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书写时代发展答卷
——探寻“王码五笔字型”发明人王永民的初心使命
本报记者 罗非 曹学祥 张曦
王永民荣获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王永民在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
1983年的《光明日报》报道
3000多年前,河南安阳出现甲骨文,中华民族走出结绳记事年代;1000多年前,河南人许慎编著《说文解字》,第一部规范性汉字字典问世;40年前,数字时代来临,在汉字面临“存与亡”的时刻,南阳人王永民发明了王码五笔字型,解决了汉字输入关键性难题。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永民被授予改革先锋荣誉称号。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当代毕昇”王永民和他在南阳的老同事,聆听王永民发明五笔字型幕后的故事,感受王永民坚守“爱国、务实、创新”的初心使命。
矢志不渝,解决汉字输入难题
夏日的报社办公室内,噼噼啪啪的键盘声此起彼伏。 “相较于拼音输入法,五笔输入法速度更快,输入更准确。”在报社工作了30多年的杜跃东,提起五笔字型输入法赞不绝口。
“当年,王永民就是在这间办公室,带领他的科研小组开始了五笔字型的研究。”在中心城区七一路原市科技局临街四楼的一间办公室内,市科技局退休干部符一欧向记者讲述了当年的点点滴滴,历史的印迹慢慢开始还原清晰。
那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的王永民回到南阳,在当年的南阳地委科委担任办事员。当计算机时代到来,有人说“汉字行将灭亡”的时候,热爱汉字的王永民,立志要发明一款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汉字输入法。说干就干,王永民跑遍了上海、苏州、杭州等地查阅资料,但都收获甚微。找不到现成的编码方案,王永民决定从零学起自己来做。“为了研究汉字架构,王永民自己动手,把字典中的12000多个汉字,逐一分解做成一张张卡片进行统计。当时这间3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经常被他密密麻麻铺满汉字卡片,旁边的角落里,还堆放着装满卡片的麻袋,整个办公室几乎没有下脚的地方。”符一欧说,在研究进入关键时期,王永民更是废寝忘食,虽然他家就在办公楼后边,但他一点时间都不愿意浪费,饿了就在办公室吃点方便面、馒头,困了就席地而睡,最长时间大概一个星期都没有下楼。
通过分解,王永民梳理出600个字根。但600个字根,就需要600个键。王永民又开始一一合并删减。每减少一个字根,王永民就得把7000多个常用汉字重新编码并多次检查。而每压缩一个键位,就要把之前排好的字根组合推倒重来。138键、90键、75键、62键……1982年隆冬,王永民带着优化了的36键方案开始上机试验。40多天后,经过一次次编写程序、调试,当王永民用键盘通过自己的编码把汉字敲进计算机的时候,眼泪哗地涌了出来。
不过,试验成功没两天,王永民就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36键,做25键。在同伴们看来,36键方案在国内已经是开天辟地头一个了,可王永民认为,36键方案因为字根占用了数字键,输入数字时需要切换,难以实现高速盲打。他又经过了没日没夜的反复试验,依靠新发明的“末笔字型识别码”,把36键方案成功升级为25键方案,实现了用原装键盘就能盲打汉字的梦想。
这,就是后来流行的五笔字型输入法。
五笔输入,将中国带入信息时代
作为一项中国人自主发明的原创性重大成果,五笔字型输入法为汉字“走拼音化道路”画上了休止符。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历时5年,研究成功五笔字型输入法的王永民,被人们称为“把中国带入信息时代的人”。
1983年8月28日,王永民研究成功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作为一项原创性重大成果,顺利通过了河南省科委组织的鉴定。《英华大字典》主编郑易里先生,在会上激动地说:“从今天开始,汉字输入无法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9月27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重点报道了这项具有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五笔字型输入法立刻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1984年秋,王永民自信地应邀走进联合国大楼,在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AT微机上插进五笔字型软件。操作员信手轻弹,眨眼间,一行又一行方块字飞快地跃上屏幕。击键停止,计算结果是每分钟112个汉字。这一数字如一石击浪,轰动了联合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电脑也越来越广泛地进入寻常百姓家。方便快捷准确的五笔输入法,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王旁青头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工戈草头右框七……”这段五笔打字的键盘口诀,成为了部分70、80后挥之不去的记忆。王永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迎来了春天。最高峰时,全国近亿台计算机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安装有五笔字型输入法,“五笔”成为当时最有生命力、运用最广泛的计算机中文输入法。也正是有了“五笔”这样一种快速准确的汉字输入方法,中国才能在信息时代快速跟上世界的脚步。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从南阳走出的发明家王永民,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荣获改革先锋奖章。王永民说:“自古以来,河南就充满文化自信,甲骨文、《说文解字》都诞生于此,解决了世界性的文字难题。家乡南阳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守正创新的希望之城。衷心地希望,家乡能培养、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科技腾飞做出新贡献!”
在采访中,王永民一再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文化自信,文字自信。“拼音输入法只是‘找字法’。我们要让汉字融入高科技,把书写在古籍里的汉字‘打出来’,若不普及“形码”打字,字形渐行渐远,汉字将陷入新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会‘得音忘形’,提笔忘字。”
科技创新,我们从未停下脚步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研发五笔字型输入法,王永民近乎用了一生去研究推广这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发明,所带来的,是中国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在家乡,南阳人正继承着他勇于创新、爱国务实的初心使命,奋勇争先建设美好家园。
据市科技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创新成效令人瞩目,给群众带来满满的获得感:全市累计实施省、市重大科技专项33个,开发出了一批支撑我市跨越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5年的2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0.99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5年的不足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3.05亿元。五年间,全市新培育创新引领型后备企业151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64家,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130家。新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院士工作站4家、省重点实验室4家、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5家,基本实现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大中型科技型企业的全覆盖。
成绩仅代表过去,新的蓝图已经绘就。“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围绕培育产业创新主体、建设产业创新平台、攻克产业关键技术、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四个方面,依托重点企业及院校建设全国全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光学信息技术创新中心、中医药技术创新中心、农业技术创新中心、生态治理和能源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等六大中心,让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建设新兴区域经济中心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