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之时,明朝出了不少汉奸,但是也涌现了很多的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李定国,郑成功不仅收复台湾岛,还坚持抗清十七年(1645年至1662年),是当时东南沿海抵抗清军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成就斐然,令人尊敬。
郑成功雕像
1645年,郑成功在父亲郑芝龙投降清朝后,与父亲决裂,接管了其父的军队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他“以众驻思明(今厦门),传箭洋舶,各国诸税骈集,养军”。郑成功将军队驻扎在厦门,以厦门为基地,与南洋诸国、日本进行贸易,维持着庞大军队的开支。在抵御了清军的进攻、稳固沿海基地后,郑成功开始筹划北伐清朝。
1658年,趁清军与南明永历政权在西南交战之时,郑成功联合张煌言北伐清朝,目标直指南京,想趁南京空虚之际一举恢复南京。恢复南京意义重大,南京是明朝的陪都,又是明朝的开国都城,如果能够一举成功,定能鼓舞抗清势力的士气,恢复江南半壁江山也并非难事。
郑成功北伐图
为了确保北伐的成功,郑成功还派人前去日本向当时统治日本的德川幕府寻求援兵,因为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是日本人,郑成功本人也是出生在日本,而且日本与中国较近,所以向日本寻求援兵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1658年(南明永历十二年、清顺治十五年),郑成功派遣僧侣桂梧、如昔为使节,带着郑成功的亲笔书写向日本德川幕府将军德川家纲求援。在信中,郑成功先回顾了中日双方关系的发展,然后以唐朝徐世勣、颜真卿自励,表达自己忠于明朝、中兴明朝的愿望,最后希望德川幕府能够出兵援助。
德川家纲
德川家纲收到郑成功的信件之后,十分重视,德川幕府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讨论,最终结论是“对郑成功的信件不予回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德川幕府不打算出兵援助郑成功,相反,后来的史料证明德川幕府出兵了,而且还不是孤证,有两个证据表明德川幕府的确出兵了。
手抄本《漂人问答》上面记载了明朝遗民曾胜的供词,一共三十六个字:“庚子夏初,日本大举兵,随汉人之客于日本者,以向北京矣。洋中忽遇狂风,舟不得前,乃回师。”庚子夏初,即永历十四年(1660年),此时距离郑成功向日本求援已经过去一年多,日本人在客居日本的明朝遗民引导下,乘船向北京进发,但是途中遇狂风,最终无功而返。这表明,日本德川幕府已经暗中选择了与南明政权站在一起,准备向清朝开战,不料却被狂风所阻,未能与清军正面开战。
如果仅仅又上述史料恐怕还不能证明日本曾经出兵打算援救明朝,因为孤证是不可靠的,幸运的是,另外一本史料也提及了日本出兵的史实。据《台湾外纪》记载,1660年七月,郑成功再次派使者张光启向日本求援,张光启回奏:“(日本)上将军以其前出兵损失,坚意不允,仅助铜、鹿铳、倭刀而已。”张光启所说的“其前出兵”就是指之前日本出兵北京、被狂风所阻的这次,幕府将军德川家纲因为上一次出海损失严重,所以不打算再次出兵援助郑成功,只愿意提供了一些战略物资作为资助。
南明形势图
在明末清初,郑成功与日本的交流非常之多,甚至曾经一度差点获得日本的援助,但是如果这次援助得以实现,对中国前途是好是坏,也未可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