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佑着中华民族世代繁衍生息,至今仍然散发着它不朽的光芒。现年55岁的王学清,出生在遂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在他心里,一直萦绕着中医情、家国梦,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心声。
父传子承,秉持中医正道
王学清说,祖辈以草医草药为主,爷爷的爷爷就行医治病救人,祖父将中医和基础的外科相结合,用刀子给病人切痈疮,用草药给病人治病,还把治痈肿疮疖外敷药传承给了他,就是用野猕猴桃根加蒲公英捣烂,辅以服用熬制的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为主方,一周就可治愈。
此后,父亲又苦心钻研,他擅长儿科、妇科 、内科。在新中国成立前开办了诊所,后来响应国家号召,公私合营并入国有医院,在医院担任坐堂医师几十年,悬壶济世,有口皆碑。
从小,王学清就看到父亲用针灸治疗那些小儿麻痹症、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开些效果很好的疏通经络中药,让不能走路的可以行走,不能说话的能开口,还有很多不孕不育的病人来找父亲医治。
1981年,父亲退休,按照当时国家政策,15岁的王学清被分配到县医药公司,在边远山区乡镇药房工作。当时还是毛头小子的他,对未来并没有什么规划。父亲告诉他,“必须学中医,将祖辈医术传下去。”并让他着手好好背医书。
说起这件事,王学清不好意思笑了笑,紧接着说道:“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背《药性赋》,背得很不通顺,父亲突然拿起抽烟的长烟斗,照着我的脑袋连敲两下,头上顿时起了个包。父亲生气地骂道,药性是医学的基础,医者最严谨,一本《药性赋》读了一个月还磕磕巴巴的,读书要用心去理解去揣摩,否则读了也没用。从那以后我更加用心的刻苦钻研,每个月放假回家都去父亲跟前背医书,尽管后来还被严父打过几次。”
行医路上,给予王学清帮助的好人很多。当时诊所有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杨占奎老中医,共事四年里,时齡七十岁多的杨中医,可谓倾囊相授。
首次独立行医,王学清终生难忘。那是一位五斗江乡的中风病人,60多岁的陈姓老奶奶,刚刚瘫痪在床,服用王学清配制的中药三个多月后就能下地,扶着床边走动了。之后,又继续治疗了两个多月,病情大为好转,不仅生活能自理,后来还能帮着做简单家务。那年,王学清22岁,父亲感到很欣慰。
1997年,王学清取得中医师证书,1998年,又考入井冈山大学中医函授班,学习临床医学专业,2003年,拿到执业医师证书,系统学习现代医学理论,并与祖传医术相结合,在传承中也清晰了目标。在学习中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加强中医內科、儿科、皮肤科、妇科、针灸,以及心脑血管病、脾胃病、肾病、肿瘤、周围血管病等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专科专病。同时,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推广中医治未病,实现中医治未病先治,拓展治未病服务。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而创新则是中医药发展的时代活力。1993年,王学清辞职在县城创办了中医诊所,2003年,创办三和大药房,如今有三家连锁。“传承师古不泥古、创新发展不离宗”,我开办药房,也是为了行医治病方便,力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用创新来提高临床疗效水平。
王学清说,唐朝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能够在发现端倪之时干预,防微杜渐,那才是高明的医生,他就曾经治过这么一个病人。
2018年9月30日,双桥乡患者林某某前来就诊,自诉婚后一直不孕,经医院妇科检查无排卵性月经,王学清诊断:血虚肾亏,下焦寒冷。经行量少,推后二十多天,白带量多,腰痛,下肢酸软乏力,舌苔薄白脉象细缓。治法:养血补肾,温暖下焦,处方用四物汤加煅紫石英、盐菟丝子、巴戟天、荔枝核、淫洋藿、枸杞、淮山、紫河车。水煎内服,每日一剂,连服二十天,月经正常,显示已有排卵现象。2019年3月24日,患者前来报喜说已怀孕三个半月,经县医院B超 检查为双胞胎,这让王学清特别欣慰,更加坚定走中医治疗这条道路。
世家根性,谱写“王氏中医”篇章
在王学清心目中,一个好中医要达到五个标准:首先,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得到病人的信任,才能说服病人遵医嘱用药;其二,渊博的学识,能够精准判断病情;其三,没有私心杂念,组方价格低廉疗,效精准狠;其四,敏锐的观察能力,能注意到病人的细节;其五,医德医风更重要。
想要处理好医患关系,一定要做到很有责任心,关爱每一个病人。2015年,恰逢王学清出门办事,一位从海南慕名而来的急性肝病患者为等其归来已在宾馆住了五天。知情后,他忙完事后火速赶回,不但用心施治,还厚待。经过三个多月家传草药治疗,病人顺利痊愈。
每每遇到一些人认为中药不好吃或者吃不下的,王学清总循循善诱,通过数次中医中药治疗,让病人感受到变化,从而积极配合。
66岁的男病人郭圣重,患有左膝关节刺痛伴脑梗阻病史,平时只能平躺着,在别处治疗大概两个多月,起色不大,便来向王学清求治。看到病人顾虑重重,王学清先给病人针灸,再开了一周的中药,经过4次治疗,便能站立、走路、做事了。
在遂川,历来每逢端午节,当地都有吃端午茶的风俗习惯。每年这个时节,王学清总会用专门配制的食材药材熬制好端午茶,用保温桶装好了,摆放在诊所、药房门口,供前来就医和过往行人饮用,年年不辍,坚持至今。
矢志不渝,代代传承中医文化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中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视程度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在目前肆虐全球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中药成为中国抗击新冠病毒身手不凡的“独门利器”,威力不容小觑,引发全社会新的思考与关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谈及中医对人们及时医治、及时调理,提高健康水平方面的作用时,王学清认为中医历来重在“治未病”,防止机体或局部出现疾病是保持健康、延年益寿至关重要的环节。与其病后治疗,不如提前预防。病入五脏半死半生,而病前防治,事半功倍,可望十全。疾病的发生是内外病因综合所致的结果,有效预防的关键在于仔细审查机体内外存在的致病因素,考察疾病发生发展的趋势,通过观察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定期就医,由医生辨证分析,根据人体内部阴阳气血平衡、脏腑之间协调,同时要“顺应四时”,根据外界环境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中国的古话讲“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悬壶济世、救死扶伤可以说是古老的中医文化的一种传承和一种传统。中医学的繁衍、传承、绵延不断,与家传、师承教育以及现代教育密不可分。
王学清认为,中医传承最大困难在于,随着西医进入我国并占据统治地位,更因一些国人自贬和歧视中医,社会环境中缺乏中医文化的系统教育和熏陶,并且中医的见效又相对较慢,导致民众患病后主动选择中医诊治的意向偏低,往往是医院治不了啦,无奈之下,才想到找中医给救治,中医市场占有份额不高,综合效益欠佳,面临着不能低估的发展困境。
如何扭转现实,王学清认为,国人必须要认清形势,敢于担当,面对困境,知难而进。在文化自信视野下,找准实现中医文化传承和发展路径。坚定文化自信,永葆中医事业的生命力,创新传播手段,推动中医事业的振兴发展,树立融合与共享理念,实现中医文化的当代价值,助力中医在继承中谋创新,重塑中医形象。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王学清一生立志,孜孜追求的中医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他每天要接待为数不少从各地慕名而来的病人,最多时五六十个人,即便出外参加会议临出门前,还在接诊病人。往往是人在外地,打开手机,首先跳出的短信消息就是护士助手发来的“今天病人特别多,你又不在诊所。”
谈及未来的发展,王学清诚恳地说:“要不断创新方式,辨证论治,理、药、方、法,提高医术,实现人生价值,做一个合格的中医传人。”他将希望的眼光落在学医的儿子身上,“还是希望他接过衣钵,那是用几代人心血铸就的精神财富,要代代传承!”
(作者:邱纯、杨唐达、刘祖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