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70年代,借助于新的武器装备服役,军队的侦察打击能力明显提升,原本就是重点打击对象的军队指挥中心变得更加危险,加上军队机械化水平提升,指挥中心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机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机动作战,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以四轴MAZ-543底盘为基础研制了一种大型的机动装甲指挥车“Redut”,专供军队高级指挥部门使用。
MAZ-543底盘是苏联在60年代初设计建造的一种专业轮式载具,主要用来运载导弹、火箭炮系统,飞毛腿导弹就曾使用它作为载具。
这种重型轮式底盘使用D12A-525A型12缸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为525马力,行走装置为四轴8轮,采用全时全驱,离地间隙0.44米,配备的宽轮胎可以轻松通过各种地形,满载情况下也能达到60千米的时速。
不过性能这么优异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油耗达到了百公里80升,长约11.5米的车体加上8轮结构,让转弯半径达到了13.5米。这点缺点对于如此大型的轮式车辆来说在接受范围内,尚不影响使用。
苏联并没有固执于一个型号,至少在1961年服役后又陆续研制了B、M型等几个型号,负重能力达到约20吨,是一款不错的轮式车辆,各系列总产量约550辆。
7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在MAZ-543底盘基础上研制一种装甲指挥车,它由国防部中央信息研究所开发,提供一款具备基本防护能力的机动指挥平台,可以快速转移部署,能保护指挥中心降低被打击的概率,车内宽敞的空间要能运载指挥人员和必要的设施。
这个巨大的机动房子本质上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过就是在前部驾驶舱向后延伸,在后方巨大的空间里设置指挥部,里面有办公桌椅、照明设备等基础设施,另外内还有指挥用的通信设备,也有电视影像设备,为了保证舒适性还有空调设备。既然是高级指挥官的指挥车,车内当然配置有一些简易的急救设备,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整个舱室内有26平方米,可以容纳10人,另外还有2名车组乘员,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指挥班子,完全可以作为军级或者师级单位的野战机动指挥点,单辆车用于更大规模的部队指挥则有点困难,不过可以多辆配合使用增加规模。
按照设计,这种指挥车并不是临时找个地方一停就可以,它需要工程车挖出一条壕沟,然后将指挥车开进去,伸出车体前后的液压柱脚。这条壕沟能够遮蔽一些指挥车的外形,降低轮廓提升隐蔽性,隐藏的车体也能提升应对榴弹炮冲击的能力。
在70年代末,样车在组装完成后向武装部队高级指挥官做展示,对于当时的苏联而言,其大规模装甲作战正需要这样的指挥车辆,可以让指挥官快速跟随部队行动,及时在必要的位置建立起临时指挥部,甚至是一边越野行军一边指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过时任国防部长并不看好这种车辆,因为它相对来说太昂贵,以苏军的规模一旦装备服役数量也不少,更何况它还需要一些配套的设备,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就已经不太好了,没必要花钱给元帅、将军们装备这种东西,继续使用现有的装备就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