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林卡的丝织品文物数量和种类十分繁多,这当中有历代中央政府赏赐的,也有民间贸易往来保存的。除了成品衣物饰品外,还有大量织物坯料被妥善保存到西藏博物馆。几百年过去了,这些织品的保护情况如何,最新的科技保护手段又是怎样的?来看记者对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单位的走访记录。
罗布林卡管理处文物保护科负责人边巴卓玛:现在我们进的就是格桑颇章一楼的日光殿。这个殿堂里面有很多纺织品文物,这些纺织品文物也是原位陈设的,年代都是清代。
日光殿悬挂的这些纺织类装饰品,包括柱幡、幢幡、三角幡等,由于长期强烈紫外线的照射,部分出现丝线破损,锦缎残缺等情况。
罗布林卡管理处文物保护科负责人边巴卓玛:日光是直射到这个殿堂里面的我们陈设的纺织品也出现了各种病害。
从2014年开始,罗布林卡11件受损的丝织类文物,包括西藏博物馆的唐卡、布达拉宫的天棚等,陆续被送到中国丝绸博物馆进行精心修复和科技保护。这件修复好保存在库房里的“幢幡文物”,就是悬挂在日光殿的三级文物,有龙纹、鱼、灯笼、花卉,十分精美。
罗布林卡管理处文物保护科负责人边巴卓玛:因为长期的那个阳光的照射,还有长期悬挂,所以它褪色得比较严重。
经过对文物进行信息采集,分析检测病害调查及绘图等,制定修复方案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修复专家再用针线法修复。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研究馆员楼淑琦:这个面料都有背衬的,就是背衬做好以后,再平整所有的针全部都是满满地都是铺针。
记者:当时修复的话,花了多长时间?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研究馆员楼淑琦:四五个月了,因为有四五个人一起做。
缎面上花卉图案中脱落的金线,按照文物原刺绣针法重新恢复,工艺十分繁复。位于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是国家文物局纺织品文物保护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专家们在这里对来自西藏的文物精心修复。从理顺纬线到修复唐卡的画心、幡件,一个个破洞通过配套现代的背衬材料,再用“铺针”为主的针法缝合加固,从而得到修复。对于病害较为严重的糟朽脆弱织锦部位,中国丝绸博物馆还采用了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研发的“绉丝纱”,将织锦包裹在里面,减少针线穿过文物的次数。
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在缝合的过程当中是将绉丝纱和背衬缝合起来,就是最小程度地干预文物本身,那么在文物上面施加的针脚特别少,所以对于那些脆弱的纺织品,就是不能再过多地承受针线缝合的这些纺织品,对它的修复来说是特别好的一种方法。
目前,罗布林卡的首批11件丝织文物都得到有效修复。并且殿堂里面的窗户玻璃也做了防紫外线的设计。
罗布林卡管理处处长达珍:2014年至2019年分批分次对园区内11件纺织品进行了抢救性保护,这是丝绸博物馆帮助我们进行的修复,把原有的破损、油浸,开裂的一些丝织品进行了加固,保护维修。我们也是打算通过这种分批分次进行抢救性保护。
(总台央视记者陈琴汪成健李旭扎旺多吉金坚)
(编辑黎佳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