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国产电影,观众们一定会有一种一言难尽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本质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影视行业的发展本身就会随着资本的注入而理应焕发出来新的活力,然而国产电影在于资本结合的道路上却距离观众越来越远了。而国产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儿童片更是被短平快的内容所霸占,现在的观众对于儿童片的印象几乎固化了,动画片只能是一种电影类型,而不能完全的替代儿童片,然而当今的动画片基本上成为了儿童片的总代言,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同时也造就了很多观众认为国产电影无儿童片的刻板偏见,他们不知道,曾几何时,我们真的有儿童片,而且是优秀的儿童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就属于一部儿童片,而且是非常优秀的儿童片,本片是著名儿童片导演琪琴高娃的《我只流三次泪》,这是一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同时也是一部非常复杂的儿童片。
《我只流三次泪》故事的发生背景源于之前的一次对外作战,而这次对外作战却恰好同改革开放同时代发生。在这个背景之下,本片所阐述的核心就更加的复杂了。从侧面看,本片显然已经超越了儿童片的范畴,然而在跨界之余,本片的质量却没有受到一定影响,反而是更能促生出观众的那种共鸣。
《我只流三次泪》说的是一个军属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在部队长大的马悦却在自己的童年遇到了一次别离,战争开始了,父亲要要保家卫国,而母亲这个时候也缺席了。年纪轻轻的马悦听父亲的话来到了姑姑家,然而当时恰逢改革开放,全国的个体经济活了起来,姑姑家开了一个饭馆,生意十分火爆,因此姑姑一家人根本无心照顾马悦。
成长过程中亲情的缺失使得马悦比同龄孩子更加的敏感脆弱,班主任老师这个时候走进了马悦的生活,因为同样是军属,马悦在班主任老师这里找到了一些共鸣,班主任老师的小女儿晓晓也和马悦成为了好朋友,然而好景不长,马悦与姑姑一家的矛盾越来越深,某一天,这种矛盾集中爆发后,马悦离家出走去独自寻找爸爸了。他一个人千辛万苦地来到了驻军所在的地方却与父亲擦身而过,然而更加悲伤的消息让这个小孩心碎,自己的父亲负伤了,然而晓晓的父亲却牺牲了。
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同时也是一部优秀的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的电影,本片导演琪琴高娃之前的很多儿童片都留给观众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比如说《小刺猬奏鸣曲》、《四个小伙伴》等等。作为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一方面,要让观看过本片的孩子们看到一些自己能够理解的东西,这方面来看,马悦的台词设计以及本片的故事框架,并不复杂。因此,站在小朋友的角度去看,本片会让小观众们感觉到共鸣。
另一方面,因为是契合了大时代背景,优秀的作品还能够让更多的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产生共鸣。儿童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丰富小朋友的生活,同时对大人来说,也是构建起来了与小孩子之间交流的桥梁。从这一点看来,马悦这个形象也是恰到好处。
本片多次为我们描述了马悦的心理活动的场景,这些都有助于观众能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当时同龄孩子内心的某种变化,这有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进行更好的沟通,这是儿童片最重要的核心,儿童片并不仅仅是给孩子们看,而是可以让大人们更好的了解孩子们的,如果没有这个核心点,那么拍出来的儿童片就会流俗,就会只让孩子们喜欢,却将家长排斥在外。这也是当今很多的儿童电影的通病。
有赖于小演员的发挥,本片一定程度上让观众觉得很舒服,它不仅仅是剖析了演员的心理,同时也给大人观众们展现出来了小孩的内心世界与大人们的内心世界之间的差异,这种对比展现可以让观众们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作为全片的核心点,父亲这个形象整个是缺失的,然而却出人意料地完成了对于马悦这个小孩子而言的一次升华。马悦的行为不过是受了父亲的影响之后的一种模仿,这种模仿既阐述了父亲这个形象深深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一种传承,更好的弘扬了国人的传统理念。
与此同时,本片也是在战争年代,拉近军队与地方民众的一种尝试。用陌生人的热情来弥补原本属于马悦的亲情,这是对当时战争年代留给军属的创伤的一种弥合,同时也是对保家卫国的军人的一种告慰。他们的付出总会有人记得。
一部儿童片在包含了这么多的核心情感之后就不再是一部单纯的儿童电影了,这可比当今的很多电影都有意义的多,同时这也是一种悲哀,曾经的国产电影并不是不能打,为何到了现在就没落了,实在遗憾。
你好,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