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08年和1927年,德国纳旦(L Nathan)博士就申请了立式密闭圆柱傩底罐的单罐发酵专利。1930年, 纳旦建成了他的第一个“纳旦罐”。该罐内涂搪瓷,罐的高径比为2:1,罐身及锥底设有冷却夹套。纳旦强调卫生条件,麦计冷却、麦汁通风以及在发酵前去除凝固物的重要性。发酵采用低温,罐内保压0.05MPa。试验中他观察到,罐中酒液的对流比传统平底发酵池强烈得多,发酵速度也快得多。发酵结束后,先对锥底进行冷却,然后排放酵母,再用二氧化碳洗涤酒液24~36h,排除生背味。12°P 麦汁全部发酵和后熟只用12天。遗憾的是,他的创造在当时并未得到认可和推广。
20世纪60年代以后,圆柱锥底发酵罐(简称锥形罐)开始引起各国的注意。在纳旦罐的基础上,人们又作了多项改进,锥形罐的实用性能大大提高,并由室内走向露天,在生产中取得成功。之后,相继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大型发酵罐,如日本的朝日罐(Asaki Tank, 1965 年)、美国的通用罐(Uni-Tank, 1968年)、西班牙的球形罐(Spherotank, 1975 年),这些发酵罐都各具特色。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采用室外锥形罐发酵,并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室内发酵。目前,全国国新建和改建的啤酒厂那已采用了露天惟形铺发牌。
如果您也对精酿啤酒感兴趣,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