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律诗对仗的9种形式和19种方式,一文搞定对仗!

0
分享至

律诗对仗详解

一、对仗的定义

什么是律诗的对仗?王力先生曾解释说:“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

1. 对偶
是一种修辞格。就是把同类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是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可以句中自对,也可以两句相对。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以及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刘勰《文心雕龙》俪辞篇云:“造化赋形,肢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以人体之四肢来形容对偶之相称,最是确切不过。

2.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对仗、排偶。由于对仗与汉魏时代的骈偶文密切相关,可以说是由骈偶发展而成的,所以说对仗本身也是一种骈偶,是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3.对仗与对偶的区别
对仗不仅有对偶的一般特点,而且还有自己特殊的规定性:除了字数要相等,结构、词性要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之外,还要受到平仄、音韵的限制,也就是要符合格律要求,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因此可以说律诗中的“对仗”是在一般对偶基础上的更为严格的对偶,是在律诗命题内的对偶。

作为修辞方法的对偶,常常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体,其中古代散文和古体诗歌运用尤其频繁。它整饬了语言,增强了语势,而且两个偶句互为补充、相互映衬,使语言颇具形式美和表现力。

可以说“对仗”是格律诗词创作和欣赏的重要标准之一,自然也就成了非诗词莫属的专用术语。正因如此,格律诗词中的对仗虽同时也符合对偶的标准要求,但鉴于“对仗”本身的特点,并且为了有别于一般文体中的对偶,故而在律诗中我们通常不以“对偶”称之,而特称之曰“对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再看:古诗《击壤歌》: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诗经《小雅.采薇》: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符合字数相等,词性结构相同,意思相关的要求,但平仄不相对,并在同一结构位置重复使用了日、而等字,所以这两个例子只符合对偶的要求,不符合对仗的要求,只是对偶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白乐天》)
这组联句是原诗中的颈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对,平仄相对、音律和谐、同一结构位置没有重复使用的字或词,无论哪个方面都完全合乎对仗原则,而且对得极为工稳,是最为典型的对仗联句。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孟浩然《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杜甫的《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二、为何律诗要对仗

对仗在律诗中的功能归纳了三点。
①修辞功能。从辞藻到章句的凝练与锻造。
②演奏功能;协于音律,可以弹唱。
南齐永明间,自从周颙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以后,讲究平仄便逐渐成为律诗的基本要求。其本意就是要求诗合音律。宫商角徵羽五音和谐。
③美学功能。形式上的对偶美、音乐
上回环舒缓美,内容上的幽深高远美,
三者结合,实现艺术上的高度和谐与统一。
总结一下:格律诗中使用对仗的表现手法,它能使诗词在形式上整齐匀称,节奏明快;在音调上音韵优美,音乐感强;在表意上凝炼集中,高度概括;在抒情上情感真挚,酣畅淋漓。使格律诗进一步实现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与内容上的高度完美统一。

三、律诗对仗的种类
律诗主要是颔联颈联两联对仗和三联,对仗,颔联颈联两联对仗是基本体例。(一)从对仗形式上讲,包括长律,
归纳起来有以下九类:

1.中间两联对仗

前面说过,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两句叫做首联,第三四两句叫做颔联,第五六两句叫做颈联,第七八两句叫做尾联。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即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
[唐]杜甫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唐]王维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白居易 鹦鹉
陇西鹦鹉到江东,养得经年觜渐红。
常恐思归先剪翅,每因喂食暂开笼。
人怜巧语情虽重,鸟忆高飞意不同。
应似朱门歌舞妓,深藏牢闭后房中。

2.前三联对仗

首联的对仗可用可不用。五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多。七律首联用对仗的较少。翻开唐诗,我们不难发现:五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多。七律首句不入韵的较少。但是,这个原因不是绝对的;在首句入韵的情况下,首联用对仗还是有的。

——首句入韵的:
[唐]陈子昂 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

[唐]白居易 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首句不入韵的:

[唐]杜甫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唐]许浑 送韩校书
恨与前欢隔,愁因此会同。
迹高芸阁吏,名散雪楼翁。
城闭三秋雨,帆飞一夜风。
酒醒鲈脍美,应在竟陵东。

3.后三联对仗

尾联一般是不用对仗的。到了尾联,一首诗要结束了;对仗是不大适宜于作结束语的。但是,也有少数的例外。如:
[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诗最后两句是一气呵成的,是一种流水对。还是和一般对仗不大相同的。

4. 首联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谓之偷春体

清人说这律诗之一体。凡起联相对,而次联不对者,因其把本应在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首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故谓之“偷春体”。如:
[唐]杜甫 一百五日夜对月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象颦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5.少于两联的对仗

这种单联对仗,比较常见的是用于颈联,称“蜂腰体”。蜂腰体在盛唐五律中尤其多见,贾岛、王维、李白、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用这种蜂腰体的诗作。
[唐]李白 塞下曲(第一首)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唐]贾岛 下 第
下第唯空囊,如何住帝乡?
杏园啼百舌,谁醉在花傍?
泪落故山远,病来春草长。
知音逢岂易,孤棹负三湘。

[唐]李白 与贾至舍人于龙兴寺剪落梧桐枝望灉yōng湖
剪落青梧枝,灉湖坐可窥。
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
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

6.隔句对仗。称扇对体。

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1958年,中国语言学家王力《汉语诗律学》论近体诗对仗时也说:“第一种是上一联出句和下一联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中原音韵》论曲时称为扇面对。”隔句对在近体诗中极为罕见,词中也不多。

[唐]白居易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飘渺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唐]郑谷 寄裴晤员外
昔年共照松溪影,松折溪荒僧已无。
今日重思锦城事,雪销花谢梦何殊。
乱离未定身俱老,骚雅全休道甚孤。
我拜师门更南去,荔枝春熟向渝泸。

[明]梁桥 阙题
夏来幽兴惬,携酒问芳苹。
昨日花前醉,青衫藉玉人。
今宵月下饮,翠袖舞红茵。
老去流光易,乘时欲恬神。

7.四联都对仗

[唐]杜甫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苏味道 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唐]王维 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之一
天上去西征,云中护北平。
生擒白马将,连破黑雕城。
忽见刍灵苦,徒闻竹使荣。
空留左氏传,谁继卜商名。

[唐]宗楚客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玉楼银榜枕严城,翠盖红旗列紫营。
日映层岩图画色,风摇杂树管弦声。
水边重阁含飞动,云里孤峰类削成。
幸睹八龙游阆苑,无劳万里访蓬瀛。

8.全不对仗

一首律诗从头到尾都不用对仗,似乎不合律诗体裁。但这样的诗歌,却被古人定义为律诗,且有名篇传世,历代评论甚佳。

[唐]李白 夜泊牛渚怀古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清•王士祯《带经堂诗话》评:“诗至于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
此类诗都有充实的内容,丰沛的情感,高超的语言技巧,然后在脱离对偶格律的束缚下,尽情挥洒,写出了千古传诵的诗篇,我们初学者可是望尘莫及的。这样全不对仗的诗,是否是律诗,很有争议。我们只做了解,且不把这全不对仗,算做律诗对仗的一种。

9.长律的对仗

长律的对仗和律诗同,只有尾联不用对仗,首联可用可不用,其余各联一律用对仗。例如:
[唐]张巡 守睢suī阳诗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lí。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麾huī。
裹创犹出阵,饮血更登陴pí。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天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唐]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渺渺功难见,区区命已轻。
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岂计休无日,惟应尽此生。
何惭刺客传,不著报仇名!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

(二)从律诗对仗的修辞方法上讲,主要有以下种类:

1、工对

近体诗中用得很工整的对仗,称为“工对”。要做到对仗工整,一般必须用同一门类的词语为对,如名词中天文、地理、时令、器物、服饰等同一意义范畴的词。

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对仗相当工整。诗中的“两个”对“一行”(数量结构对数量结构),“黄鹂”对“白鹭”(禽类名词相对)、“翠”对“青”(颜色名词相对)、“千”对“万”(数词相对)都是同类词为对,非常工整。

有一些对仗,是借用了同音字形成工对,叫做借对。

如《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首联“西”对“南”是方位对,“山”对“浦”是地理对,“三”对“万”是数目对,而“白”对“清”,则是借用“清”的同音字“青”,而构成了颜色对。这样的借对,也属工对。

工对数反对最好,如:李商隐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下句“有”对上句“无”,是反义词工对。

2、宽对

近诗体对仗中的一种。它与工对是相对的概念。宽对是一种不很工整的对仗,一般只要句型相同、词的词性相同,即可构成对仗。这样的对仗,一般称之为“宽对”。宽对要比邻对的要求再宽一些。如一般以名词对名词、以形容词对形容词便可以。如黄鲁直《答龙门秀才见寄》诗第二联“明月清风非俗物,轻裘肥马谢儿曹。”便是宽对。

如:刘禹锡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下句“青云”对上句的“边草”,是植物类对天文类。

如:杜甫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下句的“环佩”对上句的“画图”,是饰物类对文学类。

3、邻对

近体诗对仗中的一种。用词义的门类比较接近的词为对,便叫“邻对”。所谓词义门类相近,如天文与时令、地理与宫室、器物与衣饰、植物与动物、方位对数量等的关系。用这些意义接近的词为对,就是邻对。如白居易《感春》中的两句:

“草青临水地,头白见花人”

“草”与“头”不同类,“水”与“花”不同类,“地”与“人”不同类,这可以算是“邻对”。

如李贺《七夕》中: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鹊——花,动物对植物。

如李商隐《筹笔驿》: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笔——车,文具对器物。

4、时空交错

对仗中一句或一联从时间入手描写,另一句或一联则从空间入手描写,以体现表达内容的变化。名句如:

①“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

——时空 ——时间

②“九丈岚烟出腕底,十年雨露入心隈。”

——时空 ——时间

③“尘掩刀痕老,风吹火印鲜。

——时间——

游魂寻野庙,伫影守家山。”

——空间——

④“几许明清韵,大千秦汉魂。

——时间——

风回堪可守,雨过未相侵。”

——空间——

两个维度相互映衬,以拓展诗句的语义表达空间。

5、节奏起伏

对仗句要求上下句,句法结构大致相同,但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工整必定会影响对仗内容的气韵。前人云:“凡诗切对求工,必气弱。宁对不工,不可使气弱”。诗人往往在字面对称整饬的前提下追求诗句内在气韵的流动。在两句或两联之间句子节奏发生变化,也能产生新奇的效果。名句如:

① “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帷幄/有/执牛耳/手,旌旗/不掩/马蹄尘。

字面整齐,深层句子结构发生改变,两句的句子节奏有了明显不同。

②“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皴裂任霜残。”

身骨煎熬/逐日/瘦,手足皴裂/任/霜残。

这一联从字面上大致相对,但两句深层的语气节奏却不大相同。上下句表层语言形式犹如双峰并峙,而其深层的语义关系则不同,一为逐日的消瘦,一为任霜的欺残,形似而神异,属“寓变化于整齐”的写作手法。

③“两世魂留一地府,千家泪断百云幡。

夕阳熠煜凄凄影,夜月朦胧袅袅烟。”

两世魂/留/一地府,千家泪/断/百云幡。

夕阳/熠煜/凄凄影,夜月/朦胧/袅袅烟。

两联的句子节奏是不一样的,变化较大。

④“十载将兵千鸟尽,一人称帝几家全?

洗城水借湘江血,捣磨寨添冤句盐。”

十载/将兵/千鸟尽,一人/称帝/几家全?

洗城水/借/湘江血,捣磨寨/添/冤句盐。

两联句式节奏变化也甚大,这样还能增强诗的耐品味性。

6、信疑合用

对仗的上下句语气不同,一句表肯定语气,另一句则表疑问语气。名句如:

①将士魂何在,劳工汗未干。

②天机犹不测,人运欲何更。

③伐木三车堪作炭,抛情十载怎持觞。

④鸿爪紫泥能共语,昏灯白发怎争功。

以上各例一句用陈述或肯定表示“信”,另一句用疑问表“疑”,或反诘、或询问。语气灵活多变,就能化板滞为跳脱。

7、情景分合

两联中一联侧重描写景物,另一联侧重于抒发情感。对仗联的上下句要尽力避免“合掌”之弊,同样的道理,律诗对仗的颔、颈两联之间也应该避免内容的合掌之嫌,应尽可能有所变化。名句如:

①“关帝庙前香火旺,张臣碑畔血花荣

风吟欲壮双狮吼,水啸相谐百鹤鸣。”

前联写庙前、碑畔之景,后联抒风吟、水啸之情,节奏也所有改变。

②“三巡美酒金樽起,一缕香风玉饼来。

桌上酸甜堪品味,人生红绿费疑猜。”

前联写当时的情景“金樽起”、“玉饼来”,后联则直抒胸臆“桌上酸甜堪品味”、“ 人生红绿费疑猜”。

③“陋舍泉为酿,荒畴鸟共言。

情真陪五柳,梦断付一笺。”

这两联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

④“未领三分险,唯折九道弯。

谈诗争耳赤,论史惹心酸。”

这里也是前联写景,后联写情。但实际上这里的前联也暗中表述了作者的人生道路,只不过读者不易理解罢了。

景乃情之媒,情乃景之胚,合而为诗。诗的这一审美特征在律诗两联的变化中用的多,显得尤其重要。

8、婉曲达意

两句或两联中一则直接描写、叙述,另则借助用典委婉达意。名句如:

①“五柳堪知己,诸峰尽作陪。”

“五柳”句用典,“诸峰”句直接描写。

②“一川撩梦雨,六载动情人。

抱柱相执手,钓鳌皆耸神。”

前联直接描写,后联“抱柱”、“钓鳌” 两处为用典。

③“两部千金典,一身绝世功。

德馨堪坐虎,胆壮可医龙。”

也是前联直接描写,后联“坐虎”、“医龙”是两个典故。

以上一写实况;另则以典喻今,委婉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能使诗意含蓄而又典雅,耐人寻味。

9、赋比相连

两联中一联用赋的手法,即铺陈描叙;另一联则用比的手法,即援喻设譬。名句如:

①“比月情非淡,如霞意更浓。

——比喻手法

谢君多画色,愧我少弦声。”

———铺陈描叙

②“寻常肝胆犹相照,变幻风云不可知。

———铺陈描叙

往事如烟缠老树,余晖似月照新池。”

———比喻手法

一联用比的手法,如:“比月”、“ 如霞”、“ 如烟”、“似月”;而另一联则用赋的手法,如“谢君多画色,愧我少弦声”;“ 寻常肝胆犹相照,变幻风云不可知”。“赋”以直述情事,“比”以引发联想。两种手法交替运用,使诗句显得灵动活泼,变化有致。

10、句法变式

张中行先生在《诗词读写丛话》中提出:“律诗中间两联结构不可用同一个模式,否则算合掌。”他这里所说的结构即指诗的句法结构。律诗中间对仗的两联如果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就容易显得呆板。名句如:

①:“唾怨云乌天落泪,噙仇雪暗地披纱。

长江大浪托白骨,短日微光掩赤霞。”

这里上联用正对,下联用反对。

②“晴朝放眼堪寄兴,雨夜和声复断肠。

敢迈巴人拙步履,强登白雪雅厅堂。”

前联为反对,后联为流水对,两种句式并相成趣。

③“汗苦三春堪寄兴,花香一夏可知心。

和风至矣歌拂袂,怜意生焉月满樽。”

两联虽都为复句,但结构不同。又前联上句为转折复句,“汗苦三春(却)堪寄兴”,下句为假设复句,花香一夏(犹)可知心。下联又用了文言虚词“矣”“焉”入诗,而且节奏特殊,趣味盎然。

11、掉字掉音

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或同音字作对仗。由于一句内重复用字或用音,构成新颖别致的对仗,实为巧对。名句如:

①“关庙关连人善恶,未庄未解杏红白。”

②“民工可记民工苦,政绩难消政绩残。”

①②皆为掉字对。

③“桌上任无人醉酒,窗前却有雀鸣歌。”

“桌上任(ren)无人(ren)醉酒,

窗前却(que)有雀(que)鸣歌。”

此联为掉音对,但掉音对这种说法尚未见到别人提过,如不妥待我修改。

④琴韵含情涵海韵,钟声彻耳坼风声。

“琴韵含(han)情涵(han)海韵,

钟声彻(che)耳坼(che)风声。”

为更复杂的掉字、掉音综合对仗,应属罕见之例。


偏旁求整

运用两个相同部首的字与另两个相同部首的字构成对仗,在齐整中隐含着变化,看着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这里当然可以用双声叠韵词,但也可以用非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和其他组合词语。如牺牲、糟糠、暧昧、霜雪、松柏等。这种提法在古今诗词理论中尚未见到,我觉得不失为一种写诗的技巧,可以尝试。名句如:

①“风弄琵琶曲,雨聆杨柳吟。”

②“九天风赠逍遥雨,千载情滋妩媚魂。”

③“尽有群芳同悱恻,何妨小径总崎岖。”

“琵琶”、“逍遥”、“崎岖”是双声叠韵词,但“杨柳”、“妩媚”、“悱恻”只是两个相同部首的字组成的词语,给人视觉上的感觉也非常整齐。

12、位置挪换

一般律诗的对仗在中间两联,但千篇一律就有一个欣赏疲劳的问题出现,可以改变对仗联的位置和多少来求得变化。如运用偷春格或增加对仗等。如:

A、偷春格

①五律 从王家岭矿透水痛思中国矿难之频

悒悒黑煤洞,森森白骨堆。

黑白分两界,何故总相随?

钱好他常赚,愁多己更赔。

问责无铁律,草舍泪空垂。

以上为偷春格,即首联对仗,而颔联不对仗,仿佛芳花春前绽放,故名。

B、蜂腰体

如杜荀鹤的《吊李翰林》

何谓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

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所谓蜂腰体是指律诗中颔联不对,仅颈联对仗者。

C、三联对仗

③五律 华佗

灵刀堪济世,妙药可回春。

却叹凡间子,难持自在身。

祛风先起怨,刮骨未成吟。

但有天怜意,青囊火不焚。

这首五律前三联对仗,但第二联用的流水对,也能起到使诗句流畅的作用。

D、四联全对

④五律 冰花

清姿疏媚色,逸品远俗香。

相和唯邀月,独怜但倚窗。

多情天可鉴,无价自难量。

向守三冬信,何沾半日光?

这首诗四联全对仗,为减少滞涩和呆板,尾联用了流水对和疑问句。

律诗的对仗是力求“中律而不为律所缚”,整中求变,推陈出新。以上所述有的侧重于内容,有的侧重于手法,也有的则侧重于形式。这些在创作中灵活掌握,一方面能加强自己的的艺术功力,另一方面能增强诗的艺术感。

13、 浑括对

如:(杜甫:武侯祠)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伯仲之间”与“指挥若定”,在字面上虽不甚工整,然整联看来,意思却铢两悉称。如此只对意不对字面者,称之为“浑括对”。

14、交股对

又名蹉对、交络对,其特点是上下句“错开字词参差为对”

如:(王安石)

“春深叶密花枝少,睡起茶多酒盏疏。”

出句之第四字“密”,对下句第七字之“疏”;出句第七字之“少”,对下句第四字之“多”。如此交互相对,称之为“交股对”。又如:

如中唐诗人李群玉的诗: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综对”。亦与“交股对”相仿。

错综对与交股对不能“混为一谈”;在相对中“有隔字的为'交股’,无隔字的是'错综’”。这个结论值得商榷。

如(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是“朝”与“春”对,“东川”与“梓州”对。

又如:

“方瞳玄发粉闱郎,绛阙齐心奉紫皇。”(钱惟演题同上)

是以“玄”对“绛”,以“粉”对“紫”。

由于律诗首联多数不用对仗,所以王力先生称为“隐隐约约的错综对”。


15、问答式

如:(秦韬玉:贫女)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永夜思家在何处,残年知汝远来情。”

此种对法,以一问一答方式为之。然答语不可过于直率,须把诗意荡开,方能显出含蓄与蕴藉。

问答式严格地说,已经算不得是一种结构模式,而只是一种表述方式,因其在诗中常用,所以附带说一下。具体有:

(1)自问自答;

(2)我问你答;

(3)只问不答;

(4)只答不问。

自问自答,如朱熹的《水口行舟》: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其中“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是自问。谁来回答?“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是作者自己来回答。这就是自问自答,它没有起承转合。

我问你答,有孟浩然的《问舟子》:

“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

起首“向夕问舟子,前程复几多”,是作者向舟子发问;接下来“湾头正堪泊,淮里足风波”两句是舟子的回答。意谓“我们最好在附近的湾头里休息一晚,等天明再走,因为前面的'淮里’风浪很大”。

只问不答,可看王维的《山中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寒梅”到底著没著花,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因为诗中问到了家乡的梅花开没开,所要表达的思乡情感已经透露出来了。诗的重点不在梅花,所以不需要回答;如果回答了,反而会冲淡这种浓烈的乡情。这是只问不答的例子,诗非常的美,非常的有味道。它通过只身在外的诗人关心、关注家乡的一切事物,甚至留心到窗前梅花开未开的细节,小中见大,表达了游子的故乡情结。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也是一首不需要回答的诗,相信答案刘十九一定会用行动做出。古时候邀请客人,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用手机短信或者电话,而是要将请柬送到客人手里。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张请柬。刘十九收到这首诗,肯定会如约;白居易懂得朋友的心,也不需要他的回答。

只答不问,莫过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这是一首不常见的仄韵体五言绝句,描写的是寻访友人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片断。


16、无情对

“无情对”中的“对”字,是指的“对仗”、“对仗手法”。而不是“无情”对联或“有情”对联。“无情对”的对仗手法,简称“无情对仗法”(无情法)。无情对仗法,就是先将“词”化作“词组”,然后与“词组”对仗的方法。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阁下,名词。化作词组与词组“庭前”对仗。

李 先生,名词。化作词组与词组“花 始放”对仗。

杨三已死无苏丑

李二先生是汉奸

先生,名词。化作词组与词组“已死”对仗。


17、鼎足对(也叫连环对)

所谓“鼎足对”,就是指三个互为对偶的句子组成的对联。第一句可对第二句,第二句可对第三句,第三句也可直接与第一句相对。

[双调]水仙子·春思 张可久

山花红雨鹧鸪啼,

院柳苍云燕子飞,

池萍绿水鸳鸯睡。

春残犹未归,掩妆台懒画蛾眉。

绣床人困,玉关梦回,锦字书迟。

此篇是一二句相对,二三句也相对。

鼎足对起源于汉代民谣,大量出现在元代散曲里。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是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写的一首广为传诵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的“鼎足对”。

张可久《庆东原 次马致远先辈韵》的四五六句:“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

白朴《庆东原》的四五六句:“青春过了,朱颜渐老,白发凋骚”。

鼎足对包括如下几种体式:篇首鼎足对、篇尾鼎足对、首尾鼎足对、叠字鼎足对、一字豆鼎足对。(指填词作对应用)。


18、合掌对

合掌对是格律诗对仗的一种毛病。一首诗中,出句与对句所用的词基本同义或完全同义,上下句意思相重复,好像两只手掌合在一起,故称这样的对仗为 “合掌”。合掌是对仗时所应当避免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这种对仗为“正对”,是一种拙劣的对仗。他在文中言明:“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如宋之问《初到黄梅》诗:“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论说:“途中、马上、暮春、寒食,未免合掌。”

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二句,一般应当内容不同或者相反,如果上下二句意思完全相同或者基本相同,或者对仗的方式相同,或者用了同义的实词,都称之为“合掌”。

通过以下几个例子加以讨论。

(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唐.王藉。

王藉在《若耶溪》诗中两句都以描写声音的字来衬托“安静”的诗境,其中“噪”对“鸣”、“逾静”对“更幽”,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视为合掌。

(2) “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唐.郎士元

诗句中上下句的后三个字“不可听”与“岂堪闻”句意相近,所以也是合掌。

(3)“蚕屋朝寒闭,田家昼而闲。”宋人.耿湋。

耿湋《赠山家翁》此写出村居景象,“朝”、“昼”都是实词,都是表示白天的意思,词义相同,所以合掌。

(4)“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林黛玉、史湘云

红楼梦中史湘云和林黛玉的诗句,为什么说合掌呢?因为牛女就是织女,而“织女,天帝孙也。”牛女与帝孙是一个人的意思,所以这个诗句合掌了。

(5)“继往开来鸣玉振,承前启后响金声”。

今人徐先生在贺湖北诗词学会成立的七律。这一联对仗句中的“继往开来”与“承前启后”是近义词,所以视为合掌。

以上五个例句,上下句的意思重复,符合合掌的定义,应视为犯了合掌的毛病。

再举几个不算合掌的例子:

(1)“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

杜诗《客至》中“缘”与“为”是同义词,王力先生在评论这一联时认为:“因为它们是虚词(介词),不是实词,所以不算合掌

(2)“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

杜甫的七律《小寒食舟中作》颔联中的“如”和“似”是同义词,也不应视为合掌。虽然,“如”和“似”在这里是当作动词来使用的,意思是“像”,但在一首诗中,上下二句意思相差甚远,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没有给读者形成重复的感觉,不算合掌。

(3)“情寄新章柔似水,愁牵微雨细如丝”。林从龙。

著名诗人林从龙在《纪念秦观编管横州八九○周年》诗中“情寄新章柔似水,愁牵微雨细如丝。”也将“似”与“如”相对仗。这种情况与杜甫的七律《小寒食舟中作》颔联“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中的“如”和“似”相似,但两句的意思极为相近,所以应视为合掌。

(4)“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元,萨天锡。

萨天锡诗《送欣笑隐住龙翔寺》云:“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按说是合掌的句子,但,虞伯生见之,谓曰:“诗固好,但'闻’、'听’字意重。” 萨以事至临川谒虞,语及前诗,伯生曰:“此易事。唐人诗有云“林下老僧来看雨”。宜改作“地湿厌看天竺雨”,音调更差胜。”萨叹服,拜为“一字师。”原诗是合掌的,改了一字,避免了合掌。

(5)“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毛泽东。

是毛泽东七律《冬云》里的颈联,英雄和豪杰是同义名词,虎豹和熊罴是近义名词,同时这一联的上下句意思很接近,很多文章都视为合掌。但是,由于下句是反对,不符合合掌的条件,所以笔者认为这一联不是合掌的。

合掌,就是对仗一联中上下句对应词语在词义上没有什么变化,像左右手合在一起,造成内容重复,是律诗中的大忌,这是应当避免的。在唐朝还不算太严格。然而,从宋代起,特别是到了明清就更严格起来,合掌的含义,从一联扩大到两联,从一联的词义扩大到两联词性、结构和节奏句型等,清规戒律越来越多,中两联对仗上的要求更趋苛刻,甚至中两联每句后三字都要求句式不能相同,否则就是颈联和颔联合掌了。到现在持这种观点的人依然还有不少,自然也引起了诗友们对合掌认识上的混乱。

19、双龙格对仗

双龙格对仗的基本含义和特征,有以下几点:一是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的四句话,每句的首尾字重叠相同;二是每联除了上下句对偶外,本句还需自对;三是每句首尾重复的两个字,其各自含义不同,有了新的变化。我们把对联中的一句话比喻成奔驰在大地上的高铁列车,每列高铁前后有两个一样的车头,这前后两个一样的车头就恰似前后两个重复的字,两列高铁并行在广阔的大地上,犹如两条飞龙,又因《秋登西山望月》中有一龙字,我们便把它称为双龙格对仗。双龙格对仗是当代诗词探索的一个新形式,通过首尾两字的重叠复唱,可以增加诗的音律感,拓展意境,提升韵味。写好双龙格体,关键是要找到一个“介质”,使重叠两个字的各自内涵发生变化,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每天分享诗词美文,一起遨游诗意天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面筋哥程书林被曝得了肝癌晚期,面容憔悴的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面筋哥程书林被曝得了肝癌晚期,面容憔悴的他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29 02:04:29
创造历史!中国男足两大王牌将被西甲球队大合同锁定,下赛季亮相

创造历史!中国男足两大王牌将被西甲球队大合同锁定,下赛季亮相

评球论事
2024-06-28 12:51:40
广东女生495分,省排位15.6万,打算无脑冲公办冷门专业,为省钱

广东女生495分,省排位15.6万,打算无脑冲公办冷门专业,为省钱

小义了不休
2024-06-28 21:39:31
注意!东莞人常走的这条高速将全封闭管制

注意!东莞人常走的这条高速将全封闭管制

小塘
2024-06-28 23:59:55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逼良为娼,被强迫拍了50部三级片:从车模到女优,她只走错了一步

爱过的人去了哪里
2022-06-19 16:40:26
马筱梅给大S好好上了一课!剥虾的动作非常熟练,直接放张兰碗中

马筱梅给大S好好上了一课!剥虾的动作非常熟练,直接放张兰碗中

仙人掌说娱乐
2024-06-28 11:13:09
咬牙坚持!内马尔连发两条社媒晒训练照:沙包装满

咬牙坚持!内马尔连发两条社媒晒训练照:沙包装满

直播吧
2024-06-28 18:22:15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医生提醒:服用降压药,最好远离八类食物!有高血压家人收藏好

知而不为
2024-05-13 00:15:55
巫妖王直升礼包一出,工作室直接急眼了!

巫妖王直升礼包一出,工作室直接急眼了!

苹果牛看游戏
2024-06-28 10:09:41
飞度彻底迷失在榜单,6月第四周销量榜,飞度销量仅300辆

飞度彻底迷失在榜单,6月第四周销量榜,飞度销量仅300辆

户外小阿隋
2024-06-28 00:22:35
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股票,而是这3个东西

不出5年,中国贬值最快的不是房子、股票,而是这3个东西

庞明说财经
2024-04-16 22:29:34
湖人55号签选布朗尼:富保罗威胁各队起效 40岁詹皇实现父子同台

湖人55号签选布朗尼:富保罗威胁各队起效 40岁詹皇实现父子同台

颜小白的篮球梦
2024-06-28 06:07:19
乌军越过俄军专打车臣督战队,称希望帮助俄军逃跑

乌军越过俄军专打车臣督战队,称希望帮助俄军逃跑

喜欢农家生活的阿律
2024-06-27 20:25:54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经济形势有多严峻?3个现象席卷中国各地,预示苦日子已开始?

山丘楼评
2024-06-07 11:45:11
2换1史诗级大交易!周琦,难了!又突然丢掉一个新下家……

2换1史诗级大交易!周琦,难了!又突然丢掉一个新下家……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29 00:18:44
达沃斯现场丨菲律宾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部长黄延光答21:菲律宾鼓励投资者进入电池生产、镍矿加工等领域

达沃斯现场丨菲律宾信息和通信技术部部长黄延光答21:菲律宾鼓励投资者进入电池生产、镍矿加工等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6-28 19:11:55
痛别!河南知名书家刘绍典先生因病去世,享年60岁,生前曾公开炮轰江湖书法

痛别!河南知名书家刘绍典先生因病去世,享年60岁,生前曾公开炮轰江湖书法

书法秘笈
2024-06-28 12:56:19
将“穷”字和“富”字拆开来看,原来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如何致富

将“穷”字和“富”字拆开来看,原来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如何致富

少明说趣闻
2024-06-11 20:57:47
置换了2辆车,才知道旧车卖给给4S店和车贩子的差别,别再被坑了

置换了2辆车,才知道旧车卖给给4S店和车贩子的差别,别再被坑了

户外小阿隋
2024-06-28 00:57:27
首次获批!一年两针,罗氏重磅抗体疗法几乎完全防止复发

首次获批!一年两针,罗氏重磅抗体疗法几乎完全防止复发

医诺维
2024-06-27 17:08:55
2024-06-29 07:58:44
九州诗词
九州诗词
分享美文,共度美好时光
3230文章数 36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头条要闻

菲嘉宾在华哽咽:菲有9个美军基地 我不想国家沦为战场

头条要闻

菲嘉宾在华哽咽:菲有9个美军基地 我不想国家沦为战场

体育要闻

湖人的选择

娱乐要闻

白玉兰奖红毯生图来了!刘亦菲穿粉裙

财经要闻

A股上半年人均亏损1.2万 你亏了多少?

科技要闻

比亚迪引发了一场"战争"

汽车要闻

你没看错!广汽丰田今天秀了一把智电技术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家居
数码
艺术

旅游要闻

上海迪士尼项目遭吐槽,异味难消

教育要闻

期末成绩出来后,除了看到分数,我们还应看到什么?

家居要闻

美式风格 呈现田园风格

数码要闻

华为7月新品大爆发!至少有6款新品 含音响、手机等

艺术要闻

穿越时空的艺术:《马可·波罗》AI沉浸影片探索人类文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