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都有什么含义?

0
分享至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有意思的是,古人表示年龄,通常不用数字,而是用文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形象而含蓄,深邃而雅致。那么,古代是怎么表示年龄的呢?

01:豆蔻

豆蔻,对应成语“豆蔻年华”,我们在文章中常使用。那“豆蔻年华”到底多少岁?豆蔻指什么?其实,古代“豆蔻年华”指的是13-14岁的女孩子。一起探讨下。

先从豆蔻本身说起。豆蔻,又名草果,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产自岭南,高丈许,外形像芭蕉,花淡黄色,秋天结果,果实扁球形,种子像石榴籽,有香味,可入药。

《本草》记载:豆蔻花生于叶间,南人取其未大开者,谓之含胎花。

就是说,南方人根据豆蔻尚未大开而像怀孕的形态来给它命名为“含胎花”的。而古人常用豆蔻来比喻处女或少女。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赠别》诗里写:“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句诗就是说,少女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13岁年华,就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豆蔻花。

豆蔻一般初夏开花,花是一串串的,上面一个个小花朵。在含苞待放时,花骨朵带有一丝淡黄色,非常符合13岁左右小女孩的形象,因此杜牧那两句诗是最经典形象的。

杜牧曾在扬州做官,后来要离开扬州回长安,于是在分别时就给扬州相好的歌妓张好好写了这首《赠别》诗,当时张好好正是13岁左右的少女,杜牧就用豆蔻花来形容她柔美轻盈的身姿。

综上,豆蔻一般比喻为13-14岁的少女,造句如“这姑娘正值豆蔻年华,分外美丽动人”。

当然,还有其他形容女孩子年龄的优美词语,如“碧玉年华”指16岁,“桃李年华”指20岁,“花信之年”指24岁,等等,中华文化形象生动、含蓄唯美,且韵味悠长。

02:及笄

及笄(jí jī),又叫既笄,对应成语“及笄之年”。在古代,汉族女子年满15岁就可结发,用笄贯之。什么是笄?《说文》:“笄,簪也”。笄,就是古代女子用来装饰发耳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古时行笄礼表示成年,说明到了该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礼记》载:”(女子)十有五年而笄”,郑玄解:“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我们在一些古装剧里也常看到,古代女子结婚后,都是束发及笄的,而在少女时期,则披发留刘海之类。说明古代女子结婚前后装束完全不一致。

因此,及笄指的是古代15岁的女孩。那么古代15岁的男孩呢?古代男孩一般15岁“束发”,这时还应学会各种技艺。归有光《项脊轩志》提到:“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关于及笄,我们还可联想到这些词语,如“总角”指幼年的儿童,把头发挽成小髻髻,非常可爱。“垂髫”同样指儿童幼年,古代儿童未成年,不戴帽子,头发下垂。

“弱冠”,古代汉族男子20岁行弱冠礼。弱冠之年就是20岁,弱即弱小,冠即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如同现在举行成人礼一样。左思《咏友》诗: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综上,古代男女成年及结婚年龄,与现代都大不相同,这就是古今差别。同时,我们也感受了浓浓的古文化,何其幸哉。

03:知天命

这里要提到“万世师表”、“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总结他自己的,说他15岁致力于学习,30岁自立,40岁不被外界事物迷惑,50岁懂得顺应天命,60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70岁能随心所欲不越规矩。

所以,“知天命”就是指一个人50岁的年纪。

“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人活到了50岁的年纪,就应该懂得顺应天命。当然顺应不是要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也就是说,人到了50岁之后,要知道理想实现很艰难,因而做事不要苛求结果。毕竟50岁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但在50岁后,虽然仍然发愤图强,但对个人荣辱等也已看得淡然了。

毕竟,一般来说,人活到了50岁,生活阅历丰富,心智更加成熟,而且累积了半生财富,因而大多数人不会在这个重要年龄段,再去大力冒险、渴求成功,而是追求平稳。

我身边一些人50岁内退后,还想凭借之前的人脉、平台、对事业的渴求等,好好发挥自己“余温”,于是大肆投资、开店等,不断折腾自己,结果弄得半生积蓄毁于一旦,更有甚者还倒欠了一屁股债。

因此,不得不说,孔圣人是有先见之明的,他告诫人们在各个年龄段里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这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五十而知天命,50岁了,努力但不苛求,顺应就是进步。

04:花甲

花甲,对应成语“花甲之年”。那花甲之年到底是多少岁?这涉及到古代的干支纪年法,它是以天干和地支依次错综来搭配的。这较为复杂,我们的父辈对此很熟悉。

简单说下甲循环,古代以10天干配12地支,以60为一循环,有6个甲,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样一个循环,古人称为周甲,又称“花甲”。

接下来,依此类推即可。古代用这种方法来纪年,60年周而复始,后来也就用“花甲”来代称60岁了。相关的成语有“年逾花甲”、“年登花甲”等。

唐代诗人赵牧,在《对酒》中写:“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范成大在《丙午新正书怀》中写:“祝我賸周花甲子,谢人深劝玉东西。”这里花甲就指60甲子,也叫“花甲”。

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中这样写:”年时此日,问苍天,遭的甚么花甲”,这里“花甲”就是指年月、时代了。

还有,《说岳全传》第六十四回:

“凡有人祭奠的,必是叛臣一党,即要拏去问罪。况且行文画影,有你面貌花甲,如何去得?”这里“花甲”指年纪或年岁。

综上,这里花甲不是指吃的食物,花甲一般有3个意思:一是指六十甲子即60岁,二是指年月、时代,三是指年纪、年岁。但我们一般称花甲为60岁,最常见的成语是“花甲之年”。

05:古稀

古稀,对应成语“古稀之年”,那古稀之年又是多少岁呢?古稀也叫“古希”,“人生七十古来稀”,说的就是一个人到了70岁的年纪。

一个人活到了70岁,算是高龄了,尤其是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就更加稀少了,因而古人认为人活到70岁,是很稀少的,故而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关于古稀最经典的一句诗是“诗圣”杜甫的《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意思是: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明朝唐寅(唐伯虎)为感慨自己活过了“古稀”而填了一首《七十词》: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二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古代活过70岁的“古稀”老翁等学问大家,堪以稀少称奇。而他们在古稀之年回首往事时,如果毫无建树,仍不免长嘘短叹,唏嘘不已。

在1000多年前的学问大家中,古稀者寥寥无几。但数百年前与唐寅同时代的名家如《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三言”作者冯梦龙、书画家郑板桥等,都过了古稀之年,而现代古稀者更是遍地都是。

06:耄耋

耄耋,读作mào dié,对应的成语是“耄耋之年”。这个词语相对比较生僻,我们见得也不多,很多人也不知其读者和意义。

耄,从汉字解析看,耄是形声字,上形下声,读音为“冒”,“耄”指年纪约为80-90岁。耋,读音为“迭”,年纪为80岁。耄耋之年,就是指80-90岁的年纪,有时也指人年纪很大。

人活到80-90岁的耄耋之年,不仅在古代属于高龄、高寿,在现代也不是非常普遍。毕竟人活到较高的年纪后,身体各个器官衰老速度加快。

关于耄耋,三国时曹操在《对酒》中这样写:“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意思是人活到八九十岁,也算寿终正寝了。蒲松龄《聊斋志异》:“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也”。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富贵和福寿兼得,能占其中之一,成为耄耋老人,也算知足了。对于福和寿,古时称谓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男性称“寿”,女性称“福”,我们现在倒是福寿通用了。

07:期颐

期颐,读意为qī yí,对应成语“期颐老人”。期颐老人,一般指100岁的老人。期颐这个词形象、生动,期是期待、指望,颐是供养、赡养。期颐合起来,意思是:100岁老人饮食起居等都不能自理了,一切都期待他人来供养与照顾。

期颐也是有出处的,《礼记·曲礼上》记载:“百年曰期、颐”。

郑玄解:“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孙希旦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百岁,在古代与现代,都是少之又少的高龄高寿,古时称百岁为“期颐之年”,我们现代也没有这样文绉绉地称呼或形容百岁老人了,除非是在文学作品当中。

期颐一词,最早源于汉朝戴圣编辑的《礼记.曲礼篇》中,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古代是如何从小到老来称谓的。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廿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

“百年曰期,颐”,是说人生以百年为期,因此称百岁为“期颐之年”。颐就是颐养,我们还对一个成语非常熟悉,那就是“颐养天年”。

“期颐之年”,还有一个近义词叫做“颐养人瑞”,同样也是指百岁老人年事已高,需要或指望儿孙等来供养、赡养。

“期颐之年”这个词说明了我国古代的孝文化,人们对于哺育、养育儿孙们成长的老人,在他们含辛茹苦了一辈子后,更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还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要让老人寒了心。

写在最后

综上,豆蔻年华指13-14岁的少女,及笄之年指女子15岁结婚年纪,知天命是50岁,花甲之年是60岁,古稀之年是70岁,耄耋之年是80-90岁,期颐之年是100岁。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中华文化底蕴的脉流,让古文化的馨香、雅致、丰润、含蓄及唯美等,流传并沿用至今,为老祖宗的智慧点赞!

如今,豆蔻、及笄、知天命、花甲、古稀、耄耋、期颐等古代表示年龄的词汇,在流传数千年以后,我们仍在使用,这足以说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为此自豪!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85岁乾隆皇帝禅位玉玺却突然不见了,这是为何?看刘墉如何智取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国唐人街风水师玉衡先生推演2025下半年:五龙饮涧,水枯石现

美国唐人街风水师玉衡先生推演2025下半年:五龙饮涧,水枯石现

风月观主
2025-05-16 08:10:08
恭喜,张常宁正式上任,亮相江苏新岗位,退役生子计划曝光

恭喜,张常宁正式上任,亮相江苏新岗位,退役生子计划曝光

乐聊球
2025-05-18 15:10:32
新冠再抬头?建议中老年:1不洗,2不做,吃3样,轻松应对别大意

新冠再抬头?建议中老年:1不洗,2不做,吃3样,轻松应对别大意

神牛
2025-05-18 17:14:46
美国前疾控中心主任爆料,新冠病毒是美企制造!证据为何被抹除?

美国前疾控中心主任爆料,新冠病毒是美企制造!证据为何被抹除?

阿纂看事
2025-05-18 23:59:22
撑不住了,第二大运营商收购第一大!

撑不住了,第二大运营商收购第一大!

环球通信
2025-05-18 10:47:44
陈冲宣布名校毕业的女儿正式投入演员生涯!20年前弃养事件被重提

陈冲宣布名校毕业的女儿正式投入演员生涯!20年前弃养事件被重提

上官晚安
2025-05-19 05:10:55
首轮出局!世乒赛神奇一幕:输球比赢球还开心 国乒让分不打11-0

首轮出局!世乒赛神奇一幕:输球比赢球还开心 国乒让分不打11-0

侃球熊弟
2025-05-18 16:18:38
刘湘这姑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刘湘这姑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玲子日记
2025-05-18 19:31:41
罗马3-1AC米兰,赛后评分:AC米兰7号排倒数第一,不到4分

罗马3-1AC米兰,赛后评分:AC米兰7号排倒数第一,不到4分

侧身凌空斩
2025-05-19 04:48:54
葛思齐:不让玥儿姐弟俩参加汪小菲婚礼,是马筱梅的主意

葛思齐:不让玥儿姐弟俩参加汪小菲婚礼,是马筱梅的主意

雪饼说
2025-05-18 11:05:39
3万以军对哈马斯发动最后一击,这次彻底完犊子了

3万以军对哈马斯发动最后一击,这次彻底完犊子了

山河路口
2025-05-17 18:50:31
1382年马皇后出殡,狂风暴雨不止,朱元璋大发雷霆:“雨若不停…

1382年马皇后出殡,狂风暴雨不止,朱元璋大发雷霆:“雨若不停…

玲子日记
2025-05-18 12:25:13
身体羞辱,逼疯了多少中国女孩?!

身体羞辱,逼疯了多少中国女孩?!

健身S叔
2025-05-18 10:32:35
为何好利来女店员颜值这么高?我去买了一块面包,终于明白了

为何好利来女店员颜值这么高?我去买了一块面包,终于明白了

餐饮新纪元
2025-05-16 07:07:32
新疆夜空不明飞行物是什么?揭秘来了

新疆夜空不明飞行物是什么?揭秘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5-18 17:36:39
掘金提前9分36秒投降!约基奇场下啃手指 穆雷双目呆滞布劳恩沮丧

掘金提前9分36秒投降!约基奇场下啃手指 穆雷双目呆滞布劳恩沮丧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5-05-19 05:55:16
阿尔特塔:阿森纳将迎来队史最重要的夏窗,为率队夺冠愿奉献生命

阿尔特塔:阿森纳将迎来队史最重要的夏窗,为率队夺冠愿奉献生命

雷速体育
2025-05-19 05:40:19
国宝归来,凌晨3时抵达北京!被美国人以拍照为由骗走,流失美国79年!其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国宝归来,凌晨3时抵达北京!被美国人以拍照为由骗走,流失美国79年!其价值巨大、无可替代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8 09:16:54
为什么病鸡肉全家人都吃了,只有马彬1人去世?死亡原因曝光

为什么病鸡肉全家人都吃了,只有马彬1人去世?死亡原因曝光

春序娱乐
2025-05-17 08:27:42
大寨走出的司法才女:陈永贵孙女陈春梅(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大寨走出的司法才女:陈永贵孙女陈春梅(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中央路知事
2025-05-18 21:08:03
2025-05-19 06:32:49
钰姐来了 incentive-icons
钰姐来了
专注文史领域
821文章数 80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美国前总统拜登确诊前列腺癌

体育要闻

IFFHS评历史最佳TOP10:梅西第一

娱乐要闻

汪小菲官宣二婚喜讯,深情人设崩塌

财经要闻

潘功胜、李云泽、吴清等,最新发声!

科技要闻

小米“剧透”,雷军将有重大发布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 免费取送车和修复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三年血亏468万!天河、黄埔网红盘,跌到底了吗?

今夏流行“裙子+平底鞋”!显高显腿长,太撩了!

手机要闻

Android 16:还未触达掌心!Android 17:关键特性已浮出水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哈马斯指挥官尸体在加沙隧道内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