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高考“千万人挤独木桥”?

0
分享至

文/俞杨

(图/图虫创意)

6月7日,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2019年,高考报名人数时隔十年重新回到千万人,2020年比上年再增加40万人达1071万人,今年再增加至1078万人,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

过往人言,高考是千万人挤独木桥。那么现在呢?中国新闻周刊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一起聊聊高考这些年的变化。

都能上山,不同的孩子在山的不同高度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三年破千万,怎么看这几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回潮?

储朝晖:高考报名人数的变化,总体上跟两个因素相关,一是这个年龄段的总人口,二是高中的普及状况

从全国来看,不同区域普及高中的时间进程不一样,像东部江浙地区,普及高中比较早,当然再往后难有人数的增量。在河南、山西以及西部的一些地区,由于高中普及程度还不高,所以现在呈现出的一个基本状况,是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量出现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增量相对来讲已经到头了。

三年前教育部门提出普及高中的要求,各个地方普及高中实际上很快,因为我们有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基础,实际上三五年之内,我们普及高中在各个地方基本上能实现。因此,高考报名人数的增量,最多能够维持五年左右的时间,以后增量主要由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来决定,跟高中普及没有相关性。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高考报名人数千万人,不过录取率已经逐步飙升到现在的80%以上。过去说高考是“千万人挤独木桥”,那么现在是“千万人跑双向八车道”?

储朝晖:从独木桥到八车道这个比喻,我觉得还有更恰当的。就好比这些孩子都在登山,登山有一个坎,80%的孩子都能迈过这个坎,都能上这个山,但是不同的孩子在山的不同高度,有的在更高的位置,有的在相对低一点的位置。

上山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高考。通常来讲,登山应该可以有多个途径,可以快可以慢。高考则是在同一个时间,大家都在这条道上往上奔,有的奔得高,有的奔得相对低一点。

我认为只要上了山,大家不要过于在意在山的什么位置,因为大学本身就是个门槛。进了门槛以后,孩子们还要花时间去修学,去改变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过去高考被赋予“改变命运”的使命,如今考上大学似乎不再那么激动人心,那么考大学是为了什么呢?

储朝晖: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国家处于发展中的时候,高考对个体命运的改变更大,当国家越来越走向发达的时候,高考对个体命运的改变会小一些。也就是说,当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社会就不再会通过高考来改变人的命运,它会通过其他的路径、方式来改变人的命运。

再从人数比例来看,当高考只有很少的人能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么对改变人的命运的作用更大。现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进入普及化时代,高考只是从事某一项职业或者进入某一个行业的台阶,它不能够马上改变人的命运。

但是它有助于考上大学的人,今后站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去就业、去拓宽视野、去寻找新的空间。我认为现在大学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你能够上一个更高一点的台阶,只能起到这个作用。

一定要在意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还在成长

中国新闻周刊:虽然上大学已经比较稀松平常,不过重点大学的录取率依然只有约5%。准确点说,高考其实是“千万人挤名校独木桥”?

储朝晖:真正能够登到山顶的是少数人,更多人可能是在半山腰,在相对靠山脚一点的位置。我建议各位同学不要太在意考上了什么学校,只要你进了这个门槛,都是很好的

然后进了这个门槛,也不要觉得自己爬到山顶了就睡觉,没有目标了,实际上爬到山顶依然是在门槛里面。查一下两院院士的统计数据,有不少院士原来都是从专科学校上来的,清华北大能够达到院士的比例反而相对比较少。

比例比较多的,是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做得比较好的专业院校。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不要在意考上什么学校,一定要在意自己的状态是不是还在成长,这才是关键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考名校,近年来不少考生即便已经考上大学,依然选择回炉重造,并出现高分复读热现象,这真的有必要吗?

储朝晖:先解释一下复读现象。有高考以后就有复读,那个时候整体录取的人数较少,有不少人复读很多年都没有考上大学。1999年以后,复读的性质改变了。这个新的变化就是,不是因为他考不上大学去复读,而是因为他想考一个更好的大学去复读,于是出现了高分复读热现象。

高分复读现象从数据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显著提高,这样的学生大约占到30%;第二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跟第一年相当,没有增长;第三种情况,是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还低。也就是说,复读的学生当中只有30%的人,能够保证第二年考的分数比第一年高。

此外还要算上复读多花一年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样一来复读真正能够划得来的学生,最多也就只有20%左右。我讲这个数据,就是希望大家理性地去看待这个事实,要不要复读?要不要高分复读?我觉得对于一般人确实没有必要。如果你确实第一年发挥失常了,倒是建议你复读一下。

第二个维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进什么学校重要,还是延续成长过程重要?显然是延续成长过程更重要。你进任何一个学校,它在你人生当中都是一个阶段,你最终都要走出这个学校,学校对于你的成长价值就已经实现了。

大家更应考虑到的,是自己真正在某方面的潜能,自己能上什么样的学校,然后在学校里面再寻求改变,即便是很偏远的学校依然有它的机会。即使进了顶尖高校,没有找到自己的潜能,就依然找不到机会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就建议大家理性地对待复读,要依据自己成长的需要决定是不是要复读,而不是简单地看自己想进什么样的大学。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社会对考上重点名校这么迷恋呢?

储朝晖:这个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当中某些因素的影响,第一个就是我们中国历史上重视名,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与“名”相对应的“实”考虑得比较少。我们现在重学历,重名校,事实上都是很多人过于看重名所产生的一个效应。

这种效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人的成长是一个干扰。人的成长,一定要在乎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的优势潜能在哪里?自己的成长路径是什么?这些都是。所以我们不要太在意名校,一定要在意自己能学到什么,学校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非常关键的。

以“人生小事”的心态来对待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不是一劳永逸,以后还需更多努力。不少考生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学业的压力、难以适应大学的生活,逐渐有些迷茫甚至抑郁,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脆弱了吗?

储朝晖:首先现在的大学生,成分跟过去不一样了。过去少数人上大学,在同龄人当中,这个群体相对来讲优秀程度是很高的。现在毛入学率达到50%以上,大学招进的是过去不可能进入大学的人,这是成分发生了变化。

其次,现在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适应了死记硬背拼分数的学习方式。进入大学后,事实上是一个灵活的、要自己选择的、要自己去做决定的学习方式,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

再者,很多学生从小被父母、老师告诫好好学习考大学,很多学生就把大学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终点了。当他走进大学后,又无法新的目标,这时候他学习是茫然的,学习没有方向学习效果哪会好得起来呢。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学还要考试,考得不好情绪自然受影响。

我觉得要从起点,从进到大学门槛的时候,就要建立新的生活、学习目标,要尽可能地适应学习方式的变化,尽可能地做好自己的安排。

中国新闻周刊:高考是我们很多人人生中的一段经历,您对高考的孩子们有什么中肯的建议?

储朝晖:第一,重视过程,不要过度看结果;第二,就把高考当成个测验,不要过于紧张,平常心对待;第三,进入任何一所大学,都只是进入了一个门槛,一定要重视未来的发展。

从历史情况来看,20岁的时候,一个人进什么样的大学可能有差距,30岁的时候差距在缩小,40岁的时候人的天性等会凸显出来。如果人生以80年来看,高考对人的影响只占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总而言之,高考是人生大事,以“人生小事”的心态来对待。

责任编辑:于正心_NB1580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北京一公园名贵牡丹被盗,价值6000元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年女人“默许发生关系”,往往会用以下“行为”来表示,很准

中年女人“默许发生关系”,往往会用以下“行为”来表示,很准

情感创作者无笔
2025-02-16 14:10:08
解放军为何接连高调亮出大杀器:我们可能已与一场大战擦肩而过

解放军为何接连高调亮出大杀器:我们可能已与一场大战擦肩而过

近史阁
2025-04-24 16:42:47
北京这夜,主动弯腰握手的孙俪,让所有人都见识了杨紫的江湖地位

北京这夜,主动弯腰握手的孙俪,让所有人都见识了杨紫的江湖地位

明月聊史
2025-04-24 23:44:46
“人老有三坎,熬过就长寿”,三坎是指哪三年?60岁后要多关注

“人老有三坎,熬过就长寿”,三坎是指哪三年?60岁后要多关注

今日养生之道
2025-04-22 16:17:52
中国就是不给特朗普台阶,李显龙终于站出来,新加坡好日子到头了

中国就是不给特朗普台阶,李显龙终于站出来,新加坡好日子到头了

娱乐督察中
2025-04-25 07:55:39
印度已关闭控制水坝水流的所有闸门,正式阻断印度河流入巴基斯坦

印度已关闭控制水坝水流的所有闸门,正式阻断印度河流入巴基斯坦

仗剑看世界
2025-04-25 09:59:02
没等到好消息,赖清德去不成了,解放军要“斩首”?台当局慌了

没等到好消息,赖清德去不成了,解放军要“斩首”?台当局慌了

张学昆看世界
2025-04-25 10:26:47
丁真拍戏频繁忘词出错,同时惹怒刘涛和曾志伟,全程只会说对不起

丁真拍戏频繁忘词出错,同时惹怒刘涛和曾志伟,全程只会说对不起

郑丁嘉话
2025-04-25 09:50:37
大胜掘金34分!船记:这是快船本赛季攻防两端最出色的一场

大胜掘金34分!船记:这是快船本赛季攻防两端最出色的一场

直播吧
2025-04-25 12:47:57
小玥儿被迫营业,拍照时掩面,一套行头过万,不像学生模样

小玥儿被迫营业,拍照时掩面,一套行头过万,不像学生模样

逍遥史记
2025-04-23 13:34:35
“打”还是谈?北京秘密会议召开,72岁老将上阵,特朗普亲信抵京

“打”还是谈?北京秘密会议召开,72岁老将上阵,特朗普亲信抵京

蓝泾看一看
2025-04-24 10:27:03
正式官宣!国足主力中锋确认签约法甲欧塞尔,曾攻破沙特队大门

正式官宣!国足主力中锋确认签约法甲欧塞尔,曾攻破沙特队大门

国香就爱说足球
2025-04-25 10:36:04
A-史密斯:没有巴特勒勇士不一定输火箭 但下一轮一定打道回府!

A-史密斯:没有巴特勒勇士不一定输火箭 但下一轮一定打道回府!

直播吧
2025-04-25 09:56:10
伊万卡罕见同框超模邦辰,身着泳装亲密聊天,都有1米8的大长腿

伊万卡罕见同框超模邦辰,身着泳装亲密聊天,都有1米8的大长腿

译言
2025-04-24 13:18:39
G3快船117-83战胜掘金,赛后迎来四个好消息,阵容天克掘金!

G3快船117-83战胜掘金,赛后迎来四个好消息,阵容天克掘金!

篮球资讯达人
2025-04-25 12:53:15
最新确认!大范围影响浙江!周日请提前出门…

最新确认!大范围影响浙江!周日请提前出门…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4-25 14:40:47
美方打头阵,21国军队集结南海,英国趁机出手,中方迎来两国外援

美方打头阵,21国军队集结南海,英国趁机出手,中方迎来两国外援

阿旺视角
2025-04-24 17:54:40
原书记被处理1年多后,原党委常委主动投案

原书记被处理1年多后,原党委常委主动投案

鲁中晨报
2025-04-25 14:00:01
到了高中发现,成绩不好的孩子,不是天赋不行,而是用错了方法!

到了高中发现,成绩不好的孩子,不是天赋不行,而是用错了方法!

好爸育儿
2025-04-09 09:39:02
全网看直播捉奸,原配对小三高喊:我老公18cm,爽死你了吧

全网看直播捉奸,原配对小三高喊:我老公18cm,爽死你了吧

社会酱
2025-04-21 17:47:38
2025-04-25 15:01:09
中国新闻周刊 incentive-icons
中国新闻周刊
运营主体:《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32121文章数 20679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江西:8157所小规模学校,如何走出发展困局?

头条要闻

"网红"谭媛为救前男友去世 三年后父亲用其账号求助

体育要闻

国乒的新掌门人,为什么是王励勤?

娱乐要闻

被网红丑化 杨坤不再沉默开始了反击!

财经要闻

中央政治局:适时降准降息

科技要闻

这届上海车展,没人靠流量活着

汽车要闻

限时优惠价29.98万元 BJ40增程赤兔版上海车展发布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数码要闻

梅雨季首选除湿机品牌,德业连续9年全网销冠不是没理由!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亲子要闻

孩子长身体,别只盯着身高体重,这 1 点更重要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