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咸阳市彬县(彬州市)城东40公里的龙高镇陵滩村,有一座高大的土丘,周围崇山峻岭环绕,南侧泾河蜿蜒流过。相传,这里是公刘墓的所在地,高大的土丘就是公刘墓的封土,当地人将公刘墓称为“土陵”——
2021年5月5日下午,五一劳动节假期之际,我和家人经过彬州市,专程来到比较偏远的公刘墓。有一条水泥路,直接通往陵滩,很顺利地到达公刘墓的北侧,这里新建有气势恢宏的祭祀大殿、阙楼和广场。
首先,我在停车场上,操作无人机航拍公刘墓。随后,我和家人穿过广场,走进祭祀大典,来到陵墓下方。在新建的大殿西侧,有几座清代的建筑,这里便是曾经的公刘祠。1992年4月20日,作为公刘墓的一部分,公刘祠也被公布为第三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从北向南拍摄
从南向北拍摄
环绕公刘祠转了一圈儿,这里仅存山门、大殿和六块石碑,南北长约60米,东西宽约28米。公刘祠的整组建筑坐北朝南,但山门和大殿的方向不一致,山门朝北开,大殿朝南开。或许,它们不是同一个时期修建的?
山门北侧为一面墙体,中间开设一道券形门,上方镶嵌着民国三十四年(1945)彬县县长韦德懋题写的“公刘祠”石匾额;山门南侧面阔三间,未建墙体,裸露在外。大殿北侧是封闭的墙体,南侧面阔三间,有木门和木窗。如今,这里的山门和大殿经过重新修葺,虽然外观焕然一新,但是内部空空荡荡。两座建筑南北相对,周围没有其他建筑,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风采。
山门
大殿
在大殿南侧的左右两侧,分别竖立着三块石碑,被镶嵌于青砖垒砌的墙体之中。其中,有一块石碑是清代陕西巡抚毕沅书写的“周邠公公刘墓”碑,曾经竖立于公刘墓前,相当于公刘墓的墓碑。
除此之外,这里还竖立着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彬州知事孙礼的《秋祀公刘祠有感》碑、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彬州知事姚本楷书的《仲春祭公刘墓》诗碑、明万历三十四年(1600)彬州知事所立《重修公刘祠记》碑、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彬州知州所立“公刘墓”碑、民国三十四年(1945)彬州县县长所立“重修公刘祠记”碑。
在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篇著名的《大雅·公刘》,讲述了公刘创造的丰功伟绩。公刘是周族部落早期的首领,致力于农业耕种,察看土地的性能,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以供人们使用。于是,外出的人有资财,定居的人有积蓄,人们过上好日子。
因此,周围的人非常仰慕他,大多迁到这里归顺周族,周朝的事业开始兴盛起来,人们创作诗歌赞美他的德行。公刘死后,其子庆节即位,把国都建在豳地,位于今天的彬县和旬邑县西南一带。据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是公刘的诞辰日,当地的老百姓都会在这里举行纪念活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