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被誉为“戏曲的摇篮”。根据2016年全国地方戏曲剧种剧团普查结果,山西现存剧种38个,数量排名全国第一,有部分属于濒危戏曲剧种。
6月9日,记者从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加强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的保护传承,该厅制定了《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工作方案》(简称《方案》),启动“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
列入“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中的剧种包括山西赛戏、锣鼓杂戏、河东道情、平陆高调、洪洞道情、芮城扬高戏、浮山乐乐腔、晋中弦腔、凤台小戏、高跷竹马戏、汾孝秧歌等由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山西省26个濒危戏曲剧种。
《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十四五”期间,通过启动实施“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抢救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扶持重点传承院团,培养传承人才;复排新创一批濒危戏曲剧种剧目,举办展演活动;整理和推出一批濒危戏曲剧种研究成果,推动濒危戏曲剧种创作和院团发展。
《方案》指出,2021年底前,各级文旅部门要开展全省濒危戏曲剧种、剧团普查,建立戏曲数据库,形成完整的普查报告;将所有列入“山西省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程”中的剧种纳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评定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保护单位;将各市抢救工作实绩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
2023年底前,山西将编撰《山西濒危戏曲剧种全集》;广泛收集濒危戏曲剧种的剧目、音像资料,对濒危戏曲剧种手抄本剧本进行数字化整理、保存,并出版专辑;各市要积极争取工作经费,开展濒危戏曲剧种“音配像”“像音像”工作;编辑出版一批反映山西濒危戏曲剧种的优秀书籍和音像制品。
此外,《方案》还具体规划了从加强剧目创作、抓好人才培养、改善演出条件、支持院团建设、搭建展示平台、推进惠民演出、加强普及推广、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做好濒危戏曲剧种抢救工作。
责编:杨晓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