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6月12日,24名“传”字辈演员与沈月泉等在苏州老郎庙参加昆曲梨园公所成立活动合影。
1927年朱泾曲社邀请传习所小演员来社曲叙时的合影。中国昆曲博物馆供图
昆剧传习所迎来百年纪念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罗雯
“太平世界,因人物而繁盛;梨园天地,赖优伶而生存”。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昆剧传习所成立100周年,一大批“传”字辈演员由此而生并延续百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昆剧事业的接班人,成就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辉煌。今年,苏州大学、中国昆曲评弹研究院、中国昆曲博物馆、江苏省苏州昆剧院、苏州昆剧传习所将共同开展系列活动,再现“传”字辈的昆剧传承之路,借此回望昆剧百年风雨之路。
“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100年前,当昆曲陷入低谷时,苏州的有识之士——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穆藕初,决定在苏州建立“昆剧传习所”。传习所的44名学员,以“传”字命名。10年间,“传”字辈演员在戏馆如林、技艺竞拼的上海滩,频频展示南宗昆曲歌舞并重、曲唱悠扬的典雅艺术,从新乐府、仙霓社、徐园到笑舞台、新世界游乐场、新舞台等,使昆曲绝学有继,风华再续。
30多年后,“传”字辈艺人通过一出新改编的《十五贯》唱红大江南北,以“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昆曲也正是以他们为主要师资培养了江苏“继”字辈、“承”字辈,浙江“世”字辈、“盛”字辈以及上海昆大班、昆二班等新生代演员,向他们传授了几百出传统折子戏。
“传”字辈的前半生是演剧的苦难历程,他们先后组成新乐府和仙霓社,应是昆剧史上最后的传统意义上的昆班,其后半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为传授这一古典戏曲的演唱艺术竭尽心力,作出巨大贡献。
“传”字辈珍贵史料首亮相
“传”字辈艺人为深陷困境的昆剧艺术保留下了存亡继绝的星星火种,中国昆曲博物馆收藏保存了大量的传习所创办人、“传”字辈艺人及其传人等相关的珍贵史料,将于7月1日在“庆祝建党百年——苏州昆剧传习所纪念展”逐一展出。
此次展览甄选“传”字辈发展历程中的百件珍贵文物,通过讲述传习、传艺、传馨之路的跌宕沧桑历程,再现百年“传”字辈的故事,同时从更近、更人性的角度去理解那个艰难动荡的年代下“遥远的理想”。
中国昆曲博物馆副馆长浦海涅介绍,由于“传”字辈的发展历程过于颠沛流离,史料的收集尤为困难,影像资料则更少。“目前征集到的史料中,有两张‘传’字辈的照片最为珍贵。”这两张照片分别是1927年朱泾曲社邀请传习所小演员来社曲叙时的合影和1931年24名“传”字辈演员与沈月泉等在苏州老郎庙参加昆曲梨园公所成立活动合影。1927年的照片是苏州现存最早的昆剧传习所的资料照片,也是首次展出。
百名专家聚焦昆剧研究
“传”字辈的一百年,也让昆剧呈现出经典但不陈旧、优美但不纤弱、规范但不因袭、古老但不衰朽的生生不息之相来。为更好地总结、发展昆曲艺术发展脉络与规律,由苏州大学主导并发起“中国昆曲传承与发展——纪念昆剧传习所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中旬开展。
本次学术研讨会,既关注昆剧传习所与“传”字辈艺术家,更关注昆剧的发展本身,围绕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是: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历史贡献与经验启示;昆剧“传”字辈艺术家研究;20世纪中国昆曲的演出、生存、发展研究;近20年来中国昆曲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工作的回顾与检视;近20年来中国昆曲的舞台艺术研究等。
本次参会学者来自几十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院团,包括专业艺术院校如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还有来自京昆实践一线的专业院团及相关科研机构,如北方昆曲剧院、江苏省昆剧院等机构的近百名专家学者。
此外,《中国昆曲年鉴2020》也于近日出版,该书聚焦年度昆曲热点,展示年度昆曲成就,记录年度昆曲进展,全面而立体地展示了中国昆曲的保护传承工作和基本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