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本人一直对鲁国故城的地下宝物垂涎三尺,并进行小规模的发掘,但他们并没有发现鲁国遗址或墓葬。
20世纪70年代,我们组织考古学家对曲阜故城进行挖掘,很快发掘出了一个战国墓,在1977年出土了一件陪葬礼玉-鲁国大玉璧。
这让我想起《大秦赋》中东周君作为亡国之君,出城向吕不韦作的“投降礼”。他的“投降礼”包括:
一、东周君坦露上身
二、东周君手捧短剑
三、东周君口含玉璧
其中“口含玉璧”究竟为何意呢?我们先从鲁国大玉璧开始讲起。
鲁国大玉璧,一经出土,便在国内引发不小的轰动,因为专家们从未见过如此大的战国玉璧。
而且,墓葬里还有大大小小一共18块玉璧,这显然是座不同寻常的墓,一般的公侯不可能用18块玉璧陪葬。
这些玉壁究竟有什么用途呢?
专家们分析,这些玉璧放在一起很可能是用来防腐的。最大的鲁国玉璧,还有祭祀上天的作用。而在当时,能用18块玉璧防止尸身腐烂的墓主人,很有可能是鲁国的某一君王。
在周朝时期,以河南为中原,山东地区称为东夷,被分封到这里的人便开始崇尚东方。在中国五行文化中,东方属木,属青色。
因此用来祭祀上苍神灵的鲁国大玉璧通体呈现青色,以显示纯正的齐鲁文化。而鲁国大玉璧,更是儒家文化与齐鲁文化的融合。
鲁国大玉璧出土之后,收藏在山东博物馆,成为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我们来看看这块鲁国大玉璧~~
鲁国大玉璧,是战国时期的随葬礼玉,周径32.8厘米,孔径11.6咯米,是国内发现的战国玉璧中最大的一件;器型规整,玉质莹润呈青碧色,纹饰精美。
璧身纹饰分内、中、外3层,内外两层是龙纹,中间为谷纹,象征五谷丰登的寓意。璧身纹饰线条流畅,做工精致,为研究战国琢玉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
玉璧自古有“苍璧礼天”之寓意。
在《大秦赋》中,东周君出城向吕不韦投降,就是“袒露上身、口含玉璧、手捧短剑”,这里将作为祭天的神器送给胜利者,意味着国家天命的一种转移。
因此,我们了解了玉璧的这一层意思,就对东周君的行为也就能释然了,我当时也是甚觉好奇,三者行为之一“口含玉璧”是最奇特的。
还有,春秋战国时期,制玉业发展迅速,当时王公贵族们为区分身份地位,便依据每人所处爵位如公、侯、伯、子、男等,制作不同的玉璧佩戴,用以显示各自的身份。
因此,鲁国大玉璧,既彰显拥有者的高贵身份,又在祭祀神灵时作为礼器,由于它非比寻常的地位,自然会做得精美无比。
那玉璧为什么会作为陪葬的礼器呢?
玉璧的“璧”通“毕”,与“毙”同音。古人用玉璧作为随葬玉器,一种用法是将玉璧置于死者身下,表示必死;第二种将璧放于死者口中,称为含璧,表示无生,灵魂不再生还,而是进入另一个境界。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人们朴素的寄托观念,也许在我们看来不可思议,但在那时也是他们的一种崇高的信仰。对于我们而言,也是了解他们的思想观和文化观。
而正因玉璧有以示生死的意味,所以商周时期,地位较低者会向地位高者赠送玉璧,以示“愿生死效劳”。比如《大秦赋》中东周君口衔玉璧向秦国投降。
而后这种礼节后来得到逐渐的延伸,成为好友或情侣之间的礼物互赠。
只是从战国到两汉,国家礼乐崩坏,传统礼制逐渐衰落,随着玉器制品的不断增多,玉璧的地位也开始下降,变为纯粹的佩饰玉和陪葬的随葬品。
不过,宋朝礼学建立后,玉璧的地位得以提升,又成为好友间互赠的礼物。元明清后,玉器的礼器寓意逐渐衰亡,多为一种观赏品,人们也很少佩戴玉璧。
到我们这代几乎就很少见到玉璧了,不过人们对玉还是情有独衷的,比如很多人就喜欢玉镯,用来送朋友、自戴或者陪嫁给女儿,等等。
对于我个人而言,就非常喜欢玉,喜欢玉的莹润质地,喜欢玉的洁净剔透,更喜欢玉的冰清玉洁。
大家怎么认为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