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海报
本剧导演刘江首先介绍了创作的核心理论工具。“见史不见诗,见事不见人,重实忽略戏,粗中难见细”这四句话给导演的拍摄带来很大的启发,由此决定了以故事戏剧的原理作为一个标杆,按故事的规律去再现党史:“我们的要求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政治上怎么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因此,我们既反对政治观点错误的艺术品,也反对只有正确的政治观点而没有艺术力量的所谓标语口号式的倾向。”
研讨会现场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刘淑欣进一步分析剧中的诗意特点,认为在诗和史的同时,也有很多创新。“诗和纯粹历史是不同的,它的不同性是既要扎根大地又要飞上天空。因为诗意就是向上沸腾的,要向着灵魂的高度去上升。”这部剧选择了向诗意开拓的方向,发挥了影视放大的功能和优势,由此开拓了艺术诗的空间,以新的叙述角度关照伟人的情感世界,以深度诗意化的手段和视效化的手法,把那些淹没在大历史崇高美好的感情重现在当下观众的面前,创造了一种属于艺术真实的本质真实、内涵真实和情感真实。在《光荣与梦想》里的神来一笔就是杨开慧被押赴刑场的时候,她的心理视像出现了,看到爱人毛泽东向自己走来,这个假定的情景使得毛杨的爱情具备了一种完美完整性,历史上巨大的悲剧和无法言说的遗憾以艺术的形式统一。
剧中毛泽东形象的塑造
“从叙事方式来看,全剧略叙大事件轮廓,而深描小细节和小场景,不拘泥于全面详述历史事件,此外多用旁白带全景,以较多的旁白方式去权威地回溯历史事件脉络,讲解历史事件的经过及其在当前的现代价值,同时辅之以相关场面的大全景展示,从而给观众历史情景重温中的新体会。比如第25集用旁白讲述中国共产党七大的成果,确定毛泽东的领导地位、阐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研究三大法宝。这种形式独特的史报剧加上历史记忆,由政治报告加以重构方面产生了显著效果。”王一川谈道。
剧中梳头的情节
“宏大叙事和人物情感相结合是最特别的,比如梳头的情节,第一次是毛泽东到湘赣组织农村暴动绕到家里面,去和杨开慧告别,晚上梳头,第二天早上一早就离开了;第二次梳头是毛岸英从苏联回到延安,父子两个人夜谈,毛泽东用杨开慧给他的梳子给儿子毛岸英梳头;第三次是毛岸英听了父亲的意见到山西下基层,临走前夜毛主席给毛岸英梳头;第四次毛岸英离开北京到抗美援朝前线去,他给父亲梳头,形象地表现了毛泽东、杨开慧、毛岸英之间深厚的感情。”
扮演中年周恩来的演员刘劲在研讨会上
剧中周恩来形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