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摩肩接踵的长沙网红小吃店里,熙熙攘攘的年轻吃客们一边拍照“打卡”,一边品尝着刚出锅的臭豆腐、口味虾和糖油粑粑等小吃;店外则坐着几十余人等待叫号进店,他们当中不少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这火爆的场面不是在节假日,而只是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晚间。
在长沙,当地居民的幸福感很高。房价不高,年轻人置业压力不大,才有余力也更愿意将积蓄花在消费上。可见,只要“房住不炒”调控政策严格落实,保障房价水平处于合理水平,就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意愿。
年轻人是拉动消费的一大主力,自然成为不少商家瞄准的目标客群,尤其是作为95后、00后的“Z世代”,他们的消费观念不再拘泥于性价比,而是更看重消费品的社交属性,追求个性化或带有文化创意的消费品,这也是为何近年来盲盒、奶茶、本地特色小吃等领域会涌现出一批新潮品牌的原因。
对银行来说,现在纷纷加入零售转型的激战中,也算顺应时势,但零售业务的基础是获客,尤其是获取年轻的客户。随着线上线下消费的不断融合,以及远程开户的松绑,银行获取年轻客户并不一定需要让客户到网点办卡开户,而是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躲”在高频消费场景的幕后提供金融服务。
要实现上述过程,银行离不开与拥有高流量的网红商家合作。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趋势的转变,以及移动互联的发展,将重塑银行和企业尤其是服务型企业的关系。过去,银行与企业的业务往来多限于存贷汇等传统金融服务,服务业特别是餐饮业甚至是不少银行审慎介入的领域。未来,银行要与具有高流量的服务行业深度“绑定”,借助后者所拥有的高频消费场景优势,嵌入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实现触达年轻客户。因此,未来银行发力零售金融,将不单单限于内部零售板块的单兵突进,公司金融和零售金融的协调融合或需进一步深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