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不同类型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式的选择。
结直肠癌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社会负担。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中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55.55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2.2%;由结直肠癌导致的死亡病例28.6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9.5% [1] 。
大约95%的结直肠癌是由息肉发展而来,根据组织学特征可将其分为腺瘤性息肉和非腺瘤性息肉,前者包括绒毛状、管状及混合性息肉等,后者包括幼年性、炎症性、增生性及错构瘤性息肉,息肉恶变发生发展大多遵循“腺瘤-癌”序列,但有研究报告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亦可癌变,从癌前病变进展到癌变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2-3] 。
因此,对于结肠息肉应遵循早发现、早切除的处理原则。息肉的切除目前多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其手术方式主要有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等。
结肠息肉的分型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式较多,选择哪种手术方式还需要根据息肉的具体形态及大小做出抉择;息肉形态简单分为隆起型和平坦型,具体形态如下:
1、隆起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径 (有蒂或者亚蒂) ;或病变呈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部直径。
①Ⅰp型,即有蒂型,病变基底部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
②Ⅰsp型,即亚蒂型,病变基底部有亚蒂与肠壁相连;
③Ⅰs型,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明显蒂的结构,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端的最大直径。
2、平坦型
病变高度低平或者平坦隆起型者统称平坦型。
①Ⅱa型,即病变直径小于10 mm,平坦型病变或者与周围黏膜相比略高者。
②Ⅱb型,即病变与周围黏膜几乎无高低差者;
③Ⅱa+dep型,即在Ⅱa型病变上有浅凹陷者;
④非颗粒型LST:直径大于10 mm,以侧方发育为主的肿瘤群统称为侧方发育型肿瘤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 ,其中表面没有颗粒及结节者称为非颗粒型LST,又可进一步分为平坦隆起性和伪凹陷型;
⑤颗粒型LST:即以前曾称的颗粒集簇型病变、结节集簇样病变、Ⅱa集簇型、匍形肿瘤等,可分为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
图1
图2(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类型的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式怎么选?
结合息肉形态及大小,《中国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 (2020,北京) 》推荐:
(1)对直径<5mm的微小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术;尚可考虑使用活检钳钳除术;
(2)对直径6~9mm的小型病变,推荐使用圈套器切除术尤其是冷圈套器切除术;此外尚可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对难以切除的病变进行处理;
(3)对直径>10mm隆起型病变 (Ip型、Isp型、Is型) ,推荐根据其蒂部特征选用合适的圈套器切除术进行处理,对可1次性完全切除的平坦型 (Ⅱa型、Ⅱb型、Ⅱc型) 以及一部分Is型病变,推荐使用EMR治疗。原则上EMR可一次性整块切除的病变最大直径≤20mm;
(4)对于最大直径>20mm的难以使用EMR行一次性完全切除的病变、抬举征阴性的病变以及>10mm的EMR残留或治疗后复发再次行EMR治疗困难的病变,推荐 使用ESD 进行处理。
(5)当ESD确实因技术难度大难以开展时,对最大直径>20mm的病变可以考虑使用分块EMR技术 (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EPMR) [4] 。
同时也有文献报道对于6~20mm的扁平息肉,可采用改良EMR (modified⁃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5] 。
以上手术方式有何差异,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1)活检钳息肉切除:包括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和热活检钳息肉切除术,活检钳通常用于切除5mm以下的结直肠息肉。最近有学者对3-5mm结直肠息肉的活检钳息肉切除术研究显示,随着息肉大小的增加,一钳咬合的清除率会降低,3mm、4mm和5mm息肉的一口活检钳息肉切除术率分别为92%,60%和31%[6]。热钳活检 是另一种去除微小息肉 (≤5mm) 的方法。尽管热活检钳是息肉切除术的一种选择,但它易造成不必要损伤面积增大,且容易形成穿透伤,因此通常不建议使用。
图3.冷活检钳息肉切除术
(2)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圈套器分为冷圈套器和热圈套器。
①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的基本原理是如果有足够的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使细胞破裂导致组织被切割。对于小型息肉切除术,不建议热圈套器,因为它们有发生热不良事件的风险。建议热圈套器用于10~19mm带蒂息肉,因带蒂息肉的茎部具有穿透性血管,要求某种形式的预防止血。热圈套器息肉切除术引起的烧灼是防止立即出血的一种手段。
②冷圈套器 具有切除整个息肉的能力,避免了零碎的切除,并且可用于在同一过程中发现的较大息肉。其优点是可以防止电灼引起的对黏膜下血管组织的损害,并且对患者术后活动或饮食的限制较少。因为在冷圈套器息肉切除术期间不使用电灼,其术后出血和穿孔的发生率较低[7]。
图4.圈套器息肉切除术
(3)EMR:常用于切除无蒂息肉,通过注射缓冲液到黏膜下层的空间,使上皮与底层组织分开,使病变分离。包括整块切除和分次切除,目前黏膜下注射切除法是最常用的一种EMR切除法,其他EMR切除方法还有透明帽辅助EMR、注水法/水下法EMR等,EMR在实现大肠息肉的完整内窥镜切除术方面明显优于冷圈套器,但它需要黏膜下注射和电灼,因此不可避免出现延迟出血、息肉切除术后综合征和穿孔等并发症。
图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4)ESD:E SD相对于EMR而言,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物的残留和复发。ESD通常应用>20mm、非颗粒样侧向发育病变。ESD相对于传统的分片黏膜切除术来说是一种复发率低、可获得更好的病理标本的技术。ESD的不足是穿孔率高、过程耗时。多项研究表明,ESD穿孔率约5%。大量研究报告了ESD的临床结果,整块切除的疗效好以及大型浅表结直肠肿瘤的长期低复发率。
图6.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5)改良EMR(M⁃EMR):M⁃EMR釆用部分ESD技术,在充分注射息肉周边的黏膜下层后,在息肉周边外3mm处,推送圈套器尖端少许出鞘,用尖端划开正常黏膜组织,病灶周边形成类圆型凹槽,圈套器金属圈轻微抖动,放入凹槽,慢慢收紧后再行凝切。
M⁃EMR优势:①边缘精准,可按事先设定的边缘切除; ②切除完整,无病灶残留,减少复发率,特别对于放大内镜提示微血管及腺体改变需要彻底切除的病灶; ③不需要增加治疗附件,只用圈套器的尖端切开黏膜,操作便捷,亦不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M⁃EMR劣势:采用部分ESD技术,操作上比传统EMR在技术上对医师有更高的要求,故要求医师有更成熟的技术,普及性较差。
内镜下切除治疗已成为处理结肠息肉的主要手术方式,其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性小等优势,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了解每种手术方式的优势和风险,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更能减少术中、术后风险,使患者获益。
参考资料:
[1]郑荣寿,孙可欣,张思维,等。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19,41(1):19.28.
[2]郑杰.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
[3]朱风兰.经大肠镜高频电切大肠息肉213例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1):50
[4]中华肿瘤杂志2021年1月第43卷第1期Chinjoncol,January 2021,Vol.43,N0.1
[5]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0年11月第37卷第11期Chin J Dig Endosc,November 2020,V0l.37,No.11
[6]Yamasaki,Yasushi,Harada,Keita,Yamamoto,Shumpei,etal.Evaluation of complete cold forceps polypectomy resection ratefor 3 to 5mm colorectal polyps[J].Dig Endosc.2020 Nov 19
[7]Repici A,Hassan C,Vitetta E,Ferrara E,Manes G,Gullotti G,et al.Safety of cold polypectomy for<10mm polyps at colonoscopy: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J].Endoscopy 2012;44:27-31
本文首发: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本文作者:杨家龙
本文审核:杨卫生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Mary
版权申明
本文原创 欢迎转发朋友圈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