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青岛,一座独具风韵的城市,山海浑然一体,红瓦绿树交映,万国建筑争奇斗艳,新老城区相得益彰。“红瓦黄墙、蘑菇石、老虎窗、马牙石路”,城市的建设承载了百年历史的脉动,演绎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故事,是记忆青岛、品赏青岛、感悟青岛的丰富文化遗产。
顺着这些脉搏,我们尝试一段穿越式的回顾,一片土地,从人烟稀少,到人口大城,从小渔村到旅游大都市,每一个脚步,都留下无尽的故事。
1891年~1897年
发展的中心:衙门
1891年6月14日,清廷明发上谕,批准在胶澳设防。李鸿章随即开始谋划建设,派遣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兵前来胶澳布防。
章高元布防的时间并不是1891年,而是1892年的8月。其实,在1892年的六七月份,章高元就曾先行来到青岛,根据《申报》报道,是登莱青道盛宣怀和章高元、孙金彪一起来到青岛进行的实地勘察。
一个多月后的8月底,章高元就带领着登州广武营炮队驻扎青岛。胶澳设防工程随即开工。设防工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就连章高元母亲于1894年初去世,他都未能丁忧。由于工程吃紧,李鸿章奏请章高元“暂缓回籍”,光绪朱批“知道了”,成为经典。
当时青岛的规划主要是“开辟山路,填筑台基”“定置炮位、购备料物”“建立台基,填筑营盘”等。章高元除了建设炮台兵营外,还从旅顺运来了器材,在前海建立栈桥,作为军用码头。青岛从一个渔港、商港成为了军港,一个繁荣的小镇在胶州湾畔发展起来。有记载显示,至1897年前,青岛四方以南范围内,总人口约为一万人。这时的规划是以章高元的总兵衙门(现人民会堂)为中心区域。
然而,一双贪婪的眼睛盯上了青岛,那就是西方列强之一德国。其实,德国早就对青岛进行过秘密调查。1882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就提出了在胶州湾建设港口的建议。1896年8月,德国派遣德国远东舰队司令梯尔匹茨对胶州湾进行了秘密调查,1897年,德国海军部建筑顾问、海港工程督办弗朗裘斯潜入中国,对胶州湾进行了十分严谨的测量,一大波资料被送到新任东亚舰队总司令迪利斯的作战指挥席上。
经过一番谋划,1897年11月14日,德国借口“巨野教案”武力侵占胶州湾。自此,青岛的城市体系规划就此展开……
1898年~1914年
殖民者的99年计划
规划源自变化。
在登州总兵章高元率领队伍进入青岛之前,青岛百姓的生活是忙碌而平静的。青岛村是一个热闹的市镇,人们打鱼、种地,传宗接代,在即墨仁化乡的治理下,井井有条。
1891年6月14日,建置的消息传开后,没有过多的关于老百姓反应的记录。一年后,章高元率队上任,防御设施开建,胶州湾畔有了一丝紧张感。
外国列强的觊觎当时的清政府有所察觉,然而,防御措施还未建设完全,德国舰队便强行登上了青岛的土地。1898年3月6日,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获得了胶州湾包括南北两岸陆地面积550多平方公里的“租借权”。于是,他们的野心就在青岛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接下来的规划是他们99年的租借计划。不过,这次规划进行了10余次的调整。
1898年9月2日,德国胶澳总督府绘制了《青岛湾畔的新城市规划图》,是“青岛早期第一份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图”(《图说老青岛》,徐增娥文)。在这次规划中,规划范围西起西镇,东至会泉村一带,南起海滨,北至大鲍岛,大体限于青岛湾滨海一带。他们将这座海滨城市的性质定为德国在远东的军事基地和港口贸易城市。
港口贸易是他们优先考虑的问题,因为他们深层次的目的就是利益。他们首先考虑了港口、铁路和城市的整体布局,尤其是城市空间布局,“将青岛分为欧人区、华人区、别墅区、商业区、仓储工业区、港埠区等功能区。他们采取欧人、华人分区治理的模式,欧人居住区位于原青岛村周围,村西是商业和官员居住区,山坡高地以东的东大营和炮兵营处为别墅区和浴场区”。
1899年,德国胶澳总督府推出了新的规划,将青岛租借地化为内外两界,外界为李村,内界为青岛,青岛规划为青岛区、鲍岛区、台西区和台东区。总督府是城市的中心,道路设计采用了德国常见的自由组合与不规则的棋盘式相结合的手法,道路顺山依势而建。1901年前后,又规划建设台东镇和台西镇两个劳工居住区。
青岛最初的城市规划只做了约5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但台东、台西、大鲍岛和青岛各区之间大约跨越了20平方公里的空间。“1906年,青岛的第一个规划已基本完成,逐步形成南部沿海为行政、居住、商业区,西北侧沿胶州湾为港口、铁路、仓库和工业区的城市格局,奠定了青岛城市发展的基本空间形态”。
1910年,新的规划再次推出,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范围比原来扩大4倍,约为80平方公里。“商业区和港埠区为规划的重点。铁路和港口均扩展。市街规划向北和西两个方向扩展。北至海泊河口,在大港东南、贮水山的西北一带,即今天的热河路、辽宁路、泰山路交会地带规划了一处规模较大的商业区,南接今胶州路、中山路一带,东南与台东镇遥接,规划为青岛的大商业中心,向西则将市区与台西镇连成一体。城市南部为行政、居住、游览用地”。
德国越建设越觉得青岛是他们在东方的模范殖民地,于是一次次的更改规划,1913年的《青岛城市规划》地图上,可以看出他们的目标远远不止99年租借这么简单,新的规划取消了部分欧人区与中国区的限制,扩建了码头、兵营、跑马场,防止别国入侵,也许并没打算再还给中国。然而,日本的入侵彻底打乱了德国的计划。
1914年~1922年
“南宿北工”的带型格局
日德战争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日本厚颜无耻地夺走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视青岛为掠夺中国资源的最佳地点,于是他们将青岛作为了对华侵略的根据地。经济侵略、居民扩张,都是日本规划时主要的考虑因素。
为了达到长久盘踞青岛的目的,方便日侨永久居住青岛,成为“专管居留地”,建设日本“本邦人永久性的市街地”,实现霸占青岛的目的,日本进行了三期新市街扩张方案。
最终,青岛市区形成了5个区域:“一个是位于市区东南部的青岛区。其中的德古建筑均为日本接收,作为日本占领当局的办公处所及日人住宅。二是位于青岛区西北的大鲍岛区。作为日本人和华人商业区域,青岛第一繁华的商业街——山东町(中山路)贯通其南北,住宅主要为欧、华折中式的二层建筑。三是位于大鲍岛区以北的埠头区,邻近与大港相邻的新设工厂指定地,包括若鹤山(贮水山)的新市街地,是将来青岛贸易中心地域。四是位于青岛区东南的别墅区,是风光绝佳的风景区。五是位于大鲍岛区及埠头区之间的新市街,系新建的日本人街区,东部高地是称为‘新町’的日本人居住、娱乐区域,西部的低地聚集了一批大公司、大商店”。
所谓“新町”就是在聊城路、临邑路一带,大批兴建了日式小型民居。又在上海路和馆陶路、观象山麓和莱阳路、南海路一带,增建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不久,日本人又在辽宁路、广州路和西镇间的高地上增建住宅和商业区,并在大窑沟一带开办洋行。
值得一提的是,1919年的《青岛市街及附近图》显示,日本将青岛市区的土地分为了10个等级,用不同的颜色表示。第一等级在小港东侧,第二等级在中山路北段和市场路一带,第三等级在青岛湾延安、中山路南端、北京路、芝罘路等地,第四等级在大港南侧、火车站周边一带,第五等级是团岛地带,第六等级在汇泉湾北岸,第七等级在台西镇、跑马场周围,第八等级在青岛山西侧,第八等级是观海山以北等地,第九等级是台东等地,汇泉湾东侧为第十等级。同时,1917年以后,在四方沧口一带填海造地,先后建设了“六大纱厂”,在铁路沿线和胶州湾东岸形成了工业区。“南宿北工”的带型城市格局形成。
上世纪30年代
旅游城市的真正起点
1922年,经历了五四运动、巴黎和会,青岛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青岛,井然有序且发展迅速。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将青岛作为特别市。1933年,青岛市政府开始制定新城市规划。1935年,《青岛施行都市计划方案初稿》完成,并绘制了《大青岛市发展计划图》。这是第一份由中国人制定的带有城市总体规划性质的青岛都市计划。
青岛作为旅游城市的概念也从此时提出。
该规划把青岛城市性质定位“中国五大经济区之一黄河区的出海口,工商、居住、游览城市”,人口规模设定为100万。“规划范围向北扩至沧口、李村,向东展至辛家庄、麦岛,总规划面积为137.7平方公里,城市布局形成南北带形发展形态。全市分区计划分行政区、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港埠区、园林区等功能区。”
《图说老青岛》的撰稿人徐增娥对每个功能区都进行了介绍。根据地图和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行政区除了原有的市政府外,大面积增加了台东镇西工厂一带,显然,这里成为真正的市中心。商业区分成了大商业区和小商业区,大商业区变化不大,大港以南至中山路、天津路一带,北边在辽宁路东镇一带,这次的变化是在浮山所、四方、沧口都设置了小商业区。工业区在四方沧口一带。
住宅区的面积显然很大,符合百万人口的定位,还根据不同的位置分为了特等和甲乙丙四中。特等住宅区在湛山、浮山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甲等住宅区在荣成路一带,齐东路、莱芜路为乙种住宅区,其他地方如西镇、四方等为丙种住宅区。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除继续完成充实原市区外,青岛城区继续向东、向北扩展。向东扩展至湛山风景区,北进至台东西北和东南。新辟了齐东路——大学路间、登州路——西山路间及台东镇东南住宅区,荣成路东“特别规定建筑地”(今八大关地区),湛山以东等住宅区,开辟了台东镇西北工厂地、四方——沧口之间大工业区。建成兰山路礼堂、青岛船厂、中山路银行集聚中心、第一体育场、大港三号码头、水族馆、海洋生物研究所、栈桥回澜阁、湛山寺等一系列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
还有一点,1935年,原属即墨的崂山东北近200平方公里的山区划归青岛市管辖,市域陆地面积增加到746.75平方公里。
130年间
触摸美丽青岛的发展轨迹
然而,硝烟再起,本来顺利的青岛规划发展,再次遭遇了破坏。
日本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于1938年初入侵青岛。随后连续《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将青岛城市性质确定为“华北水陆交通的要冲、军事和华北经济开发的基地、重要的工业区和观光城市”。
日本侵略者的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乎的是经济掠夺,扩张是他们的手段。《青岛母市计划图》规划的区域是白沙河以南,枣园村、李村、午山一线以西约200平方公里的区域。日本人的规划中对铁路、港口、公路的规划最为详细,深入腹地、抢夺资源、建设军事基地等目的一目了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中国的土地岂能容许侵略者肆意撒野。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侵略者被打出中国,青岛再次回到人民的怀抱。1949年青岛解放,这座海滨城市历经多年的战争,终于得以休养生息,并稳步发展。
1950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制定了《青岛市都市计划纲要(初稿)》,确定青岛的城市性质为“轻工业、吞吐口、海军基地、风景和疗养区”。1957年的《青岛功能分区图》将青岛分为了工业、疗养、居住、仓储和绿地。1960年编制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城市性质进一步确定为“具有国防、工业、港口和休疗养的综合性城市”。规划面积平均为9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控制在100万人以内。市区沿西海岸向北呈带形发展,工业区设在楼山后和大村庄一带,生活居住区在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水清沟区、沧口区、楼山区。1960年的《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将汇泉广场以东、延安路以南、大麦岛以西划定为疗养区,并首次编制了《青岛疗养区规划》。
翻看旧照片,此时的青岛发展非常繁荣,一栋栋现代化的小区展现在世人面前,不再分三六九等,青岛百姓终于得到了平等的对待。
改革开放后,青岛的城市地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81年,青岛市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被批准为5个计划单列市之一。1984年1月5日,规划将城市性质确定为“轻纺工业、外贸港口、海洋研究和风景旅游城市”。1999年,城市性质定位为“中国东北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2011年青岛被定位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的龙头城市。
轨迹是曲折的,一幅幅老地图、旧照片,似乎在触摸青岛城市的脉搏,每一次跳动,都书写了城市的发展命运,将它们串联在一起,就是整个城市历史的轨迹,如车辙般,烙印深深,如老酒般,愈久愈醇。
铭记,是为更好地前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