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牢记殷殷嘱托 扛起“源头担当”

0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必须承担好维系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对国家、对民族、对子孙后代负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青海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增添了无限信心。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的具体实践,是党中央对青海的重托,是青海履行“源头责任”的光荣使命。青海人民牢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保护三江源的重大责任,积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制试点走在全国前列

  青海拥有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独有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系统。三江之水覆盖了我国66%的地区(含南水北调工程覆盖地区),每年向中下游供水600多亿立方米,养育了超过6亿人口,保护好三江源,对中华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和重视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为了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05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至今累计投资超过180多亿元,为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一期、二期生态保护工程,三江源区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局部改善、草地退化趋势初步遏制、草畜矛盾趋缓、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流域供水能力明显增强、严重退化区植被覆盖率明显提升、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逐渐好转。

  围绕“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和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战略布局,青海全面深入推进体制试点工作。2016年,我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在青海拉开帷幕。五年来,立足青海、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我省注重实际、突出特色,扎实推进体制试点各项工作。2019年在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组织的全国10个试点单位评估中,三江源国家公园名列前茅,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合作组织的国际第三方独立评估报告显示: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是中国2030年全面实现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试点期间探索制定的政策和实践将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二、夯实国家公园建设基础,六大亮点构建全新格局

  全力推进青海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夯实了国家公园建设基础。围绕“三步走”的“125”工作目标,即“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建成国家公园”紧盯8个方面42项具体任务。一要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创新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切实提升自然保护地科学管理水平,广泛汇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统筹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二要以增绿、提质、增效、惠民为目标,因地制宜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不断增加绿色总量,科学提升绿化质量,切实加大管护力度,实施“绿水青山”工程,深入推进绿色惠民,不断夯实大美青海的绿色本底。三要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查考核、宣传引导,确保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和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取得实效。“三年行动计划”坚持改革创新、试点带动、协调联动、协同发展、稳中求进的行动原则,按照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为2025年建成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区、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区,建设具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地典范奠定坚实基础,为全国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事业积累青海经验、探索青海方案、做出青海贡献。

  六大亮点凝结“青海智慧”,在不懈探索中构建发展新格局。一是深化体制改革。确立绿色建园、科技建园等理念,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基本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通过409个编制划转和15个保护地及相应管理机构职能整合,组建省、州、县、乡、村五级综合管理实体,实现生态全要素保护和一体化管理。二是优化功能布局。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国家地质公园等6种15个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整合,实行了一种类型整合、一个机构管理的新机制。三是强化制度建设。编制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规划《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生态保护、管理、社区发展与基础设施等五个专项规划,“1+N”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研究建立了15个管理体系,印发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等12个管理办法。四是构建共享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创新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全面实现园区“一户一岗”,17211名牧民转变为生态管护员,人均年增收2.16万元。将草原承包经营逐步转向特许经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如今,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 、13%。五是坚持开放建园。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应用最新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域生态监测。与新疆、西藏建立了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区间合作机制,探索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六是实施生态工程。扎实推进三江源二期工程、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保护治理项目,重点实施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三、坚决扛起责任担当,奋力奏响华美乐章

  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承担“双体制”试点的省份。建设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双重考验”是青海牢记嘱托,体现自身价值、肩负自身使命、挖掘自身潜力的最佳渠道,在此基础上青海又规划建设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2020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正式启动、深入推进到巩固深化、申请设园,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政策措施显现良好效果,不断夯实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条件。

  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建设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和作用,这不仅事关顺利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办的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还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提升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引领带动效应,更是青海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地生根的重大实践、重要抓手和战略布局。未来,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将逐步实现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变,从制度建设向巩固完善转变,从探索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为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作出新的贡献,为全国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提供示范。

  站在新起点,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以共同守护好“地球第三极”为基础,以培育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四种经济形态”为引领,以创建“五个示范省”为路径。青海将以全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三江源独特的生态魅力,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情怀,让全球共享中华“江河源头”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我们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充分运用好第一届国家公园论坛成果,展示国家公园建设在青海的生动实践和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始终走在前列,让试点成为示范,高标准实现正式设园目标,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美丽中国作出青海贡献。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
青海门户 主流媒体
140253文章数 311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