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传奇大佬。
从一名政府基层官员到拥有40亿元注册资本,他只花了三年。
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的第一桶金从何而来。
有人说,他几乎踏准了每一次改革的红利——
住房改革、地产上升周期、证券市场改革……
他是神秘商帮“泰山会”的元老,柳传志、史玉柱和段永基都是他的密友;更重要的是,他的政治资源令人惊讶。
有人称他为“红顶商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如今他的企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6月3日,“华尔街PE之王”黑石与泛海控股签订了一个协议,宣布以13亿美元购买泛海控股旗下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
持有不到四年,这个号称“为集团多元化布局提供助力”的资产就被泛海转卖了。
这还不是泛海控股第一次出售资产。
据不完全统计,最近两年,泛海控股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累计套现超过230亿元。
频频甩卖资产背后,泛海的流动性危机已经非常严峻。
最新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泛海控股负债达到1460.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92.57亿元,而货币资金仅193.88亿元,缺口确实很大。
在中国商界,泛海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
一份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底,泛海集团的总资产达到3296.39亿元,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金控之一。
这艘大船,何以驶向了快要搁浅的境地?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溯泛海的发展之路。
有一种鸟用笼子是关不住的
1984年,冬,晋升无望的卢副主任将山东潍坊技术开发中心办公室的大铜门锁上,揣在兜里的钥匙交上去之后。
他的身上除了为数不多的银子之外,就只剩下一只极有象征意义的金笔,和一本厚达800页,看了无数次的《摩根财团》。
他想起PJ摩根说的那经典的话:
有一种鸟用笼子是关不住的,它的羽毛上沾满了明日的光辉。
摩根财团从不做穷人的生意。
而砸掉吃皇粮的铁饭碗之后,复旦大学毕业的卢志强,同样选择了一块富裕的荒地来开垦,在离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尚有数十年的年代中,搞高端教育培训,亲手掀开了一小股留学热潮,就此完成了初步的资金积累。
卢志强的志向显然不止于此,他在等一个新的入局机会。
善战者伐谋,且大多都善于先手创造机会,而不是等待命运女神的突然垂青。
卢志强早就养成雷打不动关注华尔街动向,纵观世界风云的习惯。
而14年的体制内浸染,更是让他善于钻研国政国策,他很清楚,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之中,就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无论是税收还是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对于外资基本是一路绿灯。
于是,卢志强跑到了美国,注册了一家公司:
泛海国际。
又在青岛设了泛海建设,经过如此的一番腾笼换鸟之术,泛海摇身一变,成了一家批着羊皮的……「外资企业」,然后就是山水依旧,只等良人到来。
1988年,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确定将逐渐实行住房商品化。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坐在书房的卢志强合上书,双指一搓,手中的金笔转出一圈绮丽的弧线:
这不仅是天上掉黄金馅的大饼,还带蘸着珍珠粉的大葱啊。
敏锐察觉到地产黄金未来的卢志强,立刻将业务全线转向了建筑和房屋开发,有了美资企业这身皇帝的新衣批在身上,卢志强拿土地批文如喝水般简单,而在当时:
一张土地批文,转手就可以赚上百万。
短短两年,泛海国际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很快就将领域从山东拓展到了京城。
40亿元注册资本
1988年,卢志强北上京城,创立了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注册资本40亿元人民币。
从一名政府基层官员到拥有40亿元注册资本,卢志强只花了三年。在媒体的报道中,卢志强的第一桶金来自于房地产,但究竟如何取得,却始终是一个谜。
在那个年代,地产大佬们的发迹都透着一股神秘。
唯独冯仑对自己的发家史有过较详细的描述——凭借基层官场积累的人脉,从北京一家信托公司借来500万元,条件是利润平分,年利率25%。
卢志强是否也是同样的路径?不得而知,但泛海的“能量”不容置疑。
2001年冬,陈良宇在时代的背后,突然敲响大鼓。
当时还是上海陈市长的陈良宇站在黄浦江边,指着江岸一处73公里的狭长土地,用一种特豪迈的语气说道:
“我让这天,再不会是暮气沉沉的仓储,我让这地,再不会是吞吐量漫漫的码头,我要投1000亿的启动资金,让他成为此区域的王。”
第二年春,黄浦江边的这块土地,便成了全球最大的工地。
当时的内地,对于港资尚有种莫名的钟情,所以,当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规划启动的时候,新鸿基、恒基兆业、华润置地、世茂集团等港资背景房企,几乎一帆风顺的获得了信任票,获得了大量的优质土地,而本地的民营开发商则颗粒无收。
但是,在那一轮热火朝天的重塑上海的伟大工程之中,出现了唯一的例外。
董家渡。
当时上海对董家渡的定位是:
上海市最大的滨水聚居区,看得见水景的房间。
换而言之,这片东依黄浦江,北至复兴路,接近世博会会址,岸线长2公里,陆地面积122.55公顷的上海之心,必然会成为全中国都有名的富人区,而做豪宅是当时地产商们心头的朱砂痣,利润高,回款快,但凡有点追求的开发商,做梦都想与董家渡一亲芳泽。
最早瞄准董家渡的是,新鸿基。
郭氏三兄弟轮番的从香港飞到上海,又去北京反复游说,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陈市长终于给郭炳莲先生亲口许诺:
你们精心准备就是,等着我们一锤定音吧。
为此,郭炳莲兴奋得大半年都睡不好觉,每夜都坐在书房奋笔疾书,做出了高达几百页的规划书,在将能送的都送了之后,郭炳莲满怀欣喜的等着陈市长大锤落下的时候,这位香港房地产界四大天王之一的老兄,猛然听到了一个消息:
他心心念的董家渡那一块12万平米的地王级毛地,被一个叫卢志强的伙计拿走了,不止是地段,连面积都是央企华润的两倍,跃升为董家渡的最大地主。
但能在陆家嘴抢到一块给肉,最终却连董家渡的骨头渣都没有看到的郭炳莲,连夜派人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始终没有搞清楚:
这卢志强,究竟是哪路神仙。
而且,不止是郭炳莲。
在那个神奇的人人镀金、神棍横行的年代里,几乎没有人能搞清楚山东潍坊柴油机厂技术员出身的卢志强先生是何方人士,也不知道这家处处都打着“光彩”名号的企业背景有多深。
卢先生也是不足为外人道,闷声发大财。
也正因为此,泛海一度让众地产商闻风丧胆。
这种“能量”背后,与卢志强的“红顶”属性密不可分。
在商界,他是千亿泛海系的掌舵者,是顶级商圈的核心成员;在政界,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山东省工商联副会长、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
更经典的是2016年10月16日,首届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卢志强和王文彪、许家印等人同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这些,都是他行走江湖的底气。
“泰山”往事
几十年前,上海滩前辈,青帮大佬杜月笙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别人攒钱,他攒交情。钱有用完的时候,但交情不会。
这一次做东,虽然没有正式入会,席间大家也只是一如既往的「为经济大局献计献策」,但卢地主攒满了因一本《国富论》结缘的段永基的顶尖政商朋友圈的交情,且与中关村绝代双骄的另一个人「一见钟情」。
柳传志。
当时的柳传志还不是后来的教父,不过,他有一套很有意思的理论:
项链里的珍珠与串线
而在那场著名的联想斗争当中,倪光南只是珍珠,但带领团队的一把手必须是那根线,有珠无线不成项链,但有了线,倪光南那样的珍珠踢走了,还可以用孙宏斌、杨元庆串成项链。
正如国外某本经济学巨著里所说,科技,在很多时候,不过是批上了一层特殊光环的笼财工具。
段永基对家国的科技灵魂没有敬畏之心,柳传志同样如此:
他一直试图寻找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最大公约数。
柳传志一直觉得虽然有了各行各业的珍珠级企业家,但终究还是缺少一根串线。
联想是,泰山会也是。
1994年,柳传志完成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联想上市。
第二件就是给泰山会找到了卢志强这根隐形的串线,当年秋,属龙的卢老板如愿成为泰山会正式会员,带着站在门外的王健林,添加了通讯录上的吴敬琏与德平同志为好友。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泰山会的正式崛起,是在1995年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晚上。
那一夜,几个老哥们各自翻着手中那本刊登了许多经济上的超前讨论以及政治主张,由前国家科委华怡芳发起的泰山会内刊《泰山通讯》,闲聊之中,人群里的卢地主有意无意的将话题扯到了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聊着聊着,众人心眼皆是一亮,只不过都顾左右而言他。
然后,早就将800页《摩根财团》读得滚瓜烂熟的卢地主,笑了笑,意味深长道:
既然贷款难,何不自己办个银行?
一锤定音。
众人顿时笑了起来,屋子里外的空气都充满了快活的味道,尤其是段大理事长和柳会长,笑得格外会心。
由于泰山会是民间组织,要办银行显然得需要特殊渠道。
不得不说,大佬们对于来钱的事儿,执行力比寻常强太多了。
第二天,卢志强就拨通了通讯录上德平同志的电话,将申报文件交给了时任统战部秘书长履新工商联副主席德平之后,很快就转交到了头顶「破冰者」、「中国两大红色资本家」光环的工商联一把手经叔平手中。
不到半月,就得到了明确的答复:
泰山会与工商联按照2:1的股权筹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
第二年,民生银行正式成立。
当时的民生银行分12股集资,泰山会成员认购了8股,以卢志强与史玉柱为代表,而工商联那边则是以政协委员、四川首富刘永好代表官方认购了4股。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民生银行作为国金融改革的试验田,像极了商圣胡雪岩当初的「官家、洋行、江湖联手才是大生意」的理念,纳入泰山会的民间资本以后,它只用不到短短四年,就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一度成为四大行之外的中国第五行。
也为民生银行日后长期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权力博弈大戏,导致变成后来的「民不聊生银行」埋下了伏笔。
无论如何,以卢志强为串线的泰山会,终于如愿以偿,一脚踹开了金融帝国的大门。
正如《摩根财团》第778页之中的句话:
金融势力的崛起,往往来势于国情、财政、公司和资本市场的不成熟状态。
1995年,国情的不成熟状态又一次给了卢志强及泰山会飞升的机会。
这一年,国家提出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当时全国叫得上名号的企业,排着队,怀里揣着钞票扑向了云贵川等穷乡僻壤的地方新办项目。
老实讲,那是我见过最凶狠的排队,甚至以后一提到排队,我想起的不是那位老人在南海边划圈,而是95年的「扶贫攻坚大队」。
当然,任何东西都不能一棍子打死,还是有许多良心尚未让狗叼走的商人,还是为祖国的「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全国共同致富」劳心出力的。
但是卢老板则不一样。
《潜伏》里面的余则成,每次和秋掌柜接头之后,总要带包药回家,九十年代就在深圳拼杀的狗哥后来问我:丫也没生病啊,买药做什么?
我说,屠户想将狗肉当羊肉来卖,总不得先挂个羊头吗。
卢老板则好,药不买,羊头也不挂。
图 /视觉中国
柳传志曾经这么评价泰山会,“以联谊为主”,会员们聚在一起打打球、喝喝茶,但在联谊之余,会员成员间也会互帮互助。比如1997年时,史玉柱和他的巨人因为冒进的开发策略,形成巨大的资金漏洞,正是在段永基的帮助下,史玉柱以“脑白金”成功复出。
同样的情谊也在卢志强和柳传志之间体现,2005年时,拿地策略太过激进的泛海,一时间难以消化。后来是柳传志出手相助,帮助卢志强度过了危机。
为了回报这位救自己于水火的兄长,卢志强帮助柳传志完成了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完成联想控股的股改。2009年,卢志强以27.55亿元接过联想第一大股东中科院持有的29%的股份,成为联想第三大股东。不过,卢志强最终得到的更多,受此消息影响,泛海旗下的泛海建设(泛海控股前身)股价涨停,市值直接飙升了30多亿,卢志强可谓是名利双收。
图 /视觉中国
也正是在这一年,联想创始人及董事长曾茂朝卸任,柳传志正式成为联想控股的董事长,获得了这家企业的实控权。
除了力挺柳传志,卢志强实际上还是王健林的贵人。
在万达上市之前,卢志强就是万达的股东。2014年,万达在港敲钟上市,卢志强甚至还出现在了现场。那是王健林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感谢卢志强。
只是许多年后,让卢志强未曾想到的是,他和王健林最终会由同一位后辈出手援助,那就是同样与柳传志相熟的孙宏斌。
2019年1月,泛海控股将所属公司名下的北京泛海国际居住区1号地块和上海董家渡项目出让给融创,总对价为148.87亿元,其中现金支付125.53亿元,冲抵债务23.34亿元。而在不到一年半之前,融创也曾救万达于水火之中,以295亿元接盘万达13个文旅城。
武汉CBD
1997年,南油在那场全球金融大海啸当中被蝴蝶翅膀闪了一下腰,半年时间亏了681万。
于是,卢老板坐上绿皮火车,带着光彩,以及2.16亿的资金来「扶贫」,顺理成章成为了国企南油集团上市子公司南油物业的大股东,一举将南油那能卖30年的地,尽数收入囊中。
现在回想起来,都极度不理解:
作为特区的国有大地主,在冉冉升起的大深圳,亏区区六百多万,就慌不择路,一股脑全甩了吗?
我笑了笑,他是永远的图样图森破。
真·有眼不识泰山。
通讯录上有德平和叔平这样的国院大人物,工商联正副主席为隐形尚方宝剑;身后有“民有、国营、党管”的民生银行作为后盾,还有泰山会一帮与中科院有着错综复杂关系的大佬抱团;然后扯起中国光彩事业的虎皮,去哪里都能当大旗,并对竞争者形成碾压之势。
往后多年,卢老板的车轮,沿用取下深圳南油的车道,一路哒哒哒哒哒,杀到了全中国的中心城市。
前文的董家渡,北京的泛海,还有武汉CBD,都如出一辙。
尤其是武汉CBD。
当时的湖北,计划以汉口王家墩为中心,打造一个100公里为半径的武汉经济圈,当规划一出来的时候,地块瞬间就成为商人眼中的一砣热气腾腾的唐僧肉,众多地产商虎视眈眈。
但他们,包括有部分国资控股的金地,香港大亨新世界,很快知难而退。
因为当时的王家墩经常升起「武汉上空的鹰」,设有一个空军基地,土地的使用权哪怕武汉市政府出面都不管用,直接被回了一句:
空军的飞机还在飞。
就是这么一块看似滴水不进的硬骨头,卢老板都能轻松入局,个中厉害,无须多言。
拿地以后,卢老板邀请了几个老铁到武汉。
在宽阔的机场跑到上,有个老板说:“只是开发房子卖了赚钱,其实没多大意思,这么好一地方,能留下点什么,那该多好。”
老卢没有接话,若有所思。
因为在他的脑子里,武汉CBD根本就不是传统意义的房地产项目。
泛海想泛的那片海,不是地产,而是金融。
卢志强搞房地产,从一开始就与万科碧桂园恒大这样的房企画风不同。
碧恒万是地产在前,银行作支撑,卢老板则是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想的只有金融,而房地产只是用来为金融服务的,从头到尾,都只是个配角。
他很清楚:
摩根财团能渡尽波劫屹立世界之巅百年不倒,靠的不是房地产,而是金融。
民生银行
1999年底,民生银行上市前夕,开启了一场至今为止依旧讳莫如深的股权兼并战。
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里,工商联与泰山会两股势力合纵横连堪比《大秦帝国之裂变》里的犀首与张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经此一战后,经叔平的左膀右臂刘永好和张宏伟成为了明面上的最大赢家。
借由协议受让,刘永好精准的将股本扩大至9.9997%,无限趋于当时董事规定的10%持股限制,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加上刘氏家族其他人,希望系持股逾17%。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外界都说:泰山会再无翻盘机会。
但卢老板终究是卢老板,就像他极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但一露面必然会平地惊雷一样,暗渡陈仓这一招,从1988年跑到美国注册公司的时候,就在卢老板手中已然登堂入室,往后数十年苦练,早入炉火纯青之境。
在那场民生银行首次股权拍卖会上,泛海虽然只抢到了4000万股。
但暗地里,至少有1.1亿股被中色建设、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收入囊中,成为了卢老板阳光进来的地方,这两家,正是泰山会的坚定盟友。
许多年后,被人们称作:
泛海系。
如此一来,卢老板总共持股超过了20%,俨然成为了民生银行真正的话事人。
从此,民生银行就成了卢志强的“三峡工程”,往后15年间,他多次通过减持或者定增,在民生银行十大股东中频繁变化,且带出了一个词:
关联贷款。
到了2006年,卢志强高票当选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之后,曝出关联贷款高达42亿元,“泛海系”独占其中近80%,占民生银行净资本的19.57%,远超银监会规定的10%红线。
这一年,民生银行,也正式成为百姓口中的民不聊生银行
金融危机时,哀鸿遍野,地产江湖和民营资本系在各种滔天巨浪里纷纷坍塌。
泰山会的小老弟孙宏斌将顺驰当白菜卖了,灵魂还没有白发的许老板被抽得只能去香港找鲨鱼彤锄大地,而喜欢看《笑傲江湖》的宋大夫此刻正准备酝酿绿城破产的千字文。
但卢老板就是卢老板,就算经济危机了,也不妨碍他在自己的三峡工程里继续打出暗度陈仓这张王牌。
在那段开发商们漫长的凛冬时节,卢老板在两个月之内,连续三次减持民生银行股份,共套现45亿,泰山会相关的铁血小兄弟们的关联贷款更上一层楼。
正是得益于民生银行的输血,泛海和泰山会等相关人员的地产业务安然渡过寒冬。
比如所有人都拔剑四顾心茫然的12月底,去年因资金链断裂,刚刚贱卖顺驰的孙宏斌以20亿的天文数字拿下北京海淀西北旺地块。
此后,借助这个名叫西山壹号院的当初京城最贵楼盘,融创开启了疯子一样的横冲直撞和跟不要钱似的买买买买买之路。
比如健林老弟。
2008年,别的商业地产商半死不活的时候,老王不仅将万达广场的数量一扩再扩,还在谋划一个更大的项目,6000多亩土地,投资200多个小目标的大项目——长白山国际度假村。
这个投资项目当中,除了老王自己之外,还有两个泰山会的中流砥柱:
卢志强和史玉柱。
在铁血兄弟和小老弟开疆拓地的时候,卢老板自身的金融战线也是战功赫赫。
他以民生银行的操作手法为基础,又一次上演群狼战术,带着泰山会成员分别进入了海通证券,最终一举啃下掌控权。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会拿下民生银行和海通证券,均与董文标有联系。
然后,卢老板以一种近乎豁免于规则之外逆天手段,相继拿下包括信托、期货、财险、融资担保等8张最为值钱的金融牌照之后,将控制领域迅速延绵至各行各业。
除了民生银行与联想之外,九芝堂、阿里巴巴、中信股份、银泰商业、汇源果汁等名企背后,都有卢志强的身影。
同时,泛海成立了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开始远渡重洋,不久之后就成了马来西亚Assay Petroleum石油公司的大股东,然后搞了一个境外投资机构,师夷长技以制夷,用资本的力量侵入了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夏威夷等地之后
泛海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上市公司,高达四十多家。
而香港超人,雄踞亚洲首富多年的李嘉诚这么多年才控股二十多家公司,也难怪有媒体将卢老板评为:
超越老牌资本王者德隆系,成为中国八大金融家族之首
2014年,卢老板为万达登陆香港上市敲钟后,转头就参与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8月20日,由工商联牵头、59家民企联合发起的首家国字号民营投资航母——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董大与肖先生的万亿资本系梦想的后头,以卢老板为首的泰山会,也鼎力相助。
想到中民投的未来,卢老板仿佛回到了二十年的那个夜晚,那一夜过后,民生银行成立,从此,他开启了一系列马踏金融江湖的扬鞭之路。
这一次,卢老板坚信:同样可以在高山兀颠连,见足人间壮观。
可是,将八百页的《摩根财团》读得滚瓜烂熟倒倒背如流的卢老板还是忘记了一件事,正如我在前一篇《射人先射马》里头写的那句话:
这个国家,终究是姓社。凡是以资本或者政治为王的民营企业,都会被教做人。
两年后,大家都说王健林的滑铁卢来了,其实,老王不过是泰山会的由盛转衰的一个缩影,卢志强也不例外。
这种说法,依然不太准确。
不止是卢志强,遭遇滑铁卢的是整个民间资本,比如紫光、安邦系、明天系等等等等,无一例外。
金融帝国
尽管在地产界顺风顺水,但真正让泛海冲向百亿千亿的,是金融。
当大部分地产商还沉迷炒地皮时,泛海已经上了市,还在金融的大海里迅猛扑腾。在卢志强的带领下,一个庞大的“泛海系”帝国拔地而起。
30多年来,卢志强已经构建起一个包含地产、能源、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庞大帝国。这是一个拥有金融全牌照、布局至少45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帝国。
▲图源野马财经
如此庞大的资本版图让卢志强的身家暴涨。早在2007年,“中国资本市场控制榜”上,卢志强就以控制2609亿元的总市值,成为国内“市值第一人”。卢家也被业内称为“八大民营金融家族”之一,甚至有人开始拿卢志强比拟李嘉诚。
外人只看见泛海的光鲜,很少有人知道,帝国版图迅速扩张的B面,是高企的杠杆和负债。
2014年起,卢志强提出“去地产化”,大举进军金融赛道。自此之后,包括母公司中国泛海、上市公司泛海控股在内的泛海系,2014-2016年短短三年内就耗资逾400亿,几乎是扫荡式入主民生信托、民生证券等国内外金融公司以及增持民生银行股权等,通过收购一系列金融牌照,泛海系快速成为拥有全牌照的超大型民营金控集团。
与此同时,和海航系一样,泛海系开始在海外大举收购和投资。他们买地产、买大型金融企业,仅IDG一家,收购价格就达到12亿美元。
根据大摩地产的梳理,大幅向外扩张的同时,泛海系举债融资近千亿。巨额负债导致仅泛海控股每年的利息就有20亿。
与此同时,泛海控股虽然去地产化、停止了地产增量扩张,但其“承包式”开发的武汉中央商务区,号称要投资千亿,资金包袱极重。随着整个泛海系资金吃紧,无论是武汉中央商务区、还是其北京和上海项目,都是进展缓慢。以至于到后来,只能断臂求生,将这些项目大甩卖。
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情况下,大举扩张的资金从何而来?
答案是加杠杆资本运作。野马财经曾做过梳理,“泛海系”的融资来源主要有“四大利器”:
1、定增配股与发行债券。 2、循环股权质押与关联贷款。 3、信托通道。 4、股票投资。
靠着这四大方法,泛海系撬起了一个千亿资产帝国。
但,也正是对资本运作的高度依赖,让泛海系走入了如今的尴尬境地。有些企业,一旦失去金融机构的输血,就会迅速走向枯竭。
中国近代史上,最出名的“红顶商人”是胡雪岩。
仰仗着清朝重臣左宗棠,这个安徽人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既戴红顶又穿黄马褂的商人。凭借着政商两界的关系,胡雪岩一度呼风唤雨、显赫一时。
遗憾的是,在政治纷争中,这位“红顶商人”的结局并不美妙,最后落了个查抄革职、忧愤而死的下场。
胡雪岩曾有一句名言:
官家、洋行、江湖联手,才是大生意。
卢志强是否从中受到启发不得而知,但纵观泛海的发展历程,官场资源、金融版图和商帮兄弟,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就在今年1月,有消息传来,神秘的泰山会已经解散,卢志强的江湖变得更加隐秘和低调了。
回过头来看,泛海的败局可以追溯到2017年开始的去杠杆大潮。飙车久了,有些人已经忘记了怎么踩刹车。
那个靠着资源就能无限加杠杆的野蛮时代,已经过去了。这一点,无论是海航系、涌金系、明天系、安邦系,还是现在的泛海系,都感受到了。
一个生意人,尤其是“红顶商人”,千万别忘了——
不是大佬造就时代,恰恰是时代造就了大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