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多尔衮倾巢出动,原本打算绕过山海关,由长城攻入,然而接到了吴三桂的“乞师书”,他立刻改道,率精锐入山海关,明朝岌岌可危。
努尔哈赤、皇太极生前攻入明朝时,都以劫掠为主,这次入关多尔衮势必要入主中原,一改一味劫掠的政策,严令约束部下: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同时诓骗北方汉民,这才入关是来剿“闯贼”。
吴三桂图剃发投清之后,多尔衮封他为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回京时,京城的人都不知道事情原委,当时还传出吴三桂击败了大顺军夺回太子朱慈烺一说,结果大开城门,夹道欢迎,未曾想迎来了清军。
多尔衮入京之后不仅约束部下,还给崇祯帝朱由检发丧,这一举动博得了一些人的好感,但是明皇室一部分成员逃到了南方,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
南方人都支持南明,自然十分抵制清兵,多尔衮的安抚政策也不管用了,1645年,命多铎移师南征,清兵势如破竹,攻破徐州,渡过淮河,已经是兵临扬州城下。
兵部尚书史可法虽然有督师名义,但没有实权,调动不了大军,无奈之余临时招募扬州城内的百姓,他一呼百应,扬州城的百姓誓死保卫城池,然而战斗力过于悬殊,清兵迅速破城,多铎并没有约束部下,大肆屠杀百姓,十天不封刀,这就是历史上的“扬州十日”。
根据《明季南略·卷三》记载:扬州烟爨四十八万,至是遂空。
由于清朝极力掩盖暴行,扬州城到底遇害了多少人难以估计,后世一些史学家则认为这个人数可能高达80万人。
扬州只是江南地区抵御清军的第一座城,它却成为了明朝军民傲骨的象征。
南明政权瓦解之后,反清势力陷入了低潮,虽然也有一些明皇室号召反清,但内部斗争较多,大部分人忠明遗民选择流亡海外,寻求东山再起的机会,流亡日本的朱舜水就是其中之一。
他得到了日本德川家族的赏识,由于复明无望,客死他乡,他也被葬在了德川家族的墓地当中。
朱舜水是个人,明香人则是一个遗民团队。
“明香”寓意出明朝最后的香火传承,这些人大多数都是郑成功那一支,郑成功去世之后,长子郑经继承了他的事业,继续抗清。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大藩王反清时,郑经也抓住了一个反攻清军的机会,但是结果是以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告终,郑经南海舰队同样是节节败退,为了保存明朝最后三千遗民,陈上川将军带来他们迁入了高棉地区(越南南部)。
阮圣祖阮福晈想要接收他们充足人口,但是又怕得罪清朝,于是就让他们改称为“明乡人”,明乡人在越南定居之后,保留了自己的风俗,同时传播了华夏礼仪,他们在军事、文化上都有颇高的成就,他们的一部分后人也走上了仕途。
阮氏王朝也非常赏识这一支明朝遗民,一百多年后,1863年,嗣德帝阮福时还赐了一块匾额,特地用来成立“明乡嘉盛会馆”,其实就是一座庙。
明乡嘉盛会馆正殿供奉了中国明朝历代皇帝,从明太祖到崇祯帝,正殿还有一副对联:明圣先王,越国亦闻声教;乡党宗族,亚洲同此冠裳。
正殿一旁供奉着关羽和“明乡人”始祖陈上川将军等人的神位,除了这些外,明乡嘉盛会馆还保留了许多明代文物,多数都是一些明代官员戴得布帽子、士兵穿戴的铁皮军帽。
这些东西在清兵入关之后,统统被替换掉了,即便是现在国内也很难见到这些明代文物。
明香人,是经过历史学家考证研究后确立下的明朝遗民,他们在几百年的变迁当中也已经融入了当地,成为了越南普通的华裔民众“明乡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义却天差地别。但我们依旧不得不惊叹,几百年前的明之傲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