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发榜,都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尤其是准备出国留学的童鞋们,都会去关注自己心仪的大学排名是升了还是降了。
在现在连雪糕都开始内卷的时代,大家纷纷把QS TOP100甚至更靠前的学校列为自己的梦校。
但是坑位就那么多,而留学生申请人数只增不减,TOP100外的学校就不值得去吗?
这就像国内的学子都想挤破头进入“清北”,可是佼佼者毕竟是少数,除“清北”以外的大学就不叫大学吗?
有的学校虽然在各项世界排行榜中都不起眼,但由于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校友资源和优质的师资配备,而倍受留学生青睐。
比如Fordham(福特汉姆大学)在纽约就非常吃香,坐落于华尔街隔壁,虽然不是投行的Target School,但每年进入投行的毕业生人数远超一些排名较高的学校。
@小姜吃不饱:
放弃了排名较高的东北大学,毅然选择了Fordham
背景介绍:GPA:3.34/4;GMAT 690;IELTS 7, 国内二本院校录取结果:Case Western Reserve,东北大学,Bentley,Fordham
我当时也是很纠结,到底是选排名高的,还是选就业情况好的,为此掉了很多很多根头发(秃头少女伤不起)!!!
后来还是静下心来,比较了一下我比较看重的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最终选择了福特汉姆。
首先是它优越的地理位置:学校位于纽约的市中心,步行两分钟就可以到曼哈顿哥伦布圆环,周围就是中央公园,有多条地铁线(123/ACE/BD),可以通到纽约的各个角落,无论到哪里都很方便。
其次是丰富的校友资源:Fordham校友资源非常给力,你们可以在领英上搜索“Fordham + 你想去的公司的名字”,就会发现上百人的校友list,尤其是Fordham的本科校友和商学院校友。和商学院同在Lincoln Center的赫赫有名的Fordham Law School的校友也是很好的资源。特别提一句,Fordham MBA的学生也是可以直接利用的同学资源,他们大多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前辈,甚至不乏哥大、UVA的毕业生。
再次是优质的师资配备:Fordham地处纽约,因此请曾在或者正在投行里做到Director级别的大佬来教书也是常有的事,这是GF教授的一部分构成;另一部分则是传统的研究型PhD教授,严格意义上的Professor。GF项目的设置初衷是让学生”get the best of both world”,既有理论基础,又能通过正在industry任职的教授真正了解华尔街的思维方式。
最后是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这是想在金融领域有所作为的潜力股们最关心的问题了吧。就业指导方面主要是要抱紧三部分人的大腿:教授、就业指导中心以及校友。教授和校友前面都已经提到,在业界工作的教授和校友是学生的一手资源,课下经常找他们聊天会得到最直接的指导和帮助;GF的就业指导与商学院的其他专业共用一个指导中心-CDC,对于求职初期的扫盲、心态确立、简历文书修改、模拟面试等,CDC都是好帮手。
所以排名并不是择校唯一的考量因素,我们也要根据个人喜好、专业排名、院校设置、国际化水平、消费水平甚至是地理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切忌“排名英雄”论。
相反地,拿到了排名很高的梦校offer也并不代表拿到了一张“成功入场券”。
@笑笑:
在帝国理工一年,感觉自己被名校title骗了
作为理科生,自从决定到英国留学,我的目标只有一个——帝国理工,绝大部分原因就是冲着该校在QS榜单上常年名列前茅,稳居TOP10以内,也皇天不负苦心人,我顺利考入了电子信息工程工程(EIE)专业。
大一才进校的时候,雄心壮志,一度觉得自己是人中龙凤,想象自己靠着IC毕业的招牌,以后肯定能混的风生水起。
所以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觉得只要成绩能勉强混到毕业,就没什么问题,毕竟有了名校背书,这跟拿到“成功入场券”有什么差别吗?(如今想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每天悠哉悠哉听课,中午和同学来到fancy的南肯辛顿区,吃上一顿fancy的饭。下午逛逛艺术博物馆,再在海德公园散步散回家,晚上来到Soho区看个电影,喝个酒。
日子过得逍遥自在,直到一场面试把我打回了现形。
当时面试的是一个中国企业在英办公室的兼职助理,众所周知,中国公司或多或少都有名校情结。和我竞争的基本都是一些什么曼大、爱丁堡大学之类的中国留学生,连UCL的都没一个,所以面试开始前,我一度觉得除我以外没一个能打。心想着靠着帝国理工的名头,这份兼职,我是十拿九稳。
直到面试开始,我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先不说专业知识了,就连我平素还比较自豪的英语都和别人差这么多……(默默吐槽下,除了一个帝国理工在读,我当时好像真的没啥拿得出手,无地自容啊。)
这场面试之后,我一度心态爆炸。从那之后,我就开始制定了学习方案,上课开始记笔记,下课买个三明治就去讨论室占座,开始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组员疯狂讨论,下课回家就是掏电脑写作业,完工之后还要读reading material和case study,下载第二天的PPT。
所以排名不是“万金油”,如果自己没点干货,就算顶着名校的title也没用。
不论排名高低,不断学习才是王道。
@不知名小q:
去了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可那又怎样?
谁不想去QS排名前10的学校?听上去多有面呀,可以让父母在众多亲戚面前扬眉吐气一把,做一回别人家的孩子,可奈何申请失利,“被迫”到一个排名100往后的大学就读,去上一个大家口中的“野鸡大学”。
但作为一个马上要步入社会的“准毕业生”,我想说,野不野鸡,只有你能决定,逆风翻盘的机会需要自己牢牢把握。
首先一定要及时地调整心态。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起点低了,那咱们就实现“弯道超车”。“未来的路还很长,这只是你人生中的第一站,不要认为一锤定胜负,如果实在不喜欢,还可以转学,觉得排名低了,也可以申请读研读博逆袭世界名校,所以不要拘泥于现在的成败。“抱着这样的心态,我踏入了学校的大门。
警惕”近墨者黑“的腐蚀,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觉。刚上大一的时候,我渐渐发现,原来留学圈里盛传的关于一些排名靠后大学的谣言,并不是空穴来风,翘课、代写、不重样的大牌装扮......难道果真如他人所说,排名越后学校越差劲?虽然我还是会去上每一节课,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但我已经从刚开学时的踌躇满志到期末的一切随缘。直到一次调查作业,我结识了一位也是来自中国的在校校友bella,及时把我从颓废的边缘解救出来。
Bella大一在一所专科学校就读,大二转学到北京一所大学,大三又通过TOP-UP的方式到了我现在就读的学校。所以看到她的求学轨迹,我还有什么可”躺平“的呢?躺得了初一,躺不过十五,歇息好了还是得拍拍身上的疲惫重新上路。
于是从大二开始,我就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比如参加了服装设计社团,开始创立自己的设计师品牌,从设计到联系厂家到拍摄宣传全部自己一手操办,同时也在课余时间去企业实习,第一次实现了经济独立。找到目标,做好规划,告别无用社交,静下心来专注自己的领域,重新获得自信与勇气。
排名只是一块敲门砖而已。排名当然重要,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丰富的教学和校友资源,特别是想回国就业的同学,学校排名就更成了一个敲门砖,但敲不敲得开,还是看自己。无论是前20还是后100,无论是凤尾还是鸡头,不要让自己被所处的环境受限,也不要因为一些不好的声音淹没自己的斗志。
QS排名真的这么重要吗?
我们都知道QS排名的依据主要是来自“同行评价+雇主声誉”,所以对回国就业者参考价值很大。所以这些年,QS排名是中国学生出国时基本都会参考的重要指标。
但是也会有很多学校QS排名不是很靠前,但真实实力不容小觑。拿英国的院校来说
比如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建校于1916年,是英国唯一一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全世界研究东方以及非洲问题拥有学者最多的机构,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交官。
虽然该校QS世界排名都在300名后了,但其人类学专业全英排名第三,仅次于剑桥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历史和艺术史、政治学、神学和宗教研究专排第三,经济学第四,音乐第五。
@知乎网友小草莓谈到在SOAS的就读体验:
“作为一个文学狗,最喜欢SOAS的一点就是它的课堂精致,比如我的古典文学课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加起来才不到十个人,课堂关系很紧密,备受老师宠爱。近代文学的教授每节课都要点我发表读书感想,直接导致我的口语水平和信心在迅速提升。此外,SOAS藏书的丰富程度是无法想象的。如果有志于东亚研究,那么SOAS绝对是资源的天堂,每次在图书馆我都有想在这里坐到天荒地老的想法。”
此外其他学校如伦敦皇家霍洛威学院的影视制作、剧本写作、纪录片制作、导演、戏剧表演等专业均为实操型课程,在全英享有极高声誉;伦敦大学城市学院的卡斯商学院(Cass)也是世界知名的商学院之一,获得了“AACSB”、“EQUIS”、“AMBA”三大全球最具权威的商学教育质量认证。
所以排名在择校所占的权重多少真的要因人而异,要根据留学的目的来做选择。
最后祝大家都能拿到最适合自己的梦校offer。
文中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