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想要孩子以后越来越优秀,在这两件事上,妈妈要能“忍”

0
分享至

  文|西红柿妈妈

  没生娃之前,每个妈妈想得都挺好,以后要对孩子耐心些,对孩子温柔点。可是,等有了娃之后,事情就朝着不可预测的方向发展了。很多妈妈原本挺柔和的人,但在跟娃的相处过程中,却变得爱抱怨、爱批评、爱催娃,还十分没耐心。

  这样的妈妈像敌人,孩子并不需要,会害得娃越变越差。因此,有些妈妈也在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孩子爱磨蹭,年轻妈妈“一日三吼”

  小念5岁了,每天上幼儿园之前,都会被妈妈吼叫一番。妈妈是个急性子,总嫌弃小念是个“磨蹭精”,做事情就跟开拖拉机一样,动作缓慢,被催上三五次,还是没法快点办。因为这件事,小念特别苦恼,还曾被妈妈催到大哭跳脚。

  小念起床,妈妈要叫上三次以上,小念才会起来。小念刷牙,妈妈已经教了他不下十次,他还是会把牙膏弄得到处都是。小念吃饭,妈妈也要吼他,他才不会边吃边玩,一吃就是半个小时。

  妈妈一日三吼,日复一日,吼到累了,仍在坚持。有几次,妈妈也反思了,想要控制下脾气,别再冲娃发火了。可是,转头看看儿子,妈妈却发现,孩子越来越拖拉,再不管教就更糟糕了。妈妈特别无奈,不知道怎么跌进了恶性循环里?难道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催娃就是“毁娃神器”,妈妈别再这样做

  很多妈妈都忍不住会催娃,比如“快点,再磨蹭今天就别出门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还是磨磨蹭蹭的,跟个猪一样”。妈妈的这些催促声音里,充满了对孩子的不满意,充斥着对孩子的批评,孩子听见的都是否定,没有半点正能量

  小孩子在密集的言语唠叨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脸上会失去笑容,心里会失去自信。如果妈妈不知道怎么跳出来看,不懂如何感受这种负向语言,不妨看看这个片段。

  在“爸爸去哪儿”中,杨烁对儿子的几次催促,看得人很无奈。小孩子腿短,跟爸爸一起走在山路上,自然走得慢。可杨爸爸反复催娃,过于强势,结果孩子就越走越慢,根本无法提速。

  可见,家长越催娃,越强势,孩子就越糟糕,越拖延。除了这样的常见结果,孩子还会走向两个极端:长大后,不是事事都听妈妈安排,就是故意找茬跟妈妈对着干

法国儿童精神专家弗拉维尼做过研究,她发现这些常被妈妈催促的孩子,长大后性格“极度依赖型”,什么事都全听妈妈安排。或者,就变成了“极度反叛型”,什么事都跟妈妈对着干。

  果然,催娃就是“毁娃神器”,妈妈越催娃,孩子越糟糕。想让孩子变优秀,妈妈就要学会“忍”,心字头上插一把刀!

  妈妈在这两件事上越能“忍”,教育出的孩子越优秀

  ①忍住不催娃

  如果妈妈能忍住不催娃,在许多小事上允许孩子“慢慢来”,那么孩子的自驱力会更强,他们以后做事都会有自己的主意,这样的孩子肯定会越来越优秀的。

  ②忍住不发火,少批评孩子

  一个总对孩子发火的妈妈,经常把孩子的缺点,放大了去评价,否定孩子的一切。那么,孩子就会感觉,自己不被妈妈重视,妈妈特别不爱他,不认可他。久而久之,妈妈再对孩子提出要求,孩子就会放弃努力。因为在孩子的心里,无论自己多努力,也成为不了妈妈期待中的样子。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就是因为孩子努力的次数很多,仍没得到妈妈的认可,所以孩子就会自甘堕落,有这种负向情绪“反正也干不好,干脆就不干了”,孩子越变越糟糕。

  而家长忍住不发火、少批评孩子,那么孩子的自信力会大幅度地增加,干什么事情都有劲,认为自己能做到,那么这样自信的孩子怎能不越来越优秀呢?

  如果妈妈希望孩子将来优秀,要把批评和催促,都变成鼓励和微笑。这样孩子感受到了鼓舞,得到了认可。

  然后,妈妈再提出具体的改变方法,给到孩子一个个改进的步骤。比如,孩子起床起不来,爱赖床,爱磨蹭,可以先让孩子拍拍自己的脸蛋,精神一下,而不是转身继续睡觉。慢慢的,孩子爱磨蹭的毛病,就会得到改进提升,孩子自然就更优秀了。

  您家孩子多大了?也很爱磨蹭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隐形家庭暴力”正在蔓延,比打骂还伤孩子,尤其是第一个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S贵重遗物被洗劫!律师警告侵占遗产后果严重,具俊晔嫌疑最大

大S贵重遗物被洗劫!律师警告侵占遗产后果严重,具俊晔嫌疑最大

萌神木木
2025-05-09 19:12:07
“班级57人仅11人就业”!签完三方协议就算就业?学生:我们累了

“班级57人仅11人就业”!签完三方协议就算就业?学生:我们累了

小羽叨叨叨
2025-05-08 15:23:21
为啥今年四川沙尘频发?官方回复来了→

为啥今年四川沙尘频发?官方回复来了→

封面新闻
2025-05-09 19:05:02
歼10CE一战立威,美媒坦言歼20更厉害,塞尔维亚后悔引进阵风?

歼10CE一战立威,美媒坦言歼20更厉害,塞尔维亚后悔引进阵风?

瞻史
2025-05-09 20:11:18
阿隆索:今天是宣布离开的合适时机,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阿隆索:今天是宣布离开的合适时机,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懂球帝
2025-05-09 21:05:08
中国又在美国引起轰动了,这次是因为在藏区干的一件超级大事!

中国又在美国引起轰动了,这次是因为在藏区干的一件超级大事!

星辰故事屋
2024-12-02 21:39:37
恭喜国米,1.4亿欧到账,锋线将迎巨变,利物浦皇马等5星在列

恭喜国米,1.4亿欧到账,锋线将迎巨变,利物浦皇马等5星在列

体育全天候
2025-05-09 19:50:51
血液科医生:6种食物是甲醛大户,常吃会让白血病找上门

血液科医生:6种食物是甲醛大户,常吃会让白血病找上门

菁妈育儿
2025-04-27 13:26:36
中纪委:禁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干这6种副业

中纪委:禁止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干这6种副业

乡知乡见
2025-03-24 17:28:08
5人被查,2人被处分

5人被查,2人被处分

蓬勃新闻
2025-05-09 16:00:52
陕西高二女生在校内产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的身份不简单

陕西高二女生在校内产子,调查后发现,孩子父亲的身份不简单

好运来好运
2024-07-30 06:27:38
1989年之后,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19个国家,发展着怎么样了

1989年之后,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19个国家,发展着怎么样了

生活新鲜市
2025-05-09 17:33:14
孙铭徽28+9,广厦战胜北京!还迎来3个好消息,首夺总冠军有望

孙铭徽28+9,广厦战胜北京!还迎来3个好消息,首夺总冠军有望

球场没跑道
2025-05-09 22:03:28
2大新星,引领国米防线年轻化,皇马、尤文总价6000万青训在列

2大新星,引领国米防线年轻化,皇马、尤文总价6000万青训在列

体育全天候
2025-05-09 21:33:17
小米盒子5系列开启预约 将于5月15日开售 299元起

小米盒子5系列开启预约 将于5月15日开售 299元起

手机中国
2025-05-09 20:54:11
新华社报道!刘国梁下课原因揭晓,并非世界杯丢冠和饭圈乱象

新华社报道!刘国梁下课原因揭晓,并非世界杯丢冠和饭圈乱象

十点街球体育
2025-05-09 21:08:17
美商务部长:下一个贸易协议签署国可能是印度 日韩则不会那么快

美商务部长:下一个贸易协议签署国可能是印度 日韩则不会那么快

财联社
2025-05-09 15:57:09
大陆和中国台湾谁先垮?柯文哲:一旦开战,大陆可能撑不过两周

大陆和中国台湾谁先垮?柯文哲:一旦开战,大陆可能撑不过两周

混沌录
2025-05-08 23:29:09
百度地图”车道级广告“引发用户不满 被指“焊死在路面上的广告”

百度地图”车道级广告“引发用户不满 被指“焊死在路面上的广告”

上游新闻
2025-05-09 19:24:06
很严重了,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很严重了,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传达室
2025-05-07 15:12:58
2025-05-09 22:23:00
西红柿妈妈 incentive-icons
西红柿妈妈
育儿达人,分享科学育儿知识
5889文章数 308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亲子要闻

妈妈要做一万件事,爸爸做好这 8 件事就够了?

头条要闻

义乌商家:短期损失能承受 怕"关税战"缓和后客户没了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房产
家居
教育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驴脸”闯江湖怎么了,人家能力吊打流量小花啊!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教育要闻

2025南昌市体考新变化:全面机考、全员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