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天目盏先要了解建盏,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知道天目盏和建盏的区别是什么。
宋代的繁荣掀起了饮茶的潮流,从达官贵人的专属饮品,变成了“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用品,在这样的环境下,贵族们发展出了繁杂的娱乐方式,也就是斗茶文化。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就颇有心得,写了著作《茶录》,得到了当时人们的一致认可,《茶录》中提及的建盏,也因此成了斗茶必备的茶具,是当时的官窑之一。总结来说,建盏在宋代属于人人皆知的物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朝,才因为饮茶习惯的变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天目盏的窑址在杭州临安区,日本就是从这里引入的天目山的盏,因此命名为天目盏,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引进的时间是南宋的末期,在器具的外观上,天目盏是沿用了建盏的设计的。
官窑不允许随意流通到民间,但这并不妨碍其他窑口学习建盏的技术,从日本的文献来看,天目盏有兔毫、油滴和曜变的分类,其中油滴又和宋代的鹧鸪属于一类,而曜变又是油滴技术顶峰的一个表现。只不过天目盏有记述的釉面更多,而建盏似乎以兔毫为主,没有什么曜变的记述。
天目盏和建盏的区别是什么?天目盏可以理解为技术更高级的建盏,蔡襄差不多是北宋中期的人,距离天目盏传递到日本,间隔了差不多两百年时间,这样的时间里技术也存在进步,具体表现就是曜变釉面的数量变多。宋神宗熙宁年生的诗僧惠洪,就写出了“鹧鸪斑中吸春露”,说明在北宋时期已经能烧鹧鸪斑了,只不过还没到达曜变的那个水平。
关于窑变现象,在明清时期已经有明确的记述,比如《稗史汇编》《南窑笔记》等,甚至在宋代的《清波杂志》中也有记载,“物反常为妖,窑户亟碎之”,因为太反常以为是妖怪作祟,所以窑户砸毁了瓷器。这本书的作者周煇,曾参与绍兴年间的应试,估算约是距离南宋灭亡还剩百年时间,这时的窑户已经发现了窑变现象,那么在百年之后,可以按一定的产量烧成曜变盏,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
天目盏和建盏的区别是什么?概括来说它们的艺术风格一样,工艺手法也相差不远,区别在于天目盏的时间稍晚,在技术上更加成熟,所以釉面更精致,种类也更丰富。建盏技艺已经失传了八百年,现在的烧制技术仍有不足,但今后的建盏技术必定会越发成熟,那就与天目盏没什么区别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