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十三年,足迹遍布九州。其子孙分封各地,宗族姓氏繁衍多达20余个,遍及全国,乃至"辐射"海外。
一、“姒"姓
大禹原本姓氏。姒姓后裔蕃衍,因居地变化,出现“似”、“佀(sì)”两个分支。
周封禹裔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后因有杞国,“杞人忧天"之“杞人”,乃以国为姓。那里的“杞”姓,即姒姓之裔。
北魏鲜卑入中原后,其复姓“渴俟”改汉姓时,选中“姒”姓,代代相传。
据传,禹第六代孙——夏六世王少康,遣子无余至会稽山守禹陵,遂留下一支守陵的禹裔,聚族而居为“姒”姓“禹陵村”。4000年来,这个姒姓家族世代自发守陵,几经聚散,从未放弃。如今,此家族已繁衍至145代。每逢农历正月初一及大禹诞辰,均拜祭始祖大禹及姒姓祖先。
二、“夏、夏后、
夏侯”姓
禹分封后,以所封国名“夏”为姓。《帝王世纪》:“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故禹及其族群之国之姓,称“夏后氏”。周封禹裔东楼于杞时,未能得封的那些禹裔,便以“夏”为姓。
台湾有“夏氏宗亲会”,这些“夏"姓台胞即是自大陆徙居的禹裔。自1995年起,他们年年组团,回绍兴祭禹,问祖归根。
史上曾有“夏后”复姓,乃“夏后氏”演变而来。
公元前445年,楚灭杞国。杞简公之弟佗逃往鲁国,鲁公授具侯爵,佗遂弃“杞”姓,而姓“夏侯”。
三、“禹”姓
因“受禅成功曰禹”,故大禹继舜位后,“姒”姓亦称“禹”。
古有“妘(yún)”姓子爵,国鄅(yǔ)子后,曾以国“鄅”为姓。其后去“邑”旁而姓“禹”。我国“禹”姓广布,除为数不多的“妘”裔外,多为禹裔。
据考,禹裔足迹还远涉朝鲜半岛。当代韩国禹姓后裔达40余万,堪称望族。中南民族大学杨万娟著《汉江缘》,循两国汉江文化脉络,比较研究楚辞大禹神话与韩国檀君神话,发现我国开朝始祖大禹祖孙三代,均以“熊血缘”为纽带这一惊人相似,当有助追溯韩国禹裔之源。
四、“余”姓
绍兴市郊有个冢家村,聚居500户“余姓”人家。据其族谱考究,余姓已在此繁衍110多代。据考:禹有三子,小儿名罕,曾被封“余”姓;大禹之妻有蟜(jiǎo),抑或葬在此村;有蟜乃涂山氏,“涂”去偏旁曰“余”,且近“禹”音,久而以“余”为姓。
我国“余”姓分布甚广。除此村余姓属禹裔外,其他“余”姓是否还有,或有多少,也属禹裔,尚待查究。
节选自《中国大禹文化》中
《大禹及禹文化研究撮谭》李耀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