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7日,湖北40.5万名考生走进考场,比去年多了几千人,但仍远少于河南、广东等高考人数,今年大学录取率将维持去年水平。
最近几年湖北省高考人数逐年下降,从去年开始又呈回升态势,但目前上大学已经较15年前容易了很多,相反现在中考普高录取率一直不高,反而成了发力点。
武汉市武钢三中语文特级教师
邹正明
体现“新课标”命题原则
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积极导向作用
新高考Ⅰ卷要求考生结合毛泽东论“体育之效”的相关材料,写一篇体现考生感悟与思考的文章,规避了近年来高考以及模拟训练出现较多的情境化任务驱动型应用文写作,有些“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该作文题体现了2020修订的“新课标”中“测试形式要创新,不应固化,以避免形成新的应试模式”的命题原则;其次作文题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发展与育人模式变革“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旨在发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与2019全国I卷“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劳动教育作文形成互补,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命题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导向作用。
同时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要求阐述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与去年新高考全国I卷(山东卷)“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以及今年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命题方向一脉相承,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思维品质,重在考查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卢雄飞
材料呈现很强的思辨性
又与高中生学习生活经验紧密勾连
高考作文命题的重心实质上落在对学生写作主体能力——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考查上面,即希望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真实地表达他们对社会、现实人生的所观所感所思,以及在这一基础上对未来的希望和想象。
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仍旧是新材料作文,命题的思路在继承全国卷近几年的传统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的创新——在试题的呈现方式上,材料呈现出很强的思辨性,但“体育之效”能与高中生的学习生活经验紧密勾连,可以说,它为每一个学生都提供了写作空间,真正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考查。
就材料来看,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改变人的身体状况,这是每一个中学生都有的亲身体验。材料后面部分提出强者不可滥用其强,弱者不必自悲,强调强弱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对材料前面部分一个自然、合理的延伸。这两者都符合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深度。材料核心信息清晰、简洁,没有审题障碍,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作文的写作。
·参考立意1:
从变化发展的观念辩证地思考强弱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看似简单但有难度的立意。“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这句话带有很强的使命意识。材料中的“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是进行辩证思考的基础,这里面也蕴含着对滥用其强者的批判和对弱者自强的赞扬,学生在这方面应结合现实予以生发,突出作文的时代性。
·参考立意2:
思考如何使个人、集体、组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由弱变强也是一个明显的立意。“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身体锻炼如此,我们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未尝不是如此,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又未尝不是如此呢?学生可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生活论述弱者自我精进、奋发图强而至于强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可讲述弱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成为强者的故事。
·参考立意3:
论述一个人、一个集体或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不能滥用其强,否则也会转为至弱也是一个不错的立意。“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学生同样可以很自然地从这里展开联想,比如某位同学恃强凌弱导致自己的失败,一个组织、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恃强凌弱导致由盛而衰等等。学生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很快进入写作,并能结合自己的写作特长自如地选择文体。
·参考立意4:
从正确地看待个人的强弱,坚持自我修为方面进行立意也可以。“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身体,强不自喜,弱不自卑,做到勤加锻炼,不断强健自己,这种不卑不亢、追求自我成长的过程和人生的成长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渴望自己能够旷达乐观,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从而改变自己目前的处境,使自己变得更强。
作文题在立意上有这样一些思维的发散点,很好地体现出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包括立意上的开放性和文体上的开放性。学生只要联系材料一个层面的意义,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学习生活生发开去,就能写出一篇真正属于自己的好作文。
7日9点,随着清脆的铃声
2021湖北新高考开考
40万学子迈入考场
挥洒青春,成就梦想
今天上午,第一场语文考试已经结束
2021年湖北高考作文题揭晓!
今年
湖北语文科目
使用的是全国新高考Ⅰ卷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还记得你当年的高考作文题吗?
一起看看
过去十六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
2020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8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7年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2016年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015年
喷泉与泉水
材料: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默默不语的泉水的不断聚集,才有地上那一股股清泉的不停喷涌。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4年
山顶的风景
材料: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时候,碰到山上旅行团下来,问山上风景,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来的游客,有人说风景好,有人说不好。最后他们上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他们有的人觉得风景好,有的觉得不好。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013年
材料: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材料写作文。
2012年
科技的利与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杜甫的诗《春望》为材料,谈及时代进步,信息技术全球化,手机邮件等高科技发展,书信等方式被取代,有人叫好有人反对,你怎么看?题目自拟写作文。
2011年
请以“旧书”为题写一篇作文。
2010年
幻想与现实
材料:孙悟空的筋斗云,哪吒的风火轮,都是神奇想象的产物,寄寓了人类渴求飞速先进的美好愿望。谁能想到,晚清幻想小说《新中国》预言百余年后在上海陆家嘴一带举办万国博览会,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的梦想”从地球到月球“,在今天会成为现实?幻想源自人类的求知本能,展现了人类非凡的想象力。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根据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2009年
站在____门口,半命题作文。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008年
举手投足之间
你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你是随手把树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长了癣的流浪狗走近你,你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你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你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你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你与别人如何擦肩而过?你怎么从小贩手中接过找来的零钱?你如何低头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带?你,独处时如何与自己相处?
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2007年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2006年
在汉语中“三”是个有意味的数词,构成了很多词语,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产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
请根据你对以上词语或你所熟悉的其它带“三”词语(注意“三”在词语中的含义)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可以就某一个词语联想思考,也可以把几个词语联系起来思考。
2005年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有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日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