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穿着白大褂,还是套上防护服变身‘大白’,守护生命,是我们的职责。”张力强说。
6月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医生张力强在广州市天河区一核酸检测点工作。一名年轻女子突然跌跌撞撞冲到医务人员面前,一边剧烈咳嗽,一边惊慌指着咽部。短短几秒,她便开始呼吸急促,嘴唇和脸色逐渐变成紫色。经过简单咨询和判断后,张力强立刻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施救。几分钟后,卡在女子喉咙的药片终于被吐出。她逐渐恢复正常。张力强继续投入到核酸采样中,“这是我第一次在院外救人,当时顾不上多想什么,救人要紧!”
连日来,广东广州、佛山等市发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中山大学党委及时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组织部署,精准施策,集中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学校10家附属医院勇当疫情防控“急先锋”,千名医护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社区、校园、疫情防控一线,齐心奋斗,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
闻令而动快速集结奔赴核酸检测前线
“我有驰援武汉的经历,请批准我去!”“我是党员,我先上”“我年轻,申请参加半夜的那个批次”……
接到征召令后,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医护人员踊跃请战,支援广州、佛山等地开展居民核酸检测工作。这其中既有90后、95后的新生力量,也有70后、80后的中流砥柱,还有50岁以上甚至即将退休的资深专家。
为迅速切断病毒传播途径,连日来,广州等地部分区域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吹响抗“疫”集结号,快速反应,奔赴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越秀区、深圳市盐田区、深圳市福田区等区域,进行核酸采样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
5月27日接到通知后,在1小时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分别派出40人、64人、102人的核酸采样医疗服务队,分批出发至荔湾区石围塘街社区、花地大道华苑商业综合广场、冲口街道等地的核酸采样点,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
5月30日,广州扩大核酸检测筛查的范围,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迅速反应,召集医护人员投入核酸采样攻坚战,努力与病毒赛跑。半小时内,中山眼科中心300多位医护人员主动请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分别派出121人、51人赶赴越秀、天河支援社区核酸采样工作。
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白衣战士们冲锋在前,勇挑重任,迅速奔赴一线提供保障。烈日下、灯光里,蓝白相间的防护服成了大街小巷动人的身影。
党旗引领凝聚战“疫”合力
“我们是急诊科的医护,可以协同你们开展核酸检测,请让我们加入你们的队伍!”
5月29日,广州番禺区南浦岛全员进行核酸检测时,滞留家中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二党支部书记李莉和急诊科主管护师陈雪琼主动请缨,就地加入南浦核酸检测医疗队。两位党员医护用实际行动彰显初心使命。
旗帜引领,全员动员。为及时有效防控疫情,筑牢战疫防线,中山大学党委和学校附属医院党组织众志成城、主动作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附属医院党委和医院基层党支部迅速行动,组织有方、训练有素,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
在广东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成立了600余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团队,并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亮身份、做先锋,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接种新冠疫苗。在盐田区,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采取“组团式”工作模式,大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该院全院全员动员,领导班子分街道包片对接,行政中层干部蹲点一线采样点,职能科室干事进行信息采集,科研人员、博士后增援核酸检测实验室。
组织有方,战斗有备。为守好疫情防控“前哨”,中山大学和各家附属医院党委坚持提前部署、平战结合,把防控物资储备纳入长效机制,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不懈努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组建了医务人员“抗疫梯队”,第一梯队队员随时待命,召集令一发出,便即刻归队、出发,第二梯队进入随时待命。中山眼科中心组建了84人的综合协调保障志愿队,加急调配医疗防疫物资等,为一线采样人员做好后勤保障。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疫苗接种小分队在过去两个月,服务时间达1540个小时。
一支支精兵劲旅“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月31日傍晚,倾盆大雨突如其来,在广州石牌街道保利中辰检测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援队员准备暂停检测时,发现一家五口冒雨前来。支援队员果断再次摊开设备,以最快速度为他们服务。“是你们给了这座城市信心,带给我们安定。”该居民表达了感激之情。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连日来,“中山医”军团多支精锐医护力量马不停蹄,奔走于广州、佛山、深圳、珠海各地,以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精湛的医护技术,迎难而上,冲锋在前。他们战斗在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隔离防护等战线。
5月2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13名医护人员,前往海珠区办证大厅核酸采样点驻点支援。队伍中除1名领队外,其余12人均是参与前一天荔湾区支援工作的队员。其中2名队员在28日凌晨2点,才完成荔湾区支援任务的收尾工作,稍微休整后,又继续投入到新的支援任务中。
5月30日下午,在禅城区完成两天两夜的支援任务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0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转战中山大学南校园为师生进行核酸检测。当医护人员到达南校园体育馆那一刻,全场多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为提升核酸检测效率,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开展大规模核酸采样和检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还利用移动方舱实验室,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样本进车后,最快40分钟即可完成检测并出报告,比送到固定实验室检测要节约一至两个小时。移动方舱实验室的投入使用,不但让核酸检测高效精准,还减少了因标本转运、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
截至6月1日24时,中山大学各附属医院一线投入核酸检测的医务人员共计5484人次,累计采样768673份。“谢谢您,在这特殊的时刻,还为我们的生命安全四处奔波,你们是这黑暗中的希望之光”……一张张写满感恩的纸条,是对医护人员最大的褒奖。(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刘盾 通讯员 漆小萍 连燕纯 黎鉴远)
作者:刘盾 漆小萍 连燕纯 黎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