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天生犯罪人”的存在呢?
先写几个震惊世界的未成年杀人案例:
①
目前为止,世界上年纪最小的连环杀人犯只有8岁。他是来自印度慕沙哈日村一个名叫阿玛吉特的男孩。
阿玛吉特杀的第一个人,是小他1岁的堂妹。那时,他年仅7岁。
仅过去半年,阿玛吉特再次犯案,又残忍杀害了他只有8个月大的亲妹妹。
2007年,8岁的阿玛吉特第三次杀人,受害者是邻居家6个月大的女婴。
当警方介入调查后,阿玛吉特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无任何愧疚和惊慌的神色,反而面带微笑,还找警察要饼干吃。
(阿玛吉特)
据犯罪专家沙特鲁丹·库玛分析,阿玛吉特有行为障碍,他无法判断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很容易被一点点小事给激怒,且伴有严重暴力倾向。
行为障碍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也可能由于凶手的大脑发生巨大化学变化而引起。所以目前阿玛吉特不仅被关押在少儿收容所,还要接受心理干预治疗。等到他成年后,再关到成人监狱。
阿玛吉特在这么小的年纪就三次虐杀女婴和女童,其犯罪行为即使有后天环境的影响,恐怕也逃不开“犯罪基因”的作用。
②
1993年2月,英国利物浦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虐杀2岁儿童案,作案的两个凶手乔恩和罗伯特年龄都只有10岁。
二人经常结伴偷窃,有一天闲得无聊,乔恩和罗伯特想出一个邪恶的坏点子。他们决定去绑架一名幼童做游戏。
2岁男童詹姆斯·巴杰尔,当时正在商店门口等妈妈结账,成为了乔恩和罗伯特选中的“猎物”。
他们先是用糖果引诱詹姆斯走出购物中心,沿着利物浦运河走了四五公里,受害者开始哭闹,乔恩和罗伯特对此十分不耐烦,当街对詹姆斯拳打脚踢。
陆续有38个路人目睹了乔恩和罗伯特的施暴过程,仅有两人出面制止,乔恩和罗伯特用谎言骗过了出面制止的路人。
后来,二人将詹姆斯带到了沃顿小镇的一处靠近安菲尔德公墓的铁道旁,这个地方非常偏僻,附近都没有人经过,对其受害者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残暴凌虐,包括往眼睛里倒颜料,逼迫詹姆斯吃下他们偷来的电池,把电池插入詹姆斯的肛门,暴力弄翻詹姆斯的生殖器包皮……根据尸检报告,受害者全身共有42处损伤,但没有一处是致死伤,也就是说受害者是慢慢受尽煎熬后折磨致死的。
事后,乔恩和罗伯特害怕事情暴露,他们把詹姆斯的尸体放在铁轨上,把尸体头部埋入道渣里,企图伪造詹姆斯是出事故死亡的假象。因此,受害者的尸体被路过的火车轧成了两截。
1993年11月1日,普雷斯顿皇家法庭(PrestonCrownCourt)正式开庭审理此案。有近500名示威者集结在法庭外要求重判凶手。
在法庭上,两人坐在被垫高了的椅子上,除了面对谋杀、绑架及绑架未遂的指控时均全盘否认,此外便一直保持沉默。在审判过程中,艾琳·维扎德博士给做乔恩和罗伯特做了一系列能力判断题后,确认两人“完全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
也就是说这两个坏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残暴的,是伤害他人的,但他们依然以此为乐,且毫无任何悔过之心。
才10岁啊,就能恶毒到这种程度,哪怕乔恩和罗伯特的原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我也认为不能完全为其犯罪行为总结分析。
③
2010年,广东番禺13岁的韦某掐死同村的4岁男童,动机不明。因当时韦某未满14周岁,没有承担刑事责任,只判了韦某的父母向受害人家属赔偿9万元,但韦家一直以没钱推脱,因此受害者家属没有拿到一分钱赔款。
2011年,韦某再次犯案,用刀捅了同村的6岁女童,还好被受害者家属及时发现送往医院,救回一条命,但被评为10级伤残,事发后多年,受害者还经常做噩梦。法院判韦某父母向受害者家属赔偿2万元医药费,在判决下达后,受害者家属向韦某父亲追讨药费多次未果,后来韦父走了,连人也找不着了。
除了以上两起有直接证据的伤童案件,韦某无直接证据的伤害孩童事件还有4宗,其中两死两伤。
2015年,韦某减刑释放后仅2个月,再度犯案。
在番禺区石壁街韦涌村广明高速高架桥下,韦某看到11岁女孩小盈独自一人行走,便起了歹心,于是捂住小盈的口鼻拖到桥底的偏僻处实施了性侵,然后将小盈杀害并逃离现场。十几个小时后,韦某落网。
当地小学老师回忆韦某是个报复心极强的人,也毫无纪律可言,更不畏惧任何人。老师要是批评了韦某一句,他就会说叫老师小心点,他一定狠狠报复回来
韦家一共育有5个小孩,除了韦某,其他4个小孩均很正常。韦某的伯父说,他爸妈是该说的也说了,该打的也打了,真不知道要怎么管了。
④
2018年,美国一个年仅10岁的女孩因嫌6个月大的婴儿哭声吵闹,将其摔在地上,活活踩死。
该女童是被开日托中心的养父母收养的,虽然没有相关新闻详细报道养父母在教育引导上出了什么问题,但警方介入调查后发现,该名女童回答问题沉着冷静,即使是满口谎言,也丝毫不慌乱。
女孩谎称她并非蓄意,只是抱婴儿时不慎跌倒,婴儿随之摔在地上,头部撞到了桌脚,她想去抱起婴儿,却不小心踩到了婴儿的头部,导致该名男婴意外重伤死亡。
法医尸检结果却与女童的说法不一,婴儿的伤并非意外所致,而是人为反复踩踏引起的颅内大出血,绝对是故意杀人。虽然女童作案的时候还是未成年人,但是美国相关部门还是以一级故意杀人的重罪将涉事女童起诉。
但凡一个正常人对着毫无反抗能力的婴孩,都会情不自禁的生出怜爱之心,最起码不忍对其做出如此残暴的行为。什么人才如此可怕?无良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反社会人格。
反社会人格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呢?
都有。
最早提出“天生犯罪人”理论的人,叫龙勃罗梭。
他起初是一名军医,后来又进入监狱当医生,开始对成千上万的犯人做人类学的调查,并进行大量尸体解剖,他发现很多一级重犯的头颅枕骨部位有一个明显的凹陷处,它的位置如同低等生物一样,恰在枕骨中央,属于蚯突肥大,像是返祖的原始人类和低等生物。
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龙勃罗梭继续做大量的解剖研究,他认为天生犯罪人具有生理和精神两方面的特征:
1、在生理上,他们往往具有扁平的额头,头脑突出、眉骨隆起、眼窝深陷、齿列不齐。非常大或非常小的耳朵等……
2、在精神上,他们往往痛觉缺失,视觉敏锐,极度懒惰、没有羞耻感和怜悯心,病态的虚荣心和易被激怒等……
在进化论的强烈影响下,龙勃罗梭将天生犯罪人的原因归纳为遗传和变异,并且他认为两个犯罪家庭联姻后,遗传的影响会更大。
当时,天生犯罪人理论遭到了许多犯罪学家的抨击,因为传统刑法理论推崇的是意志自由论,认为人们实施犯罪是基于意志自由,自我选择的结果。
因此刑罚并不仅仅是为了惩罚罪犯,还在发挥积极的威慑作用,防止他人走上犯罪道路。而龙勃罗梭的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刑法的结论,既然天生犯罪人必然会犯罪,那么,刑罚就不可能对天生犯罪人产生任何威吓性效果。
龙勃罗梭晚年时期修改了他的理论,他不再认为遗传是犯罪的决定性因素,而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
虽然早期犯罪生物学的研究有片面、武断之嫌,逼格不严谨。但是生物学家一直都没有放弃对犯罪人的基因研究。
1965年,在英国苏格兰的一个医院,研究人员对其中315位男性病人进行了基因检测,这些病人都是极度危险、具有暴力和犯罪倾向而被关押。
结果显示,居然高达75%的病人染色体异常,是XYY型。(正常人的染色体只有23对,男性的染色体为XY型,女性的染色体为xx型)。随后,生物学家们又对几起恶性案件中的犯罪者进行基因检测,竟然全部都是XYY型。
《当良知沉睡》一书中,同样有提及反社会人格者非常容易犯罪,他们的大脑皮质机能异于常人。研究结果表明,在脑电活动层面,反社会人格对情绪性词汇(如爱、恨、舒适、痛苦、欢乐、母亲等)和非情绪性词汇(如桌子、椅子、15岁、后来等)没有太大的反应差别,而正常人对情绪性词汇的反应一定比非情绪性词汇更强烈。
“精神病学家黑尔(Hare) 在1970年曾提出他的生物学发现, 他通过测试脑电波发现, 变态人格的脑电波类似于正常人儿童期的脑电波, 有较多的慢波出现。”
“反社会人格障碍者的前额叶比正常人小15% (前额叶是紧急抑制攻击性行为的大脑区域) ; 他们的脑电波类似于正常人儿童期的脑电波, 有较多的慢波出现。”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发育不成熟,有的则是大脑边缘系统功能低下。
种种科学证据都在显示,天生的犯罪基因是真实存在的。
但是《天生变态狂》作者詹姆斯法隆,给我们更系统更学术的科普了这件事。
詹姆斯法隆是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专注研究大脑神经的科学家、终身教授,他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还开了三家公司。
2005年的某一天,詹姆斯突然发现自己的脑部扫描头像,和他长期研究的暴力凶杀犯脑图非常相似,都存在大脑边缘皮质的变异。同年12月,詹姆斯的妈妈给他介绍了他家父辈,原来詹教授的家族历史上出现了太多太多臭名昭著的变态杀手,有弑母的、有杀妻的,有奸杀修女的。
在后续的研究中,詹姆斯提出了他的三角凳构想,也就是引发心理变态的三个因素:①基因病变(战士基因)、②大脑损伤(自控力和同理心功能下降)、③环境因素(早期的生理/心理虐待)。
而詹姆斯本人有引发心理变态的两重因素,最终他却没有异常的人格缺陷,也没有变成变态杀人犯,还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其原因就是詹姆斯完善的家庭呵护和优良的后天教养。
这也佐证了龙勃罗梭晚年的理论,犯罪行为是遗传和环境的共同作用,而非完全由基因决定。
但是有爱的原生家庭就一定能治愈无良症吗?
也不绝对。
有少部分群体是没有任何共情能力的,周围的人哪怕再爱他,他也感受不到,这种人几乎是“无可救药”的。
一旦开始犯案,将永无矫正的可能,他们存在于这个世界,对其他正常人来说,太可怕了。
而且他们往往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有暴力犯罪的苗头了,很多国家已经意识这个问题,不设置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目前,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也提议将12岁作为各国最低刑责年龄的底限,并呼吁各国在此基础上提高。
现在,几乎每个月都有报复社会,无差别杀人的恶性犯罪事件,这也是我坚决不赞成废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死刑并不能震慑这部分无良症,但至少可以把他们没有进化好的犯罪基因彻底消灭掉。
【本文节选自《孽海》,周梅森,陕西旅游出版社,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