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0月19日晚11时30分,对于多数人来讲很平常,可对于空军驻河北沧州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的飞行副团长刘明、胡绍恒来说,可能会终生难忘。他们亲眼目睹了UFO——不明飞行物并驾机追赶至12000米高空。
这天,白天飞过五个起落,晚上又参加夜航指挥的李锁林司令员显得有些困倦,收起文件夹正准备下楼休息。突然,“呜,呜,呜”,一号雷达报警!接着,又有三部雷达报警,空中有一个飞行实体在移动,目标就在机场上空,并迅速向东北方向移动。
与此同时,正在机场工作的地面勤务人员发现上空有一个亮点,开始像星星,后来变成两颗并排的“星”,一红一白,两颗“星”还在不停地旋转。渐渐地又变成一颗,“星星”大了,像一个“短脚蘑菇”,下面似乎有很多盏灯,其中一盏较大,不停地向地面照射。
这是什么?李锁林司令员立即警觉起来。他当即下令查明情况,并向上级汇报,然后请战出击。很快,航管部门证实,此时没有民航机通过这个机场上空,兄弟单位的夜航训练也在半小时前结束。
“很可能是外来飞行器!”李司令员凭着军人特有的敏感和警惕决定:部队立即进入一级战备!夜11时30分,标图员报告,飞行物已移至青县上空并悬停在那里,高度1500米。刘明副团长和胡绍恒大队长同驾“歼教六”飞机紧急升空,飞到青县上空,很快就发现了那个飞行物,它就像科幻片中描述的那样,圆圆的,顶呈弧形,底平,下面有一排排的灯。光柱向下照,边上有一盏红灯,整体形如草帽。
“靠近它!”李司令命令道。刘、胡二人推动油门,离“草帽”将近4000米时,目标突然上窜。二人立即拉杆跃升。当飞机上升到3000米,发现目标已经飞到飞机的正上方。显然,飞行物上升的速度比飞机更快。硬拼不如智取。两名飞行员便掉转机头,下降高度,佯装离目标而去。那怪物果然尾随而来。
飞机突然加力拉起,一个筋斗倒扣,想以此来抢占制高点。但当飞机改平飞时,却发现目标像幽灵一样,早又上升到高于飞机2000米的位置。刘副团长打开板机保险,套住瞄准光环,请示“司令员,干掉它吧!”,李司令沉着地指挥道:“不要着急,先看清楚是什么。”
于是他们追呀追呀,可就是赶不上那个飞行物,当飞机上升至12000米时,目标已上升到20000米高空。这时,飞机的油量表指示告警,李司令员果断命令飞机返航,地面雷达继续跟踪监视,当另两架新型战机准备出击时,不明飞行物不见了。
以上这段精彩的文字描述,如果不加以详细解释,恐怕很多人都会误以为这只是科幻小说里描写的片段。
然而,事实是,这段精彩的文字报道,出自于1998年的《河南日报》和《河北日报》。
要知道,《河南日报》与《河北日报》都是河南、河北最具官方性的新闻媒介机构,其新闻报道素来讲求严肃性,既然两家官媒机构都在同一时间段纷纷报道了河北沧州的UFO事件,显然,发生在河边沧州空军基地上空的“不明飞行物”事件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具有相当可信度的真实事件。
也正是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媒首度发声报道的UFO事件,因此,发生在沧州上空的UFO事件实际上就是中国首例有官方媒介证实的UFO案。
“沧州UFO案”距今已经过去了整整20多年了,疑案迷云中的人事也早就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愈发模糊了起来,今天我们换个角度,赶在美国UFO报告即将解密前,用全新的角度来审视20多年前“沧州UFO案”的始末吧!
1998年10月19日11点左右,河北沧州空军某机场上空发现不明飞行物。当时雷达屏幕显示:空中有一个实体在移动,就在机场上空,正迅速向东北方向飞去。与此同时,机场上的地勤人员发现了头顶上空有一个亮点,开始像星星,一红一白,两颗星在不停地旋转。可能由于飞行物降低了高度,轮廓变大了看上去像一只短柄的蘑菇,下部似乎有很多灯,其中一盏较大,一直向地面照射。
恰逢当夜,执勤的正好是李锁林司令员,当他发现雷达屏幕上不断闪烁着“不明飞行物”高度运行的轨迹时,他一边下令出动战机升空查清情况,一边向上级及时汇报情况。
也就在李锁林紧张系统地调度人员安排之际,航管部门传回消息,当晚沧州的夜空上,没有任何一架民航飞机途经此地,而此时,兄弟单位的夜航训练也早已于半小时前结束。
也就是说,此时沧州空军基地上空出现的飞行器不属于国内任何一家单位。既然如此,那有没有可能是境外的不明飞行物呢?
正当李锁林陷入沉思之际,空军总部又传来消息:暂未发现境外有任何可疑的飞行器侵入我国领空。
既不是境外飞行器,也不隶属于国内任何单位,莫非这凭空出现在沧州上空的,不是地球人制造出来的产物?
就在李锁林内心泛起了嘀咕时,晚上11点30分,雷达报告飞行物已到河北青县上空并悬停在那里,高度1500米。
作为有着极为丰富经验的飞行员,此时的李锁林开始意识到事态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对方的飞行器似乎超越了目前人类认知的范畴。
而也就在他发布战机升空的命令后不久,随着一发绿色信号弹升空,一架歼教6型飞机打开加力拖着锥形的火舌轰鸣着飞入夜空,飞行员是飞行副团长刘明和飞行大队长胡绍恒。他们驾驶飞机到达目标所在位置,根据地面指挥的方位、高度,很快发现了一个飞行物:圆形轮廓,顶部呈弧形,底部平,下部有一排排的灯,光柱向下,边缘有一盏红灯,整个形状像个巨大的草帽!
夜航指挥命令飞行员靠近那个飞行物。在距离飞行物大约4000米时,它突然上升。飞行员立即驾机爬高,当飞机升至 3000米时,这个飞行物却来到飞机的正上方。这说明飞机头顶上的飞行物比飞机上升得更快。
眼见硬碰不行,两名飞行员默契地佯装下降飞行高度,故意与不明飞行物拉开距离,而不明飞行物也迅速紧跟而来,刘、胡二人瞬间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来了个倒扣筋斗,想抢在不明飞行物上方,近距离地看清这个东西是何方神圣。
然而,没想到,那架不明飞行物却在刹那间腾升到了高于我空军2000米的位置之上,智取不行,又无法查明对方的身份,看来只有来硬的。
于是,刘副团长打开板机保险,套住瞄准光环,锁定不明飞行物后,打算将其一举击落。娴熟地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刘副团长就请示道:“司令员,干掉它吧!”,由于此时李锁林尚未搞清楚对方究竟是何物,于是便沉着地指挥道:“不要着急,先看清楚是什么。”
刘、胡二人见状,只好暂时放弃了击落不明飞行物的打算,继续尾随着不明飞行物奋力直追。可当飞机上升至12000米时,目标已上升到20000米高空。敌我双方飞到了山东上空时,飞机的油量表早已响起了警报声,无奈之下,李司令员只好命令飞机暂时返航,由地面雷达继续跟踪监视,而正当另两架新型战机准备出击时,不明飞行物却像幽灵般地消失在茫茫的夜空之中不见了。
不明飞行物究竟是什么?至今都没有定论,不过,据《科技日报》的记者沈英甲撰写的采访报道:
1999年3月初,在南方某地巧遇曾指挥军用飞机追踪不明飞行物的李司令员,在充满南国情调的棕榈树下,李司令员在重叙往事时,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细节,给采访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
“两位有精湛飞行技术的飞行员几次逼近不明飞行物,都发现在这个碟形不明飞行物下部有一圈绿色灯光,其中有一盏红灯,它的正下方伸出两根光柱向下照射。
令人吃惊的是,这两根明亮的“光柱”并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光柱那样,一直照向远处并扩散开,而是像两根发光的实体,从不明飞行物下部伸出来后,在一定长度上便截止了。至少在今天,人类还没有掌握如此先进的控光技术。”
我曾问李司令员,不明飞行物是什么形状,他伸手捏起了茶几上的茶杯盖说:“就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根据《科技日报》的记者沈英甲撰写的采访报道,虽然李锁林司令员也搞不清楚不明飞行物具体是什么东西,但有一样却可以得到证实,即李锁林口中所描述的“不明飞行物”与国外长期以来所报道的UFO几乎无异。
从形制和技术上来看,李锁林描述“不明飞行物”的形状类似椭圆形的茶杯盖,且该“不明飞行物”下部有一圈绿色灯光。而更为离奇的是,在“不明飞行物”的下方有一盏红灯,它的正下方居然能射出两道像柱子一样的可控光柱,远远看上去,似乎就是两道透明的发光实体。
而这种极其先进的控光技术,别说是上个世纪90年代,即便是到了今天,我们人类依旧没有掌握此项技术,因此,可以大胆地推测,沧州上空出现的UFO绝不是人类的飞行器,因为人类的飞行器无论是从形制还是技术等方面,远远达不到李锁林所描述的那样。
除此以外,从雷达工作的原理上来分析,沧州上空出现的一架“不明飞行物”是实打实存在的空中飞行器,尽管这个“不明飞行物”非常先进,但整体却含有大量金属。按照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设备的发射机通过天线把电磁波能量射向空间某一方向,处在此方向上的物体反射碰到的电磁波;雷达天线接收此反射波,送至接收设备进行处理,提取有关该物体的某些信息(目标物体至雷达的距离,距离变化率或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
而要实现反射波能被雷达完好地接收得到,前提就是雷达搜索范围之内的物体必须是金属,否则,雷达很难发现天空中的不速之客。
也正是基于此种缘由,尽管沧州上空的UFO事件至今仍旧扑朔迷离,不知侵入茫茫夜空之中的UFO究竟所为何物,但若以我空军飞行员观察到的该UFO的形制和技术等因素上来分析,毫无疑问这并非是一架简简单单出自人类之手的“不明物体”。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沧州UFO案见报后,已故天文学家、UFO研究专家王思潮,曾打电话给河北沧州某飞行试验训练中心的宣传干事,提出希望共同研究的请求后,空军宣传干事却回复称军方会自己研究,这件UFO谜案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事件发生至今已有将近二十年,但人类公开的UFO研究进展并不大。现在唯一值得期待的便是美国即将解密的UFO报告,或许当这天真正来临之时,困扰人类几个世纪的谜团也许或拨开迷雾见晴天了吧!
我是历史侦查处,下期精彩内容,我们再见,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订阅公众号历史侦查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