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现场。记者 陈卫东 摄
提供经验交流平台 展示志愿服务品牌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海南路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谭琦
“接地气,聚人气,得民心。”5月28日,在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系列活动结束后,湖北省秭归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青松用几个词形容在海南参会的感受。5月26日至28日,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在海口举办,论坛包括考察调研海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圆桌对话、琼山区“我是能人”志愿服务群英会活动、海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活动和专家发言五项内容。
点击进入直播
在海南3天的行程中,来自中央文明办相关业务工作人员、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6个省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代表工作者了解了海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所)的建设情况,感受海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特色,共聚一堂为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发展献言献策。
打通服务百姓“最后一公里”
探访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
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在哪里?海口琼山区给出了“家门口”的答案。
领导和嘉宾在三江镇参观。
5月27日上午,由中央文明办相关业务负责同志、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6个省市及省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代表工作者在组成的考察团,走进海口市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美兰区三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秀英区施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了解海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情况,并对开展的服务工作点赞。
领导和嘉宾在红旗镇道崇村参观。
椰视频 | 嘉宾点赞海口道崇村文明实践站:打造家门口文明实践阵地让村民从受益者变传播者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没有场地怎么办?琼山区红旗镇道崇村盘活闲置破败的小学场所,将琼剧、海南八音器乐、木偶戏等资源等资源整合,组织村民进行培训、演出,不断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向村民传递新时代文明实践之风。江苏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综合科副科长陈玉珠拍下了实践站内的照片作为参考,“在村民的‘家门口’将乡村文化习俗和独特的工艺品、美食等融入起来,展现浓浓的乡情乡味,既走心又务实。”陈玉珠说。
摆上椅子,可以作为礼堂开会办活动;拉起羽毛球网,居民可以开展休闲运动;架起桌子,居民边吹空调边下棋……三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打造功能丰富的场所,方便居民就近活动,也拉近了新时代文明与群众的距离。四川省绵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常务副会长赵方嵩一下车,就被秀英区施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八音表演吸引,这支由当地村民组成的表演队也吸引了许多考察团的嘉宾驻足围观聆听。
椰视频 | 专家:海口工作做得很实 站和所选址贴近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做得很实,特别是对实践站所的选址方面,特别贴近群众。”国内知名专家、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祖平认为,海口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放在居民的“家门口”,让群众就近就便地参加活动,让文明实践真正地为居民服务。
椰视频 |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共话海南新时代文明实践新发展
畅所欲言交流经验
论坛为参会嘉宾提供沟通平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该如何建设?什么样的服务是群众真正需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因地制宜,全国实际上并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作为参会的专家之一,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王忠平认为,此次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的举办,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更多的工作经验得到交流,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供更多地区进行参考,是很有意义的。
在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中,开设了圆桌对话和专家发言的相关活动,让全国各省市的文明实践工作者和专家畅所欲言,交流和分享经验。湖北省秭归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雷青松分享了如何对志愿者进行动员;河南省许昌市志愿服务中心主任李晓钟讲述了文明实践中资源整合的重要性;海口琼山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钟红霞与参会嘉宾讨论了如何打造更“接地气”的服务;江苏省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谭德宝分享了供需对接的服务机制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诸暨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孔羽讲述了如何利用“枫桥经验”走“群众路线”。
多名专家也就考察情况和各省市的建设情况给出了相关建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陆士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志愿服务研究室主任田丰等专家围绕着“动员、整合、引导、服务、创新、保障”等6大能力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
雷青松十分珍惜此次论坛的机会,他认为这趟海南之旅收获颇丰。“论坛为全国的文明实践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大家可以通过交流取长补短,再通过专家点评的方式,在工作的理念和理论上有了很大的提升。”雷青松说,他将根据此次考察文明实践工作带来启发和思考,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完善。
椰视频 | 群众身边有“能人”为民服务树新风 海口这场晚会超有料
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海南路径”
5月27日晚,一场由群众唱主角、“能人”秀风采的琼山区“我是能人”志愿服务群英会在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精彩上演,这也是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的重要活动之一。这场百姓群英会共有理论宣讲类、文学艺术类、农业科技类、生活技能类四大类别,集纳了歌舞展示、口才展演、手艺展示“能人”。
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我是能人”志愿服务群英会上,“红志小导游”讲解琼山红色历史,传播琼山红色文化。记者钟圆圆 摄
“我们的文明实践活动也像一场晚会一样,我们‘搭台’做好服务,唱戏的还是‘群众’‘志愿者’和相关的服务项目。”上海海洋大学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祖平对“我是能人”志愿服务群英会印象深刻,他认为“我是能人”项目是志愿服务项目的基础。
“海口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做得很扎实,也凸显了地方特色文化。”陆士桢肯定了海口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创建的工作,但也提出了许多建议。“下一步还需要发挥社会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活动,内在动力激发,真正成为参与者。”此外,陆士桢还建议海南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关注志愿者的获得感。
据海南省文明办统计,截至目前,海南全省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512支,登记注册志愿者66.5万多人,打造志愿服务项目1479个,开展实践活动36890场次,打造了多点开花的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点,形成功能互补的文明实践服务阵地网络。截至2020年底,海南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3个、覆盖率达100%,实践所220个、覆盖率达76.7%,实践站2855个、覆盖率达87.4%。全省各个志愿服务社团以“志愿服务从我做起”为引擎,鼓励党员当先锋,外脑为助力,群众唱主角,促文明生根,使实践成风。
“希望这次论坛能作为文明实践中心发展和探索的一个载体,或许后续还将邀请国际专家到海南进行交流。”海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吕鸿表示,海南将不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孵化培育更多有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更接地气入人心,将志愿服务变成人人关注参与的社会时尚,探索出一条群众主体、共建共享、有生命、可持续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海南路径”,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志愿服务的力量。
首届海南自贸港文明实践论坛暨志愿服务培训班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文明办主办,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明办、海口市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海口市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承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