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鉴赏:这是一首悲秋的作品。秋士易感,是中国文坛古老的传统,自屈原的《离骚》一直延续至今。作者以白描的手法进行景物描写;其景物的铺排,画面的布局,乃至用词,都是极其考究和精巧的。
前面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一种冷落黯淡的悲凉感觉,但同时又有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枯藤、老树,给人凄凉的感觉,同时,“昏”说明时间已是傍晚,也有一种悲凉之感。小桥、流水、人家却能给人幽雅闲致之感。区区12个字就把乡村深秋僻静苍凉的感觉勾勒得淋漓尽致。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村野场景,又增添了一层苍凉之感。夕阳西下,把画面的苍凉之感再度加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种看似平常的景物,诗人用“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巧妙地连结起来,将诗人的愁思尽情地寄寓于图景之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在深秋的村野图中,一位漂泊的游子,牵着一匹骨瘦老马,走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凄风萧萧,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映照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愁思。
“夕阳”一句,为所有的景物笼罩上一层淡淡的暖色。此处的微折更使最后一句的凄寒来了一次大的突转。而最后一句“断肠人”是点睛之笔,所有的秋景描写于此处凸显其意旨,如万流归宗,融归主旨。原来上述所绘之景均出自于马背上的游子,而所有的景物在此处均带上了游子的主观感受。也就是说,读者在初读此曲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情感回放效应。依文字顺序读下来,先在脑海中构想出一幅凄冷的秋景图,到“夕阳”一句,初见暖色,而读完最后一句,“夕阳”一句在脑海中的意象马上转化,与“断肠人”的岁月之感产生情感关联,连最后点暖色都没有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