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山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河
它将宝山分为南北两部
这条河就是宝山的母亲河
蕰藻浜
这条母亲河孕育了宝山的过去
更见证了宝山人民不畏外来侵略的
红色记忆
今天
就让我们
以史为鉴,以史明志
重温宝山的
那一段峥嵘岁月
百年开埠
吴淞口
有着绝佳的区位优势
两次开埠期间
一批近代工业先后在吴淞地区落户
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纺织为主体的工业基础
为弘扬先辈们的民族精神、爱国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
2002年夏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在吴淞街道新建了
“吴淞开埠纪念广场"
并勒石著文
以缅怀前贤
激励后人
百年教育
众多大专学校
曾在吴淞先后崛起
形成了颇为壮观的吴淞大学城雏形
多少有志之士奔赴而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莘莘学子在这里思考、探索
力求寻找一条救亡图存的发展之道
百年工业
半岛1919的前身是吴淞大中华纱厂
至今完整保留着
自1919年建厂以来不同时期的厂房和建筑物
这些老厂房老建筑
见证过革命战争年代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工人群众
在吴淞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
百年军事
在蕰藻浜的红色印记中
还有着工农武装起义的希望之火
记录着先辈不畏外敌入侵的英勇顽强
张渭清与新四军吴淞地下兵站“宝丰鱼行”
(电影《51号兵站》的史实之源)
P
ART.01
1960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51号兵站》中,“小老大”在日寇的魔掌下为新四军采办、运输军需物资的故事家喻户晓。2005年,中央电视台更根据故事情节,拍摄成了26集电视连续剧。“小老大”英俊、潇洒、机智、勇敢的艺术形象,曾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观众。
“小老大”的原型,应该是电影文学剧本《51号兵站》编剧之一的张渭清。当年,他是新四军一师后勤部的军需科长,奉粟裕司令之命来上海开展新四军军需物资采办运输工作。吴淞曾经是他战斗过的地方,剧中的不少情节都是他亲身经历过的。
1980年,张渭清、方意清夫妇(左一、二)在北京与张爱萍、李又兰夫妇(左三、四)合影
1943年,张渭清奉新四军领导粟裕命令,到上海建立秘密兵站,选址吴淞镇“宝丰鱼行”作为地下兵站,以鱼行“小老大”身份开展工作,并让新四军派遣的骨干分子以“帮工”身份陆续进入宝丰鱼行。从1943年至1945年,他和战友们历尽艰险、机智勇敢地将敌人严禁购买和外送的物资从日伪军封锁的上海运往苏中抗日根据地。这些物资包括制造迫击炮的无缝钢管、生铁管,甚至车床、冲床、收发报机、印刷器材、药品等。同时,还从上海先后招收14名技术工人到苏中军区兵工厂工作,起到了骨干作用。
新四军一师兼苏中军区上海采办组原址(1943—1945年)
徐国璋与新四军吴淞情报组联络站
(一德大药房)
P
ART.02
1945年2月22日,时任新四军吴淞情报组上级领导的王征明在日记中写下了“请盟机轰炸”五个字。当时,美军有一个观察组驻扎在延安,由于上报的军事情报及时准确,美军B-29型飞机在吴淞投弹击中了日军的多个军事据点,大减敌威,也极大地提升了沦陷区人民的胜利信心。而这些情报的背后,是一群被后人称为“江岸哨兵”的热血青年。
新四军吴淞情报组组长徐国璋书写的一份征询意见手稿。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藏
1941年初,新四军第六师师部侦查科科长王征明在苏南抗日根据地打游击的时候染上了恶性疟疾,在上级的安排下,王征明秘密来到上海治病。一天,他收到了一份密信,信是用米汤水写在桑皮纸上的,只需棉花沾碘酒往纸上一擦,就能显出字来。信的内容是要求调查上海的日军部署情况,如日军的兵力兵种、武器装备、弹药储存、海陆空军港码头设施等约10条。看着密信,王征明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吴淞”。
那么,情报工作如何展开呢?通过新四军6师军医张贤和护士朱萍,王征明结识了在吴淞地区行医的医生徐国璋。徐国璋是宝山大场乡人,彼时的他朝气蓬勃,思想进步,有着强烈的爱国热情。经严格考察,王征明将徐国璋发展为新四军第六师侦查科直属吴淞地区军事情报人员,他的任务是:每天收集日寇军舰进出吴淞口的情况,了解日军在宝山等地的兵营、番号、人数、武器装备、军用机场、军用仓库、军用码头等情况,用米汤水秘密书写后保存在药品盒内交接。
情报战线上的抗日英雄徐国璋 (1921-1945)
徐国璋随即投入工作,他需要为自己物色可靠的战友,于是就利用门诊暗中考察。1941年夏天,徐国璋在门诊时认识了聪明好学的女青年黄眷澜,当时她只有16岁。黄眷澜的家在吴淞外马路101号,这栋简陋的小楼正对着黄浦江吴淞口,打开窗户,一眼就能看清江面上日寇军舰的一举一动,而日本宪兵队就驻扎在距离小楼50米的对面,这确实是一个再理想不过的“哨所”了!
1941年底,徐国璋发展黄眷澜参加情报工作。当时,他交给黄眷澜一架望远镜和一块挂表,要求她严密监视江面上的日军舰艇动态,把舰艇的特定符号、进出时间、颜色、烟囱大小、吃水吨位以及对面日本宪兵队的操练情况、兵营进出人员等情况用特定方法记录下来。所有的情报收集都只能用肉眼看,用暗号记,绝对不能拍照,不能留下任何证据,不管遇到什么情况和困难,都要坚守这一阵地。
徐国璋在外马路101号等处建立观察哨,后又开设了“一德大药房”,作为掩护情报联络的秘密据点,并积极开展搜集日伪军情报,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1945年12月31日,徐国璋因过度操劳,在吴淞病逝。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追认徐国璋为烈士。
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新四军吴淞情报组这支党领导下的“江岸哨兵”的事迹仍在不断激励着人们继续奋斗、前进。
三次工人武装起义
P
ART.03
1926年10月至1927年3月,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举行三次武装起义,吴淞工人积极参加罢工和起义。
1926年10月16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举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21日傍晚,吴淞机厂工人在沪宁、淞沪线开展破路行动,使沪宁铁路断绝行车三天。23日,上海工人举行第一次武装起义。吴淞地区各工厂全部举行罢工。同济大学、中国公学等院校学生也罢课声援。
图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吴淞铁路工人推翻机车,阻止增援上海的军阀部队。
1927年2月21日,中共上海区委决定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起义开始后,吴淞工人在中共吴淞独立支部领导下,纷纷由罢工转向武装起义。
图为《申报》报道沪宁线至23日还未修复的情况
1927年3月21日,全市80万工人举行总罢工。在中共中央军委书记、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总指挥周恩来的领导下,举行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仅半天的战斗中,吴淞起义工人就占领了吴淞和宝山县城,获得了胜利。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
向着宝山更美好的未来
出发!
编辑:余婧瑶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