匠精神!
(作者系重庆市作协会员)
版面欣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