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谚被视为上海语言的精华,也是海派文化的亮点,集中收录于陈行人胡祖德编纂的《沪谚》和《沪谚外编》之中,是成书最早的上海民间谚语集,反映了旧时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陈行地区是“上海县城隍”秦裕伯的故乡,区划建置稳定,各村宅都有不少能唱善说者,以朴实机趣的言语,浓缩当地风土人情,评论世态善恶美丑,反映各自喜怒哀乐,调节周边人际关系,既富有口头文学的独特魅力,又凸显当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
2007年6月,陈行谣谚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6月,沪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谚语是民间语言的智慧结晶
上海也有阿拉本地的谚语:沪谚
沪谚,侬听过几句?
侬会说几句?
沪谚考考你↓↓
小编说上句
你能答出下句吗?
滑动查看答案
临时抱佛脚
越抱越蹩脚
筷子夹肉骨头
三个光棍
眼睛一霎
老母鸡变鸭
沪谚
是沪语发展中留存下来的活化石
作为本地的谚语
听来和我们现在说的上海话不一样
它生动记录了
以前上海的市井生活
也饱含着生活的智慧
而这沪谚的发源地
就在闵行区陈行地区
今朝
小编就给大家讲讲“沪谚”的小知识吧~
据考证,“沪谚”的中心流行区就在原浦江陈行地区。“沪谚”编纂大师胡祖德也是原陈行人。陈行人喜欢讲老古话、猜谜语、唱山歌。胡先生通过讲、用、推广、收集并举的方式于1900年左右用数百条俗语、俚谚汇编成一册《松江俗语》,并于1914年扩编成《沪谚》,付梓谚语1000多条。
来自日常生活的沪谚,可根据内容分为时政、修养、事理、社交、生产、自然等类别,具有四大特征:一是使用原生态的老派上海方言,可称为“历史活化石”“文化土特产”。二是真实反映旧时上海乡村农耕生活和市井平民生活风情。三是由于人口多,民风扬,题材广泛,层出不穷,词条蕴藏量大于社会形态单一的地区。四是修辞手段丰富,话语“煞根”到位,却又充满善意。
下面来看一些小编为您准备的沪谚选段,看看哪些话是小时候父母对你说过的,或是你拿来教育过他人?
“沪谚”诙谐、有趣,给人启迪、规劝、警戒,内容也十分丰富,不仅包含了长期流传在民间的谚语、歇后语、缩脚韵、童谣、民谣、谜语,还包括本地闲话、外来语言,甚至外国流入的常用语。
沪谚传承
作为一项口头文学,沪谚的保护与传承绝然不同于“技能类”、“曲艺类”等可见、可动、可表演的项目。说沪谚首先要会说沪语,但现在说沪语的人越来越少,小孩大都不会说沪语,而沪语沪谚说得很溜的人,却已经都五六十岁以上了。“沪谚”的传承成了一个难题。
2010年6月,张石明和周曙明一起被确认为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张石明
浦江镇东风村人。近20年来,广泛收集本地口头文学,擅长应用俗谚俚语编写广播稿、文艺节目,并在传承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
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周曙明
浦江镇苏民村人。自幼爱听母亲、姑母等吟唱山歌。1982年起注意采录,曾参加民间文学集成普查工作。以学校为阵地,积极传播民间文化。
作为“沪谚”的代表性传承人,张石明和周曙明深觉责任重大,“一定要方设法做好保护与传承工作,至少不能让‘沪谚’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消亡。”
2012年,张石明和周曙明在浦江镇各个居村开设沪谚讲座和沪谚知识竞赛,为社区群众提供生动直观的沪谚非遗体验,其“沪谚传承”课程被列入浦江镇社区学校课程菜单。至今在浦江镇各居村、社区学校等教学点开设的“沪谚”系列讲座200多场,受到了广大文化干部、社区居民与学校师生的欢迎。
他们还与其他几位传承人一起,先后编辑出版了《上海抗战民谣选集》、《沪谚里的家训家规》等沪谚童谣相关的书籍及《沪谚读本》、《浦江土语》等沪谚相关书籍。2017年起开始编辑《浦江谜语》,并于2019年8月正式出版。
编辑:方佳璐
(点击图片查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