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国际间跨学科学术交流,促进丝绸之路史与科技史研究,呼应中国丝绸博物馆“丝绸之路周”活动举办,2021年6月16日晚,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办,跨大陆交流与丝路文明联盟(ATES)、中国丝绸博物馆合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青促会小组、青年学术小组承办的“互为新视野的丝绸之路与科技史研究”青年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所杨巧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李亮研究员、牛津大学俞雨森博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陈巍副研究员四位青年学者以线上视频会议形式发表报告,活动由科学史所陈巍副研究员主持。此次活动吸引了150余名听众参加。
陈巍首先介绍了举办此次论坛的缘起,并解释了“新视野、新方法、新维度”的含义。他指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在丝绸之路科技史领域具有深厚学术积淀,近年来青年学者在此领域迅速成长,取得许多值得关注的成果。他把丝绸之路史与科技史研究比喻为魔方的不同侧面,看似相隔一定距离,实则具有很多交叉的可能性,通过视野和方法的交叉,不同研究领域可以相互提供有益启发和新的研究维度,促进更多新成果的涌现。
杨巧的报告题为“蒙古时代的丝绸之路与科技交流”。在报告中她先介绍了自己近年来的研究兴趣,即从知识与权力的视角探讨蒙古统治与天文学知识发展之间的关系。她指出13-14世纪的蒙古帝国作为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在推动东西方包括天文学在内的科技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在蒙古帝国统治者的支持下,中亚与西亚天文学家在回回司天台供职,并带来了伊斯兰天文仪器与书籍。伊朗天文学家在马拉盖地区建立了天文台,在那里汇集了顶尖的伊斯兰天文学家,这些天文学实践活动对后世的伊斯兰天文学设立了新的标准,甚至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革命。她还指出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是极其复杂的过程,研究丝绸之路科技史不能仅从技术的传播与接受的单一视角一概而论,这应放到蒙古帝国这一时代背景下通盘考虑。另一方面,科技史研究概念及范畴的扩大以及方法的多元化为丝绸之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支撑。她述评了近年学界在蒙古帝国与科技史交叉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展望了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如对不同语种古代科技文本内容的研究、前现代科技史理论发展以及多学科合作研究等。
杨巧提出马拉盖天文台是波斯与中国天文学知识交流汇集的见证
杨巧展示了抄本中描绘的13世纪马拉盖“图西双轮”(Tusi couple)
李亮展示了《伊尔汗历》的首页
俞雨森展示了伊斯兰世界的印刷书籍
陈巍提出珍珠的生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地各自存在不同层面的知识
主题报告结束后,报告人和与会听众就有关丝绸之路珍珠钻孔加工工艺文本内容、元明之际伊斯兰天文学理论知识与观测仪器、科技文本的传播与转换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