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静 监管趋严下,学而思网校“暑秋联报”课程正在陷入巨大争议。
5月21日,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对经济观察网称,在其为家中孩子所报的学而思网校“暑秋联报“课程中,收取超过3个月暑期课程+秋季课时费用。(见文末图片1)
根据上述家长提供的缴费页面显示,学而思网校语文(暑期)四年级升五年级校优阅读写作直播班12课时共九讲(7月22日-7月28日每天18:30分上课),加上(秋季)四年级升五年级校优阅读写作直播班30课时21讲(9月4日起,每周六18:30分上课),时常已超过3个月。另,在其所报的四年级升五年级数学目标A+班等课程中也存在上述情况。(见文末图片2、3)
这令她感到非常不解。2018年,国办发文《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80号文)中指出,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明明这样的课程打包销售已经超过3个月时常,为什么在监管如此严厉下,机构依然这样销售?”上述家长说道。
更令其感到疑惑的是,自己使用一直续费的老账号付款后,点开微信中学而思网校老师分享的链接后,就再也找不到“暑秋联报”课程。但换用另一个没缴费的新账号,再次点开这一链接又会出现“暑秋”课程的报名缴费页面。(见:文末图片4)
“这就是‘暗箱操作’,换种手法继续违规嘛”,她说。
“暑秋联报“课程,是指培训机构将暑假课程与秋季课程合并在一起,联合报名缴费的情况。一位机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这种课程产品属于行业惯例,其中秋季课程属于长线课程,课长为一学期,一般需耗时在4个月左右。机构喜欢采用这种打包的方式销售的原因在于,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机构续费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提高用户忠诚度,增加用户arpu(单用户付费额)。
“因为按照常规操作,续费难以得到保证。暑期课程通常都是赔本赚吆喝。需要通过暑期低价生转化到秋季正价课程,才能保证收入和生源。即使在地区尚好的头部机构中,这种转化比率也只能达到5:1”,上述机构人士表示。
在上述家长看来,学而思网校的“暑秋联报”课程不仅涉及提前收取超过3个月时长的费用,也涉及提前招生收费的问题。按照她所报提前开课的四年级升五年级校优阅读写作直播班,暑期开课时间为7月22日,明显违背《《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中,机构不得早于新课开始前1个月收取费用的规定。
同时,在学而思网校老师的促销话术下,购买用户需早于缴纳日期前的段时间,提前购买一种叫做“奖学金”的优惠券(又名“膨胀金”),锁定客户。上述家长即早于一个月以前,花费50元购买了这一“奖学金”,至缴费时“奖学金”可以膨胀数倍,抵扣650元报名优惠。
针对记者提出,可以不报学而思网校该课程,上述家长回答:“如果我们不报,销售就会不停提醒,孩子此前在网校的学习就会无法衔接,到时候就掉队了。”
对于上述情况,经济观察网求证好未来(好未来前身即学而思)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争议“暑秋联报”课程
引发上述家长巨大质疑的“暑秋联报”课程是培训机构普遍采用的一种销售方式。不仅学而思网校一家,在此之前,包括高途课堂、作业帮等多家培训机构也都曾推出过“暑秋联报”课程。
培训机构喜欢将课程周期长线捆绑在一起的原因,一位机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实际上相当于是强迫用户提高忠诚度的一种经营手段。类似于健身房一样,在三个健身房之间,用户会锁定在办理了高额、长期会员卡的一家,哪怕其他家有了新的设备,用户也会更倾向于消耗完现有的卡。如果健身房只有一种卡,就是1个月的健身卡,那健身留下用户的成本就会变的十分高昂。
“从资本层面,用户arpu(单用户付费额)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一个用户一两千元的arpu,根本无法收回获客成本,更无法覆盖教师和视频带宽等成本。所以对于教育机构,能让一个用户稳定的付费完成一个小学、初中、或高中周期。”
“可以把“暑秋联报”课程,视为一种长期会员,一次锁定两个用户需求时间段,减少了用户“跳票”中途选择别家的机会,也增加了自己的arpu”,上述机构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说道。
针对家长提出的学而思网校“暑期联报”课程是否涉及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费用?经济观察网求证好未来(好未来前身即学而思)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应。5月21日-22日,记者搜索学而思网校APP端并未发现,但在5月21日,上述家长点开销售提供的链接,仍有显示。
一位表示不代表官方意见的好未来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称,“并不认同学而思网校是违规的。因为根据《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要求:线上培训平台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同时根据公司在注册所在地(北京),按北京市教委要求:按课时收费的不早于上期剩余课程20课时收取下期学费,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早于新课开课前30天收取。”
所以在其看来,2021年学而思网暑秋课程售卖及续报工作符合以上规范要求,即:1、学而思网校线上课程按课时收费;2、新一期收费前,学员余课数量不足20课时;3、一次购买课程不超过60课时。综上学而思网校是合规的。
但上述家长并不认同这一道理。“‘暑秋联报’本身是周期行为,为什么要按课时计算?如果这一暑秋课程合规,为何机构APP显示不了报名页面,只能偷偷通过销售老师发送的链接,才能点击。为何提前收取“膨胀金”?为何早于近两个月之前就拼命鼓动家长缴费,设定缴费截止日期?
对于培训机构收费问题,2018年,国办发文《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80号文)中指出,培训机构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线上培训机构收费问题规定,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指明灯智库创始人吕森林对经济观察网表示,3个月或60课时费用问题,是或的关系,培训机构违反其中任意一条,其实就是违规了,机构也并不具有解释权,解释权应以官方为准。
一位在线机构管理者对经济观察网表示, 暑秋联报属于按课时计算,还是按周期计算产品?确实存在巨大争议。3个月或60课时费用问题,以其所在机构最近被罚的经历来看,目前监管层按照最严格的一面执行,只要有一项涉及不符合,即意味着违规。
但他也坦陈,“尽管如此,各家机构还是在默默进行。因为‘暑期联报’是不得不做的一个产品,两个课程锁在一起,老用户就稳妥了,秋季长线课程也就有了保证,同时也意味着,机构就可以节省心力专心用于招新。”
“擦边球”
进入2021年,对教育培训机构的监管不断趋严,北京、上海等地区对机构不合规方面展开多轮督查,而学而思这一老牌培训机构,也曾遭遇多次公开违规通报。
4月23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曾通报,学而思网校、高途课堂等网站、APP售卖秋季课程/暑秋联报课程,违规提前招生收费,或以明显低于成本价格售卖课程,或以不当用语误导学生报名缴费。
两天后的4月25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称,学而思、跟谁学等四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因价格违法行为分别给予警告和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5月17日23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通报指出,近期,市级有关部门对北京市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发现部分机构存在违规问题。再次点明,学而思等部分教学点存在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3个月或60课时费用问题。
但对于上述通报中出现的学而思,上述表示不代表官方意见的好未来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网称,5月17日北京市教委点名的线下机构属于学而思培优,不涉及学而思网校。
为规范管理培训机构,昨日(5月21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四部门,印发《北京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
在“办法”解读中,北京市教委提出,规范收费时限(课时限制)。按培训周期收费的,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时间跨度超过 3 个月的费用;按课时收费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 60 课时的费用。按周期收费和按课时收费同时进行的,只能选择收费时段较短的方式,不得变相超过 3 个月。
二是规范提前收费时间。规范提前收费时间。按培训周期收费的,机构不得早于新课开始前1个月收取费用;按课时收费的,不得早于本门科目剩余20课时或新课开始前1个月收取费用。防止机构过早收费或诱导学员“囤课”。
针对“暑秋联报”课程到底属于三类中哪一类?上述机构人士表示,实际上可以将其视为,单课时累加起来的“长周期”产品,也可以视作既按周期收费也按课时收费同时进行的。
“机构此前这么操作,完全就是在打“擦边球”。因为如果单按课时,完全可以暑期就是暑期课程,秋季就是秋季课程,无需打包一起售卖”,上述机构人士说道。
尽管在教育监管趋严下,各家机构为获客仍在模糊地带猛打“擦边球”。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提出,要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坚持从严治理,对存在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的机构,要严肃查处。同时“会议”强调,要明确培训机构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严禁随意资本化运作。
政策规范“风暴”下,在2020年“暑秋联报”课程依然为各家主推业务时,截至目前,在记者询问多家机构时,均表示已经下架这一课程。
吕森林对经济观察网提示,目前监管趋严,这一时间段管理方和被管理方博弈现象也很微妙。遭遇了2020年疫情后的教培机构,特别是线下机构普遍资金流紧张,同时监管趋严后更对机构现金流形成挑战。因此政策也应设置缓冲期,刚性政策也有可能遭遇刚性反弹,最终也可能导致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失。
以下为家长提供的截图显示: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经济观察报》社原创作品,版权归《经济观察报》社所有。未经《经济观察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否则将依法追究相关行为主体的法律责任。版权合作请致电:【010-60910566-1260】。
李静经济观察报记者
大科创新闻部记者
长期关注教育、财经领域。新闻线索请联系lijing@eeo.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