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岚
“作为一个高级技术人员,我现在的重要工作是将积累的经验整理成册,传递给继往开来的年轻人。”云内动力设备动力部综合维修组组长秦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责任”与“传递”正是秦选工作生涯中的核心词汇。
党龄18载、年逾50的秦选,谈起发动机生产线的维修工作如数家珍。他表示,自己只是设备动力部一名普通的高级技师,部门里还有许多像他一样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党员。
秦选从事设备维修已32年,正是凭借认真踏实、不断钻研的精神,带领组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课题。这位曾经普通的技术人员,也逐渐磨砺成了昆明市“名匠”,先后荣获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还荣获了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昆明市特等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誉加身的秦选,如今念念不忘的是如何把30多年累积的经验传递下去。
秦选特别提到了维修一根发动机主轴的故事。他回忆道:“由于当时我们没有相应的维修技术,生产线上的这些主轴不得不送到上海维修中心进行维护,不仅需要支付20多万元的维修费用,而且时间长达3个月。”
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专门成立了包括秦选在内的五人攻坚小组,专攻加工中心进口新型水冷电主轴和机械主轴的维修。秦选表示:“我们五人中有电气专业的、有擅长编程的、还有懂基础建设的。五人中有四人都是党员,意志力比较坚定,在主轴解构、分析、尝试维修的过程中,从未想过放弃。7个月之后实现了技术突破,还打破了外国公司主轴维修技术的垄断。”这项技术的突破,每年为云内动力节约委外改造资金200多万元。这只是秦选团队攻克的众多难题之一。
“我这个小组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党员。”秦选表示,“当年我入党的时候,其实并未思考太多,而是感受到一种责任。”这种责任感贯穿了秦选的整个工作生涯。在被委以攻坚重任时,他认真钻研;在被分配教导“徒弟”时,他毫不藏私严格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他踏实可靠地完成每一天的维修工作。
“虽然已经是高级技师,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不断进步的紧迫性。尤其是在2015年之后,公司生产车间逐步实施智能化改革,这种感觉越发强烈。生产线的效率提升、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不断变高,但劳动工人的数量反而是下降的。”
云内动力也意识到人员再教育的重要性,每年均组织内部及外部培训,确保技术人员相关知识体系得到更新。秦选表示:“有了知识理论体系,还要将其转化为应用技术,而维修人员就是为成果的转化提供保障。”除了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外,秦选还参加新课题的研究,如工业机器人维修课题。
秦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要培养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高级技术人员,需要6年-8年的时间,我不仅自身需要不断进步,还要将这些经验和知识传承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