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63回,宁国府长子贾敬因“吞金服砂,烧胀而殁”。至64回,贾母亲自前去祭灵,在灵前“搂了珍蓉等痛哭不已”,回到贾府后还生了场小病。
贾敬暴亡后,贾母亲自前往祭灵,而且在灵前痛哭流涕,原因大致有三:
贾敬的不成器,令贾母悲愤
贾敬在小说中,似乎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他好道,又长年居于道观修炼烧丹,试图炼出长生不老的仙药,并不关心贾府的事。
但是,在红楼第53回,贾府过年,贾敬却一反常态地回到宁府,并且以主祭的身份参与了祭祖活动。这一举动足以表明,贾敬在贾府的地位依旧是不可撼动的。但是也可以证明,贾敬在宁府中的地位,是在其位而不司其职。
秦可卿的判词里有两句点出了宁荣二府的状态,“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在荣国府里王熙凤利用贾府的名誉随意地呼风换雨草菅人命,如弄权铁槛寺,借剑杀死尤二姐。贾赦贾琏父子皆为淫滥之徒,而贾宝玉对于荣府而言,更是一个最大的不肖子。
但是荣府好歹还有个老祖宗贾母在世,太出格的事儿,明着没人敢做。宁国府就不一样了,在小说的第2回,冷子兴演说贾府时说过,敬老爹对家中琐事一概不管,贾珍在宁府已经翻天了,也没有管他的人。那么贾珍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红楼悬案之一,作为公公的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倾爬灰;作为一家之主,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you)之诮”;等等,这都是伤风败俗违背伦理之事。
如果贾敬能把心思用在齐家上,宁府不致于道德沦丧,荣府也不致于跟风成灾。
红楼里有两个进士,一个是贾敬,另一个是贾雨村。两位进士相比,真是一地一天。贾雨村对仕途痴迷,为了升官,他可以不择手段忘恩负义。在官场里浮浮沉沉,始终走不出权力的磁场。
相比之下,贾敬几乎就是中了个假进士,徒有其名,一屋不扫,天下更不扫。治国齐家与他无关,他只一心“修身”升天,当然最终也“如愿以偿”的“宾天”了。
贾敬突然死了,作为长辈的贾母,搂着贾珍贾蓉痛哭不已,这其中有对贾敬不成器的悲愤之痛。
后继无人的贾府,令贾母感伤
在红楼第2回,冷子兴点出贾府的儿孙们一代不如一代了;第7回,焦大曾大骂: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第5回,连老祖宗宁荣二公都亲自出马了。
第5回,警幻往荣府接绛珠,路过宁府,遭宁荣二公之灵拦截,要求警幻“拯救”贾宝玉。宁荣二公对警幻说,贾府自国朝定鼎以来,虽历百年,但运终数尽,不可挽回,子孙虽多,竟无一个可以继业者。
贾母,作为贾府第二代媳妇,嫁入贾府按她自己所说,已有五十四年之久。一个人在一个大家族历经五十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进贾府时什么样儿,五十年后贾府什么样儿,这中间的变化如何,贾府是在上坡还是在下滑,贾母是最有发言权的。
贾府的现状是个什么样儿呢?爵位虽在身,但实际为国效力的人只有贾政。贾赦现袭一等将军,贾珍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贾琏买的是同知,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
生活在清代,做官并不难。第75回,贾赦说了,“咱们的子弟都原该读些书,不过比别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
清代入仕之途大致有四条路:科举、捐纳、恩荫和荐举。这四种方式并不平行,可以荫生获衔,又可同时参加科举考试。贾敬就是先袭了官,然后又中了进士,本可以轻易获得一个不错的实职,但他放弃了,所以贾珍才有机继袭他的官。
同样,贾赦也是走得恩荫,没有实职。贾琏、贾蓉走的是捐纳路线,就是用钱买一虚位。而贾政实际走的官路也属于恩荫,但他又有些特别,他是皇帝亲点的,御赐的是一个实职,“一个主事之衔,令其入部习学,如今现已升了员外郎了”。
所谓世袭制,从贾源贾演两兄弟开始,一直到贾蓉,宁荣二府也只能有两人承袭,一府一个,而且这个爵位等级还在逐代下降。宁府贾珍占了名额,荣府则是贾赦。所以在第75回,贾赦夸赞贾环时,听那口气,说不定将来他要把自己的名额留给贾环。
也就是说,真正奋斗在官场一线,对贾府发展有影响力的人,只有贾政和在宫里的贾元春,而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贾元春,后妃政治的影响力远大于一个公职人员。
但是贾府要想走得更远,要想更大的受益于后妃政治,必须要有一个实力派的男丁来挑起大梁。而贾府尴尬的局面就在于,无一男丁可受此重任。
因此,随着贾元春的暴亡,贾府依附皇权的美梦破灭,依贾政的能力,根本无法护得贾府周全,即使贾赦不出事儿,贾府也一样自然消亡。
在红楼中,三个人的离世十分关键,秦可卿无病因离世,去世前托梦给王熙凤,告诉她如何让贾府走得更远的方法,凤姐没有采纳。第二个便是贾敬突然暴亡,第三个是贾元春。
从这三人的重要程度看,呈现逐级升级的态势。贾敬暴亡预示着宁府的彻底衰败,而贾元春的暴毙则暗示着荣府的衰败已成定势。
所以,作为历经五十年的贾府老祖宗,对于贾府的未来同样如宁荣二公之灵一样,充满忧虑。搂着孙子和重孙哭贾府的未来,也在情理之中。
贾敬暴亡有原型,贾母的哭声中充满讽刺
贾敬死得很突然,死前没有任何征兆,大家也没想到他会死。关于他的死因给出的是“吞金服砂,烧胀而殁。”,贾府官方发布用了“宾天”二字。
“宾天”二字,在古汉语中一般指皇帝驾崩,少数情况下指尊者的死亡,但一般人都理解为皇帝之死。曹雪芹用这两个字具有极大的影射意义,影射的人物正是雍正帝。
雍正是个工作狂,非常勤政,常常工作到深夜,因此身体便不大好,而且老是失眠,饮食无常。据史料记载,雍正既推崇佛教,也一味好道。
雍正七年(1729年),他大病了一场,给亲信大臣秘密下旨,让他们帮他找个好医生,尤其是道士。
后来李卫给他找来了一位叫贾士芳的道士,这个道士会按摩、用符咒,可能使用的是气功疗法。雍正觉得有疗效,很是宠信他,但后来这位道士又被雍正给杀了,可见雍正的性格有多疑的成份。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暴毙,军机大臣张廷玉记载,八月二十二白天还正常办公,二十二深夜突然生病,二十三凌晨便驾崩了。从病到死,不过半个晚上。
清史学者杨启樵、冯尔康给出的结论是,劳累过度,吃了道士的丹药,中毒而亡。在道教里,把修道死去的人说成是“升仙”。
雍正死后,乾隆将雍正宠信的道士都给驱逐了出去,并没有杀他们,临走前,对这些道士下了谕旨,说谁要是在外面捏造我父皇的话,一旦查实,马上杀掉。
再看贾敬之死,也是没有任何预示。雍正死于园明圆,位于北京城外,贾敬也一样是死在了城外。而且尤氏听到贾敬死后,便命人先把玄真观的道士们锁了起来,等贾珍来发落。
同样,乾隆最后将那些道士驱逐回原籍,意在掩盖雍正的真正死因。如果杀了他们,那就等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曹雪芹将雍正之死嫁接在贾敬身上,揭示出雍正的真实死因,实际上这是在诋毁皇家的清誉,在打乾隆帝的脸。
曹家是在雍正上台后被抄家的,可以说,雍正上台彻底改变了曹家的命运,曹家从此走向衰落。作为曹家的后代,对雍正没有好感。
因此,既然贾敬的原型有可能是雍正帝,那么作为一家之主的贾母,在贾敬死后,亲自前往祭灵,在灵前大哭,这是带有讽刺意味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